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晓松:资本对保险业冲动会降低

殷晓松:资本对保险业冲动会降低
2017年11月08日 20:50 新浪金融

编者按:2017年,是多家寿险公司的转型之年。这一年,多项监管新规接连出台,弥补监管短板、治理市场乱象、防风险守底线;这一年,保险姓保、回归本源、服务实体经济成为重要倡导方向。

在新形势下,人身保险业也正面临着新的境遇与挑战,寿险公司如何转型成为市场焦点。对于一家寿险公司来说,转型无疑是艰难的,如何实现战略转型,并在转型中求得发展、实现规模和效益平衡等等,这些都是险企关注的现实问题。

近日,新浪财经正式启动“对话保险30人”系列专访活动,一同与业内人士探讨未来保险之路,畅谈保险业的转型、创新与变革。

文| 新浪财经 张彦如

二十多年保险从业经历,最早跟随友邦保险回到中国的管理人员之一、中国精算师协会创始会员,在见证中国寿险业发展的这些年里,殷晓松无疑有着独特的感受。

1995年,我跟随友邦保险回到国内,经历了中国寿险业从头开始、发展至今的历程。在这中间,中资和外资保险公司在战略上有融合,互相学习、互相取经;我也亲眼看到了中资保险公司从零开始,十余年的时间发展到世界500强,这真是个了不起的过程。

他在接受新浪财经“对话保险30人” 专访时说道。

正如殷晓松所说,中国的寿险业在近年来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从总保费收入来看,中国已经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保险市场;从总资产来看,截至今年8月,保险业总资产超过16.36万亿元,是2013年规模的两倍;从保险公司主体来看,8家险企强势崛起进入世界500强。

德华安顾人寿保险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殷晓松

再回到2017年,有人说这是行业回归保障的一年,有人说这是险企转型的一年,也有人说这是保险科技的元年。而作为一名深耕寿险业20多年的亲历者,殷晓松又是如何看待的?新浪财经“对话保险30人”第一期,将与德华安顾人寿保险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殷晓松畅谈未来保险之路。

1

寿险保障类业依然会保持两位数增长

在殷晓松看来,保险行业特别是寿险业,成长空间与潜力仍然很大,而且发展速度不会很慢,“寿险保障类业务依然会保持两位数增长,特别是个险渠道的保障类业务”。

在距离专访的不久之前,保监会刚刚公布了今年前8月的行业数据,寿险保费收入增速有所回落。在增速回落的背后,发生了什么?数据显示,在对中短期存续业务监管趋严之下,多家中小险企曾依赖的万能险保费收入几乎“腰斩”。

而在前几年时间里,多家中小保险公司大力发展中短期存续业务,利用万能险攫取巨额保费收入,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带动整个行业的发展速度。

该如何评价中国寿险业“狂奔”的这几年,万能险又在其中扮演了什么角色?殷晓松对新浪财经表示,从数据上看,过去的几年绝对不仅仅是中短存续期业务在爆发,个险业务在过去几年发展速度也相当快。

他指出,保险业发展是由许多因素决定的,目前来看成长空间很大。首先,中国政治很稳定,新常态下经济还有相当的发展速度,这是行业发展的基础。其次,居民收入在提高,支撑保险发展的因素还在,发达保险市场的经验表明,当投保率达到40-50%时,保险会进入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

此外,新国十条提出到2020年,保险密度(保费收入/总人口)要达到3500元/人,保险深度(保费收入/国内生产总值)要达到5%,这说明保险还有很大的市场空间。

对于保险业的发展增速,殷晓松也客观分析道,未来几年增速有可能还会降一点,特别是中短期业务,肯定不会像前几年那样发展,但保障类业务的增速是不会掉到个位数的,特别是个险保障类业务。

2

监管趋严 资本涌入潮退

广阔的保险市场、看起来“唾手可得”的保费收入,一切有关险资的“幻想”使得社会资本争相涌入保险业,上市公司争相发布公告,宣布进军保险行业已经不是“新鲜事”;但进入到2017年,风向似乎发生了转变。 

