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万科不小心泄露天机!未来房价走向(重磅)

刚刚,万科不小心泄露天机!未来房价走向(重磅)
2017年06月14日 16:05 经营指数

经营指数专刊  整理

更多文章请关注微信号:rentouclub

万科近来新闻不断,股权争夺暂时告一段落。对于楼市未来,万科内部邮件泄露新的天机。

6月12日,澎湃新闻爆出一封由万科集团人力资源部于今年6月1日发布的内部邮件。

据澎湃新闻,万科内部人士随后向澎湃新闻确认了上述邮件的真实性。

这份万科的内部邮件强调了两点,地产黄金时代结束,薪酬政策将调整。这意味着什么?

1

地产黄金时代真结束,还是重复反转历史?

万科能够长期在地产行业中领跑,很大程度上有赖于其踩准地产行业周期步点的能力。这种嗅觉上的敏感,可以说既是对市场情绪的一种准确捕捉,也是对政策惯性的一种深刻体会。

正是因为万科的这种风向标作用,所以,历来万科发出关于行业发展的表态都是值得大家好好琢磨的。

在这一次公开信中,万科用了“地产黄金时代结束”的字眼,其实蛮令暴哥惊讶的!因为,大家知道,现在业界达成共识的是地产行业处于白银时代,早就不是黄金时代了。

从万科管理层这些年的口风变化,也能看出在公开场合,他们也是认为地产行业已经从黄金时代过渡到了白银时代!

2011年,万科总裁郁亮说,未来15~20年仍是房地产市场发展的黄金时代。

2014年,万科总裁郁亮表示,内地楼价增长减速,反映中国房地产业的黄金时代结束,但行业前景仍然健康,主要因政府的城市化进程,将在未来15年继续拉动需求。

2015年,万科于5月22日召开股东大会,总裁郁亮在谈到房地产行业的发展趋势时表示,行业黄金时代已结束,白银时代已经来临。

2016年,万科集团副总裁刘肖说,中国城镇化在继续,收入水平在提高,消费在升级,过去驱动我国房地产市场发展的核心驱动因素没有消失,我国房地产市场进入以理性增长为特点的“白银”时代,仍有发展潜力。

2017年,郁亮在股东大会上表示,房地产行业的黄金时代结束的时候,规模的老大并不是万科所追求的。

从上面这些万科管理层的公开表态来看,万科早就强调行业进入了白银时代,然而,本次公开信,万科竟然又一次强调黄金时代结束,这似乎就有点不同寻常了。

最近万科董秘朱旭也表示,“我们认为下半年房地产市场是非常谨慎的,我们公司认为未来形势会更严峻一些。”

所以,从对外到对内,措辞一致,都认为地产行业黄金时代结束,足以说明,万科对楼市后续发展的悲观预期!

作为行业老大或者说老二吧,嘻嘻,频繁的言辞绝非巧合,而是一定闻到了什么气味。

问题来了,这一轮调控和内外经济大势意味着房地产黄金时代真的结束,全面进入白银时代,还是低调前行再次迎来爆发,重复2014-2016年的反转历史?

2

万科的压力在哪?

注意这份内部邮件:公司更加强调真实价值创造,集团薪酬政策将据此进行分步调整——言下之意,能不能为万科创造价值,是获得多少激励的关键。

6月2日晚间,万科发布5月份销售报告显示,2017年5月,万科实现销售金额358.9亿元,同比减少1.35%;销售面积242.0万平方米,同比减少9.5%。

而据数据显示:在已公布今年5月份销售业绩的标杆房企数据中,包括万科、碧桂园等在内的多家龙头房企销售速度有所放缓。

万科集团董事会秘书朱旭先生,在5月份销售及经营情况电话会议中表示,5月份大部分房企的销售业绩环比都有所下降。

明面上,万科面临销售压力。其实远不止于此,背后的原因更值得深思。2016行情的火热,实际也透支了部分需求。2016年地价在房价期待下的狂飙突进,非常明显,当然也反过来助推房价。

