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岸人民币10天暴涨2000点 央行为何"刹车"

在岸人民币10天暴涨2000点 央行为何"刹车"
2017年09月11日 15:12 荷马金融

上周,在岸人民币和离岸人民币对美元都一度涨破6.5,朝着6.4奔去,可谓几乎收复了“811汇改”以来70%的失地。

回想2015年8月11日,人民币一次性贬值近2.1%,8月12日,人民币步入此轮汇改的第二日,当日人民币中间价仍下调逾千基点,在岸人民币汇率则收报6.3306,贬值1.01%。受此影响,新兴市场货币贬值趋势加剧。

其中,韩元一度下跌1.3%,创2011年以来新低;印尼盾和马来西亚林吉特对美元更是分别下跌1.4%和0.8%,创下20世纪90年代末亚洲金融危机以来的新低。

如今,显而易见地,一切都发生了180度大逆转。此前气势如虹的美元成了超卖货币,人民币则成了分析师口中的“避险货币”。据统计,今年以来,人民币对美元的涨幅已接近7%。

同时,人民币作为新兴市场“锚货币”的地位此刻再度凸显。周五的人民币开盘之后,亚洲货币纷纷击破关键的点位,澳币逼近0.81,韩元重新冲向1120,林吉特在过去的一周对美元升值超过1.5%。连走势一直非常稳定的印尼盾,也在周五出现了近1%的升值。简单来说,人民币如果继续走强,就会迅速带动更多货币,从而带来交替升值的螺旋。关注:荷马海外理财 ID:hemajinrong 获取最新金融资讯

一方面,美元疲软、跨境资金流动管理是人民币持续大涨的主要因素;另一方面,央行近几个月来并未通过中间价等手段来抑制人民币的升势,这加剧了多头动能。

下一阶段,人民币还能涨多少?央行将外汇风险准备金率调零意欲何为?欧元的变动又将如何变相影响人民币和美元?

1人民币还能涨多少?

人民币上涨究其原因,人民币汇率在8月突破6.7关口后,可能带来部分止损盘的平盘及企业结汇意愿上升,促使部分人民币空头可能转为多头,带来资本净流入。

“最新公布的中国8月外储30915.3亿美元,为2014年6月以来首次七连涨,预计由于资本流入带来的外储增加就达到30亿~50亿美元。”交通银行高级分析师刘健表示。各机构如今都认为,短期来看,人民币汇率突破关键点位后,加之美元指数持续震荡下跌,人民币有望保持稳中有升的走势。

那么接下来的问题在于,人民币未来会走么走?还能涨多少?

其实,问题的关键或许已经不在于美元,而在于欧元。欧元在美元指数中的占比接近70%之高,因此其涨跌将对美元产生重大影响,从而牵连到人民币走势。

眼下,欧元的强劲走势丝毫没有停止之势。从年初至今,欧元已对美元大涨了近14%,如今报1.2036;美元指数报91.31,有交易员认为其将跌向88,此后可能出现有限的反弹。

欧洲央行上周四(9月7日)如预期维持隔夜利率在历史低位0.0%不变,并保持每月购债规模600亿欧元至今年12月份,必要时还将延长。欧央行没有宣布QE削减计划,但欧央行行长德拉吉依然对欧元的强势保持“沉默”,立即推动欧元大涨突破1.20逼近年内高位1.2070,其他非美货币也全线上扬,金价刷新11个月新高1350美元/盎司。

欧元上涨的动力来源于欧央行继续容忍欧元升值,且大幅上调欧元区经济增长预期,并让市场确信该央行将在今年秋季宣布QE削减计划。在决议公布之前,市场预期焦点都放在汇率上,今年14%的升值幅度令市场猜测德拉吉将释放短期不利于欧元的言论,但是实际上德拉吉并没有口头打压欧元,并且还表示对欧元区经济和通胀前景也充满信心。欧央行还将欧元区GDP增速预期上调至10年来的最快速度。

欧央行预计欧元区2017年GDP增速为2.2%,为2007年以来最快,并预计通胀将在2020年达到目标水平。总体上欧央行保持鹰派立场,同时并没有对欧元的升值作出太多的干预,令欧元延续了年内升势。自10月例会召开之前,欧元仍将获得支撑,但可以预期的是欧央行不太可能容忍欧元短线进一步大幅升值。

2央行将外汇风险准备金率调零意欲何为?

在人民币强势升值的背景下,上周五,央行将20%的外汇风险准备金率调整为零的消息不胫而走,此后也得到了证实。

“相比于‘变相降准’的说法,外汇风险准备金调整主要是针对人民币升值,”联讯证券首席宏观研究院李奇霖对表示,“人民币开始转强的预期升值,远期售汇签约缩减,远期结汇量开始上行,净结汇额在近两年内首次取得连续多月的正值。在此背景下,央行提出要将2015年推出的20%外汇风险准备金率调整为0,其目的就不言而喻:不让人民币升值预期过度膨胀。”

这一理解不无道理。更早前,有交易员表示:“此前就发现,央行可能通过引导人民币对一篮子货币走弱或调节逆周期因子,让人民币不跟随美元大跌而大涨。”例如,美元指数从4月7日的100.71回落至5月5日的98.75,降幅达1.95%;同期,人民币中间价仅由6.8949升到6.8884,升幅仅为0.09%。资深外汇分析人士韩会师表示,近期央行对于人民币强势上涨似乎也表示一定程度的默许。

事实上,市场的头寸开始过于集中于美元卖盘,这样的交易逻辑很简单:市场认为近两个月内人民币不会出现大幅度的贬值,因此只能选择做多人民币来获取其稳定的利息收入,而在这之前需要美元的企业,也只能考虑尽快结汇。这就造成了一种自我加强式的循环效应。

所以,央行如果不对市场进行一定的管理,那么人民币就只能继续走强。但从宏观上而言,这似乎也并不完全是一件好事。总体而言,央行有意引导人民币在这一位置稳定且出现一定程度的贬值,但市场是否会从善如流,则存在不确定性。

(以上内容整理自互联网 仅供参考)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