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新政助力新医保,子女就近居住成快乐养老

北京新政助力新医保,子女就近居住成快乐养老
2016年11月22日 22:56 活保圈

 养老的痛点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养老不仅是子女的赡养义务还是一个社会发展的稳定基础。《老有所依》中的保姆殴打老人、卖房养老、医疗纠纷的生活场景不是电视剧中的虚构剧本,是现实中许多家庭的真实写照,青年人的生活工作压力无法顾及老人的生活与精神健康,多方错位的怪想局面,养老已是当务之急...

 其中的难点,一是,我们现在的主力人群大多是80后的独生子女,这一代人通常没有兄弟姐妹,是典型的421家庭结构。大多数面临不仅是经济的有效分配,更多的是时间、精力与文化的心力注入。因此,单从子女的赡养能力,这种倒金字塔形的人口结构是不可持续,无法解决社会的普遍问题。其次,社会保障不是退休之后收入的可靠来源,老少比升高使得现行的统收统支账户不可持续。第三,过去的20年中,医疗费用翻了4倍,这对老年生活来说意味着医疗成本剧烈上升,但与此同时养老的收入却没有同步提高。最后,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一个负面结果是,产生了收入分配不均,不仅收入在老年人群体里分布不均,而且这种不均衡会代际固化。如此一来,在一个没有为老年人提供良好保障的社会里,老年人自己积聚财富的动力就变得非常强烈,这也是在过去十几年间中国老年人的储蓄率高速攀升的原因。 

 养老所面临的的问题要从实际当中务求落地的方法,空谈养老使之成为有心无力的传统情怀。

看北京新政如何助力新医保

 11月21日上午,北京市民政局公布《关于贯彻落实<北京市居家养老服务条例>的实施意见》。市民政局副局长李红兵解读时表示,北京市为居家老年人提供上门医疗服务的医疗费用,如符合规定,将纳入医保支付范围。

 按照意见,北京市将力争经过3至5年时间,基本建成覆盖城乡所有居家老年人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络,老年人能就近接受诊疗、用药、护理和康复服务。同时,北京市将试点老年人与子女同步选房,实现就近居住、就近照顾。

一.子女照顾临终老人可享带薪休假

 北京市将通过经济补贴、服务支撑和技能培训等,帮助家庭成员承担赡养照顾责任。北京还将完善职工带薪休假制度,方便子女在老年人术后康复、临终关怀等特殊时期直接照顾老年人。为完善保障性住房分配管理政策,北京市将试点老年人与子女同步选房,实现就近居住、就近照顾。今年,在大兴高米店等3个公租房项目试点“老年家庭与子女家庭就近选房”,为居家养老提供支持,目前共有6户家庭受益。

二. 出院1天内建家庭病床按住院报销

 北京市提出3-5年居家养老服务体系的建设目标,基本建成覆盖城乡所有居家老年人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络,老年人能就近接受诊疗、用药、护理和康复服务。。以“家庭病床”的形式开展入户诊疗,并有设计完整的医疗和报销制度的想法。但由于法律规定执业医生不能离开医疗机构进行医疗服务,这一制度设计迟迟没有落地。

 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未来首先将把北京市社区家庭病床医疗费用纳入基本医疗保险报销范围,起付线预计可降低50%。而老年人出院后24小时内建立家庭病床的,医疗费用按连续住院处理。同时,为方便居家养老老年人的就医用药,北京市出台的措施还包括对现行社区药品报销目录进行调整扩容,重点增加治疗常见病、慢性病、老年病药品,新增药品224种。

三. 独居高龄老人家庭配报警呼叫器

 将提升紧急救援服务能力。研究出台适应养老需求的适老化住宅标准,按照平房区、老旧小区、新建居住区等不同类型,对住宅建筑、生活服务设施、公共活动场地等进行适老化设计和改造试点。支持有条件的老旧多层住宅加装电梯。

 目前北京已为失智老人配发防走失手环,还将为失能、高龄、独居老人家庭配备灭火器、安装紧急医疗救援呼叫器和燃气报警器。推广应用“一按灵”紧急救援服务,实现社区养老服务驿站与居家老人保持24小时互联互通。

四.“北京通”明年扩至60岁人群

 北京市将完善“北京通-养老助残卡”服务体系。北京将整合老年优待卡和老年优待证,集成社会福利、优待服务、消费优惠、记录消费痕迹等功能,逐步为全市60周岁及以上老人发放“北京通-养老助残卡”.在老年餐方面,北京提出打造“中央厨房配送+社区配送+集中就餐”服务体系,使助餐服务全覆盖。北京市还将依托专用支付终端设备,及时掌握老年人出行、活动、消费和养老服务商类型及区域分布等情况,为完善养老服务政策、精准发放和管理养老津贴补贴、丰富养老产品和服务提供信息支撑。

 北京将通过养老照料中心、社区养老服务驿站向区域内老年人提供助餐服务,引导单位食堂向周边社区老年人开放,引进专业餐饮企业建立区域集中配餐中心等方式,实现老年人就近用餐、营养用餐的目标。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建立特殊困难老年人用餐服务补贴制度。

五.养老驿站每千人用地10平米

 到2020年,实现社区托老设施(含社区养老服务驿站等)每千人用地面积10平方米、老年活动场站每千人用地面积25平方米,各街道(乡镇)、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全部达到标准要求。 

该如何合理购买养老保险

 目前,尽管关于养老保险是否划算的争议不断,但是这依然是解决养老难题的主要手段之一,如何通过公积金或商业保险来实现更好老有所依还未成定论,下面为大家提供购买养老保险的需要注意的地方。

  1. 养老保险越早配置越好,国家规定养老保险至少缴满15年,若不够期满个人只能拿回自己已交过的金额,公司缴纳的要划到国家养老统筹基金,现在很多人都在35岁前开始提早准备养老金。

2.到当地劳动局了解养老保险基数,因为我国不同地域的基数是不一样的,如果从基数高的地区转基数低的就亏了,而基数低转基数高的当地政府一般不会批准,所以还要在办理之前有所了解。

3.对于选购商业的养老保险产品要根据自己的收支情况找到适合自己的险种,充分了解产品类型,要传统型、分红型还是万能型。不要贪图市面上保险公司的推销,据一位四大的会计师的所述,父母的购买的带有理财性质养老保险大概150万,如果这些保险合同累计账面成本超过100万,如果按照3%的年利率(定期存款),到退钱那天应该是150万左右,最后退钱的时候只拿到120万不到一点。但是如果不退,那么未来30年我能拿到的钱折现到现在大概只有60万左右。保险的本质是保障,任何带有理财性质的保险都要预计到其中的风险。

 如果你想了解更多保险的相关知识,请关注微信公众账号“活保圈”,我们致力于建立透明、信用、专业的第三方保险内容平台,让保险真正成为大众生活的基础保障。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