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炸!扫码支付遭央妈重拳监管 最高单日500元

王炸!扫码支付遭央妈重拳监管 最高单日500元
2017年12月28日 21:20 新浪金融

早上起来在路边买个煎饼,拿出手机扫一扫手推车上的二维码,轻松付款;乘地铁去上班,滴,手机二维码刷卡秒速进站;上班困了想来杯咖啡醒醒神,收银小妹拿出扫码枪对着你手机上的收款码一扫,“付款成功”!

条码支付在方便我们日常生活的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的市场乱象,盗刷、条码植入病毒等问题时有发生,央妈为此也是操碎了心。12月27日,央行出台条码支付新规,对消费者使用条码支付付款额度实行分级管理,并明确支付机构提供条码支付服务,必须持牌经营。新规自2018年4月1日起实施。

什么是条码(二维码)支付?新规如何规范条码支付,对我们的生活又有什么影响?支付宝、微信是否还能愉快玩耍吗?

小编带你来一探究竟。

什么是条码支付?静态、动态大不一样

条码支付

通过扫条码或者二维码,完成收款或者付款的支付方式。

收款扫码vs付款扫码

收款扫码(“你扫我”):付款人展示的条码,是用户被动扫码支付。

付款扫码(“我扫你”):收款人展示的条码,是用户主动扫码付款。

(左:付款扫码   右:收款扫码。)

静态码 vs 动态码

静态码:长期有效的条码,比如商家贴在柜台上的二维码就属于静态条码。

动态码:电子屏幕上时时在变化的条码,比如扫码支付时,手机或者商户的收银机每次生成的条码。

(左:静态码   右:动态码)

央行为条码支付立规! 这些要点记清楚

央行此次发布的条码支付新规,总体来说是承认了条码支付的合规性,明确了条码支付业务资质和清算管理要求,规范了支付收单业务的管理,同时也强调了行业要发挥自律作用。具体而言,新规对消费者条码支付付款额度提出分级管理,对商户要求必须“持证经营”,同时强调要保障条码信息安全。

对条码支付额度进行分级管理

“交易验证要素”有哪些?

1. 仅用户本人知悉的要素,如静态密码等。

2. 仅用户本人持有并特有的,不可复制或者不可重复利用的要素,如经过安全认证的电子证书、电子签名,以及通过安全去到生成和传输的一次性安全验证码等。

3. 用户本人生物特性要素,如指纹等。

如何理解条码支付限额“风险防范能力排序”:A>B>C>D

注:快捷支付单日累计额度同上。

提高条形码支付门槛

条码支付业务规范明确指出,支付机构向客户提供基于条码的付款服务时,应取得网络支付业务许可;支付机构为实体特约商户和网络特约商户提供条码支付收单服务的,应当分别取得银行卡收单业务许可和网络支付业务许可。

对特约商户则提出以下管理要求:

1. 银行、支付机构应落实实名制规定,严格审核特约商户的营业执照、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有限身份证件等材料。

2. 收单机构须在“了解你的客户”的原则下,审核小微商户主要负责人身份证明文件和辅助证明材料。

3. 银行与支付机构应对实体特约商户进行本地化经营和管理。

对我们的生活有何影响? 出门需要带钱么?

条码支付多了这么多限制,会影响到我们的日常生活吗?

业内专家普遍认为,影响不会很大。D 级静态条码的每日限额是500元,数据显示,条码支付笔均500元以下条码支付交易占比达到95%以上;2017年上半年条码支付笔均百元左右。日常生活中,无论是商户还是消费者个人,每天买菜买水买煎饼果子,足够用了。

而我们常用的支付宝和微信支付,一般使用两个以上的交易验证因素,比如指纹和密码,根据规定,属于 B 级风险防范,单日限额是5000元,对消费者来说也不会带来不便。

我只想在天桥上给大家的手机贴膜,也要持牌经营才能收款吗?

可以找银行或支付机构,提交营业执照、身份证等证照申请收款码。或直接贴出自己的收款码,但消费者不能是用信用卡向个人收款码付款。若需要申请收款码受理信用卡,需要向收单机构提供身份证、摊位证等证明正当经营的证件进行申请。

另外,同一个身份证通过同一个收单机构办理的基于信用卡的条码支付商户收款金额,单日不超1000元,月累计不超10000元。

别人看到我的条码后会泄露我的隐私吗?

不会。根据规定,条码生成后仅限包含当次支付相关信息,不得包含未经加密处理的客户本人账户信息。

支付宝、微信是否还能愉快玩耍?

12月27日晚间,两大支付巨头支付宝与微信先后作出回应,两巨头均表示,认同央行规范,同时积极研发新技术以及探索新技术应用于条码支付领域的可行性。

支付宝公告表示,认同央行一直以来为规范条码支付移动支付所做出的努力。对于本次规范的相关内容,我们会持续收集用户和商户的实际需求,并与业界、监管部门一起,继续积极研发新技术以及探索新技术应用于条码支付领域的可行性。

微信公告表示,我们认同央行一直以来为规范条码支付所做出的努力,这些努力在本次规范中有重要体现。我们也在收集用户和商户的实际需求,同时积极研发新技术以及探索新技术应用于条码支付领域的可行性。腾讯财付通公司希望与业界、监管部门一同探索更具技术前瞻性的创新模式。

除了两大支付巨头纷纷点赞,多数业内专家也认为,新规对于鼓励创新和规范行业发展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中国支付清算协会执行副会长兼秘书长蔡洪波表示,基于“条码介质”的管理,能够给条码支付带来可靠的安全保障;针对“特约商户”的管理,能够有效防止和遏制违法犯罪活动;围绕“资金和信息”的保护,能够切实维护客户的合法权益。

当然,也有一些不同的声音,中国农业银行网络金融部车宁谈到,“扫码支付实际上将一个安全上不满足金融交易要求的技术广泛投入到了一个几乎是最高频的应用场景”,真正起作用的其实是对额度的控制。安全认证繁复程度逐渐加深,业务的多样化越来越复杂,交易效率也终将会被拉到平均水平边缘。扫码支付光鲜亮丽的未来背后,隐藏的是当年 NFC 和 POS 等牺牲者的影子。

聪明机智的你 怎么看呢?

截至28日11点,新浪财经调查数据显示,59.1%的网友认为新规对支付巨头会有影响,对银联属于利好;25.4%的网友认为新规很有必要,有助于防范风险;15.6%的网友认为有助于规范支付行业创新发展。

对于线下静态扫码每日500元限额,能否满足个人需求的问题,调查数据显示:66.9%的网友认为不能满足需求;20.3%的网友认为可以;12.8%的网友表示不好说。

本文编辑:张琳珮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