前海人寿规模保费折半 新品上市能否缓解现金流压力

前海人寿规模保费折半 新品上市能否缓解现金流压力
2017年08月30日 19:15 新浪金融

8月28日,一则关于前海人寿新产品报备恢复正常的消息引发业内热议。前海人寿相关负责人证实,“前海融耀年金保险(分红型)”即将上市,并且保险新产品报备也已恢复正常。

据悉,2016年12月5日,保监会曾针对前海人寿产品开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责令其进行整改,同时暂停万能险新业务,并在三个月内禁止申报新产品。从暂停到新产品报备恢复已历时近9个月。 

前海人寿万能险业务近“绝迹”,现金流压力依旧

遭遇了掌门人被禁入、万能险业务被叫停、申报新产品被禁止、信用等级被降级等一系列动荡之后的前海人寿,一举一动都备受业界关注。因作为宝能系旗下的“能将”,前海人寿一度以万能险为主导,并参与到“宝万之争”的漩涡中,但随着监管层对万能险等相关业务的规范,保险公司的转型调整也迫在眉睫。

据保监会公布数据显示,2017上半年,前海人寿原保费收入为210.16亿元,占规模保费的98.74%;保户投资款新增交费为2.69亿元,占规模保费的1.26%,万能险保费收入下降明显。就规模保费而言,前海人寿1-6月规模保费为212.85亿元,较2016年同期下降64.11%,规模保费出现“腰斩”。

现金流方面,前海人寿二季度末净现金流为-256亿元,相较一季度减少132亿元。而此前,有媒体报道,前海人寿2017年1季度的退保支出竟达195.25亿元,是受前期销售产品的预期存续期到期所致,再加上满期给付的压力,前海人寿现金流动性压力不言而喻。

另外,从中债资信发布的《前海人寿2015年资本补充债券2017年2季度跟踪评级》显示,前海人寿主体信用等级也由3月底的AA-下调至A+级,债项信用等级由A+下调至A级。中债资信认为,前海人寿主要是受行业发展方向调整以及监管处罚措施影响,在渠道方面仍以银保渠道为主,集中度较高,公司渠道控制力一般。

新产品备案恢复,上线新品引关注

保监会的一纸“逐客令”使姚振华要远离保险业10年,其所掌管的前海人寿也如雪上加霜,再次受到重创。

正值“开门红”关键时期,前海人寿因产品开发管理不合规被禁申报新产品,这种新产品销售无门的窘境也拉开了前海人寿业绩下滑,现金流承压的序幕。

据了解,今年6-7月,前海人寿曾在保监会备案6款产品,但这六款产品均未在市场销售。8月28日,前海人寿又公布“前海融耀年金保险(分红型)”将于9月1日正式上市。前海人寿解释,该产品是集保障、养老、分红三大功能于一体的产品,同时新产品报备也恢复正常。但从目前保监会公开的备案信息中查看,并未找到此款产品。

不过,经查阅保监会2016年9月发布的《关于强化人身保险产品监管工作的通知》发现,保险公司开发设计的人身保险产品,除明确要求需事前审批的外,均实行事后备案,即在产品销售之后的10日内向中国保监会备案。

此外,保监会于5月份发文,严格规范人身险产品设计。强调保险保障功能,鼓励发展定期寿险、年金险等保障属性较强的产品,规定不得以附加险形式设计万能险或投资连结险产品。

在严监管的大背景下,前海人寿新品上市之路如何,还是值得期待的。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