相对而言,万科算是拿地谨慎,特别是价格上自我控制很好的。即便如此,万科都感觉高处不胜寒,其他开发商的压力可想而知。

政策监管趋严,限购限贷政策覆盖的城市增多,商改住物业类型的严格管控,以及对无证销售、中介虚假宣传的查处。另一方面,银行、信托公司对房地产企业的资金链也在趋紧。

这些压力,从方方面面影响开发商资金链和销售,并对房价本身造成压力。实际上,能够支撑今天一二线城市房价,必须有高周转销量的保证,然后才有现金流的安全。地产业永远是高杠杆的游戏,万科算是杠杆玩得小的,姑且有压力,其他企业不用说。

如果销售疲态,甚至回落,购房者观望和需求端被控制,必然就面临阴跌、降价的风险。

3

降薪,降价

再来说,调整薪酬这一点。

面对行业的不景气,万科高层历来会率先采取降薪的方式应对。

2008年,面对地产行业的嫉妒不景气,万科王石把自己的年薪从2007年的691万元,大幅缩减至2008年的248.1万元,降幅接近2/3。

2013年,王石和郁亮的薪酬达到顶峰,分别为1590万元、1431万元。随着2014年和2015年地产行业再次进入深度调整,王石和郁亮再次做出表率作用,2014年、2015年王石的薪酬分别为调降为1045.6万元、998.8万元;2014年郁亮把薪水调降为966万元。

领导层起到了带头作用,正所谓上行下效,下面的人员很可能也会跟随管理层的步伐。调整薪水的目的,当然是为了节约成本,抵御接下来的地产严寒。

以史为鉴,万科再次表达出想要调整薪酬的看法,无疑明白无故地告诉我们,楼市即将进入最寒冷的时刻!

其实除了降薪,万科还有一个常用的杀手锏,就是降价。

为了尽快的回笼资金,加快库存周转,降价会是开发商们在楼市严寒中可以想到的最佳方式,也是最后一招。

但我相信,不到绝境,这绝对是最后一条路。成本已经摆在那里,让房企降价如割肉,痛彻我心扉啊!

4

其他房地产企业压力又在哪?

熟悉万科的朋友都知道,万科的现金储备高、资产负债率低。杠杆游戏的亲大哥总和张银银说,就算中国房地产企业都垮完了,万科也还在。

潮水退去,才知道谁在裸泳,确实如此。

资金成本、现金流、利润率、地价风险、房价风险……简而言之,大部分房企将不得不面对这些问题。

调控的中短期坚持是无疑的,那么房企在一二线城市销售明显走好短期没可能。当然,也不一定很差,每个企业也有自己的情况。

在销售整体一般的情况下,就会面临一个问题,资金成本和资金来源保障。购房者的房贷利率上升是很明显的,甚至房贷速度下降。要理解银行的难。

譬如年初,北京、重庆等城市首套房带来利率优惠普遍还有,现在很少了,不少还上浮到基准利率以上。杠杆游戏在重庆、北京近期购房的朋友都这么和张银银说。

除了对购房者房贷利率上浮,房地产企业融资成本也明显上升。银行同业、理财造成了负债端成本上升,央行市场利率调节也是个因素;现在金融去(稳)杠杆也在推进,各种表外被紧缩,市场无风险利率自然攀升。

去杠杆必然就会推升市场利率,那么出价高者得成为必然,贷款市场逆转,开发商求银行、求金融产品发行者。高价成为必然。

而不少开发商2016年高价拿地,部分款项就算再拖,现在也该逐步付了;

其次,2016拿的地也到了该开发的节奏,开发多多少少就要点启动资金,才能预售;

