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中国房价意外的事将连续发生,留给你的时间不多了

比中国房价意外的事将连续发生,留给你的时间不多了
2017年10月23日 18:08 荷马金融

过去一年,全球城市涨幅排行榜中,前20位中大部分是中国的。

楼市疯狂,以及这几年P2P和金融监管的乱象,引发一个直接后果就是脱实向虚。经济低迷—货币宽松—楼市回暖—资产泡沫—脱实向虚,这是20年来不断重复的套路。

如果这就是故事的全部,那我们现在就可以散了,按老经验去应对就行。但这一次,出现了一个意外。

在房价飞涨的同时,人民币汇率出现了大幅下跌,同时,外汇储备也大幅下降。

这是从来没有过的。一边你的资产价格在蹭蹭蹭往上涨,一边你的购买力和外汇储备在咣咣咣往下跌。这是矛盾的两面。

这个意外的出现,使得中国面临着一个从未有过的两难选择:保房价,还是保汇率?去年年中,围绕这个甚至掀起了一场激烈的讨论。

一方面,如果想保汇率,那么货币就不能发行太多,货币越多越不值钱,汇率就会下降,因此货币政策应由宽松变为紧缩。而楼市跟货币超发密切相关,货币一旦紧缩,房价势必受到影响。虽然官方在挤泡沫,在出台限购政策,但绝不是想让房价下跌,只是让它不要涨得太快而已。不仅如此,货币紧缩,企业资金紧张,还会影响到整个经济的活力。

另一方面,如果想保房价,那么货币宽松的情形还会持续,货币发行越多,就越不值钱,汇率还会下跌。

历史上,有两个著名的案例。

俄罗斯模式是保房价弃汇率,在乌克兰危机前后,汇率下跌了50%,资本大量外流,但房价稳住了,小有上涨。

日本模式是保汇率弃房价,在上世纪90年代后,汇率变化不大,但房价下跌了一半以上。

中国会如何选?大多人认为,房价事关中国全局、事关中国稳定、是优先选项。中国的资本市场尚未开放,汇率对全局的影响没那么大。从这点来说,汇率下行的走势还是大概率事件。

事后来看,16年毫无疑问是保住了房价,但是牺牲了汇率。其核心逻辑在于稳增长政策放在首位,而房地产是稳增长的重要动力,因而要稳增长就得保房地产、保房地产就得保房价。

这是我们遇到的第一个“意外”,高房价叠加上了货币贬值,它对我们的财富管理的既有经验造成了一个颠覆,但这还不是故事的全部。

未来就是一连串意外

2017年我们看到:

汇率反转下跌的意外

特朗普加剧全球波动的意外

身边的地缘风险剧增的意外

从这一连串意外可以看到:

1. 我们越来越多地受到全球因素的影响,不管是汇率、特朗普现象还是地缘冲突。

2. 这种影响深入到了微观个人层面,不光是国家层面和宏观层面的影响。影响我们的钱包,影响我们的人生选择。

归结一句话:波动和不确定性正成为时代主题。

时代变了,身处的环境变了,故事的讲法变了,我们怎么办?任何只谈问题不谈解决方案的都是耍流氓。在这个全新的时代、在这个剧烈变动的环境中,一定要有:全球化布局的思维。

这是前面故事的一个自然延伸。中国与世界的关系正在发生改变。原来,基本是割裂的,先做好自己再去征服外界;现在,融为一体,彼此影响。

更深层次的是,就像前面的故事所说,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敌人:我们的环境越来越具有不确定性,以及,由不确定性引发的安全感问题。举着火把快速地穿过一个火药厂,你最后可能仍然活着,但你仍然是一个傻瓜。

安全感成为这一代中国人的一个心结。雾霾、权力、教育……每一个人面对这些问题时都是弱小的。我们从哪里来?我们到哪里去?

面对前面的问题,局限在一个区域中经常无解,有全球化布局的思维,就豁然开朗。

全球资产配置,魅力何处?

聪明的投资人只需要一款理财产品,那就是资产配置。成熟市场的研究表明,机构投资者90%的绝对收益来自于资产类别配置。“耶鲁模式”就是这一结论的最好例证,其多元化的资产有效地实现了全球配置和宏观对冲。

大卫·F·史文森有一句名言,管理好风险,收益自然就有了(Focus on the downside and the upside will take care of itself)。作为耶鲁捐赠基金的首席投资官,其负责管理的捐赠基金在过去近三十年里创造了无人能及的近17%的年均回报,开创了改变传统机构策略的“耶鲁模式”。

那么,我们该如何配置资产,实现财富的保值增值?存银行?炒房产?买股票?还是股权投资?选择那么多,到底应该怎么做资产配置呢?

其实,在资产配置这件事上,老祖宗早就给我们留下了非常明确的指引:我国古代两部优秀文化经典著作《道德经》和《孙子兵法》中就有明道、取势和优术之说。明道,明确道路,就是要有一定的投资策略;取势,就是顺势而为,响应大趋势;优术,即优化战术,就是找到最好的投资武器。

小编我仔细想一想,老祖宗真有先见之明,这说的不就是大名鼎鼎的黄金三原则吗?

黄金三原则

跨地域国别配置,跨资产类别配置,以母基金的方式超配另类资产,最终达到分散投资,化解风险,稳定收益的目的。这样的投资理财策略简直棒极了。

财富因势而生。没有美国持续200多年的国运上升,就不会有巴菲特、芒格的投资传奇;没有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厚积薄发,也绝不会有今日中国层出不穷的技术创新的“神创板”(即创业板)。财富出海乃当前的大趋势,中国的高净值投资者要把握大机遇,响应大趋势,资产配置全球化。这样既能对冲人民币汇率风险,同时也能更好地把握全球性的周期机会,并充分享受海外资产管理市场的红利。

而要说最好的投资武器,非母基金莫属。降低投资门槛,分散投资风险,科学配置资产,简直牛到逆天啊。

然鹅,资产配置这么专业的事还是需要专业的机构去打理。从英美日等国的历史经验看,必须通过专业机构,才能专业化理财。

对于许多投资者而言,资产配置并不是一件神秘的事情。在专业机构的帮助下,做好跨资产类别的配置,跨投资区域的配置,精选投资产品,克服贪婪与恐惧,不管在任何市场环境下,都可游刃有余。

(以上内容整理自互联网 仅供参考)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