今年上半年,发布公告称拟参与设立保险公司的上市公司数量为14家,同比减少59%;此外保险股权似乎有些遭遇“冷落”,渤海金控终止收购华安财险股权、东吴证券调降东吴人寿股权收购比例、完美世界转让长城人寿股份。

殷晓松对新浪财经表示,资本对于保险业的冲动在未来还会降低不少。一方面,不排除此前有些资本对中短期存续业务感兴趣,但目前对于万能险的监管趋严,中短期业务遭到限制,这些都可能会滤过一部分渠道的资本。

另一方面,根据《保险公司股权管理办法(第二次征求意见稿)》,保险公司单一股东持股比例上限也从51%再次将至1/3,并对保险公司股权实施分类监管和穿透式监管,对于关联交易、公司现代化治理结构的监管也趋向严格,一些资本对此的兴趣又会降低。

他认为,留下的应该是对于长期经营保险价值感兴趣的资本,这会使市场变得良性,“对德华安顾人寿来讲,未来竞争环境应该是趋于良性的,但我们依然是中小企业,与大企业相比,还是要找出自己的路来,竞争对中小企业永远不会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2

预计2022年实现盈利

对于德华安顾人寿的定位与发展,殷晓松始终有着清晰的认知。这是一家典型的合资公司,德国慕再集团旗下的安顾集团占50%的股权,山东国投另占50%的股权,总部坐落在保险大省山东。

在他的规划中,德华安顾人寿将在2022年左右盈利,距离现在还剩下五年时间左右,“我们也有信心能够在这个节点实现盈利,因为在前四年的发展中,公司是丝丝入扣地在按照既定的商业计划走,在经营策略上,坚持双翼论。”

双翼论,这是殷晓松为德华安顾人寿“定制”的成长规划,简单来说就是深耕个险、全面数字化,这也正是德华安顾自2013年成立以来的打法。

在殷晓松看来,80%、90%以上的高价值保费还是来自于个险,这与寿险产品的弱刚性有关,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短期内仍难以完全替代个险这种销售模式,但会增加发展的宽度。

在机构发展上,德华安顾人寿走的是一条中资的路子,即逐省深耕,但省级机构的开设不会太快,而是全面开设三级和四级机构这样的打法;在个险队伍建设上,德华安顾人寿施行职员制和代理制双轨制,增加招聘的号召力,同时辅以数字化的管理、培训和营销手段,增产、提效和降费。

而另一个战略就是数字化,据了解德华安顾人寿目前已经成立数字化事业部,不仅仅限于网销,而是全面的在尝试数字化:一是对个险队伍的加强,希望能够在数字化和个险队伍发展里能够找到融合发展的路径,而不仅仅是两层皮搭在一起的模式;二是在股东的大力支持下,跟联通和浪潮等几家企业在数字化更深的方向上,一起做一些尝试,包括产品,包括核保以及场景化的销售方面。

在产品规划中,殷晓松强调寿险的特性在于“两保一长”,保障和长期保底的储蓄。重疾险肯定还是未来主要的险种,虽然重疾险已经是各家公司非常主流的产品,但无论是产品本身还是销售培训等各方面,都还需要打磨,还有创新和提升的空间。

另一方面,他觉得年金产品、长期保底的储蓄型产品,哪怕是低至2.5%的长期保底,这是其他金融产品无法替代的。未来,德华安顾人寿还将借助于股东的产品研发和资产负债匹配经验,尝试变额年金等创新型产品。

作为亲历者和见证者,殷晓松对中国保险业无疑有着更多的希冀。在他看来,虽然寿险业在以惊人的速度向前“奔跑”,但放在整个历史阶段来看,目前保险行业只算得上是初步发展。

正如他所说,中国虽然在总规模上已经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保险市场,但在保险密度和保险深度上,还有很多路要走。

【新浪金融】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