预售现在面临去盘速度放缓,当然有的城市目前依旧能高频率周转,但接下来进入多空博弈期,一定会相对放缓。那么现金回流将是个问题。

看最新的报道可以意识到,无论北京、上海,还是此前都还大热的重庆,实际二手房交易均出现了观望。二手房的情绪之于京沪房地产市场就是核心,之于重庆等二线城市市场,于新房情绪也是高度相关。那么,开发商就必然面临回款压力;

各种日常债务滚动也要还,融资收紧,部分钱换了却未必马上可以拿到新钱。现金流还是现金流,如何保障?真不是个说着玩的问题。

所以,万科的谨慎,准备拿自己的薪酬体系改革,这是有道理的。传递出的信号,更值得购房者、投资者深思。

5

事实胜于雄辩!

如果说,万科的话还不够有说服力,那么今天,更有说服力的证据来了:

石破天惊!几天前,地产一声炸雷:北上广房价开始下降了!

昨天,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中国社科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发布了监测数据,2017年5月一线城市北京、上海、广州的房价环比出现了下降。

上述城市5月房价中位数分别为每平方米61685元、54458元、22273元,分别比4月下降了3.2%、0.4%、0.5%。另外一个一线城市深圳房价中位数为每平方米50423元,同比上升0.5%。

一线城市一些周边地区房价也在下降。其中5月天津、石家庄、佛山、廊坊房价中位数分别下降了4.2%、0.48%、9.1%、8.4%。

如果按照房价指数来看的话,5月一线城市北京比4月下降4.09%,天津下降1.97%,深圳下降0.36%,上海上升0.44%。京津冀5月房价环比下降4.22%,廊坊下降8.54%。

一个个信号渐渐浮出水面,越来越强化一个判断:楼市的黄金时代,的确已渐行渐远!

6

出来混,早晚是要还的。

由乌合之众投机情绪推升的畸高的房价,其实不过是沙上筑塔,一旦投机情绪降温,裸泳者就将现出原形。

而现在,房价下降的一切条件已经成熟,只等一次汹涌的潮水到来!未来,中国房价或将走入漫漫寒冬!

1、近期看,最大的逻辑变量,是政策调控——这次,国家是铁了心了,一定要把房价稳下来!

2、中期看,最大的逻辑变量,美联储加息+缩表,或将成为倒逼中国货币政策转向的一大动力。而银根收紧了,市场上钱就少了,漂浮在河流之上的房地产的价格,也将随之下降。

3、远期看,最大的逻辑变量,是中国住房拥有率和人口老龄化的巨大矛盾。从长期看,全国楼市将出现供大于求的情况。

短中长期的因素同频共振,中国楼市疯狂上涨的休止符,已经到来了!

尾评

目前,楼市已经处于一个最容易松动的阶段。买房的人们,无论是有意无意、主动被动,都已经进入了观望期。而卖方,在买卖的博弈过程中,将更加的焦急和脆弱,并逐渐成为市场博弈的弱方。最终的议价权将慢慢的导向买方。

在中国楼市里,一直洋溢着一种动物精神,一种投机客在非理性贪婪之下的一种自我催眠!

这种自我催眠的状态,没有经过一次巨痛,是难以醒来的。就像前段时间,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长姚洋坦言的那样,“炒房客需要教育,房价只有跌几次,来次腰斩,他们才知道痛。”

现在,房价的漫漫寒冬已经到来!

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谁违背了这个铁律,谁疯狂地火中取栗,谁必将付出惨重的代价!

也许过不多久,我们就会听到那些过度贪婪的炒房客的尖叫,一批带血的筹码或将涌入市场。

岂不闻:上帝欲使之灭亡,必先使之疯狂!

而未来,如果如今的政策能够延续下去,结合国际货币政策紧缩周期的发展,楼市下跌的时间可能会超出此前的预判。

万科都在准备过冬了,投机者们还是不要抱有幻想了!想买房,还是等为上!

更文章请关注经营指数专刊

.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