蔺常念:上市审批权胎死腹中

蔺常念:上市审批权胎死腹中
2017年09月22日 16:33 港股脉搏

香港证监会今年春季提出上市改革方案,证监会提出成立上市监察委员会及上市政策委员会。证监会建议直接参与上市审批,及决定上市政策。两个委员会由港交所(00388.HK)及证监各派一半人,原有港交所上市委员会将被矮化。

 

市场人士认为证监会建议,将导致上市审批实权落入证监手中。由于建议涉及实际利益,市场人士担心,建议若通过证监权力过大,将会窒碍新股上市。业界组织普遍反对建议,其中以上市公司协会反应最大,认为证监掌管由上市审批与监管,集于一身,权力过大。

证监会放弃上市审批委员会,上市审批程序保留不变,作由港交所(00388.HK)上市委员会审批,上市公司要双重备案,证监保持否决权。上市政策委员会则降级为上市政策小组,角色由委员会改为咨询小组。很明显,证监第二次夺上市审批权计划失败。因涉及太多概得者利益,不容易改变现状。

监管出手禁全配售

证监提出上市改革的主因,是因为市场出现很多不正常现象。例如上市变成啤壳工场;有公司上市前已经卖壳,上市后又狂炒;有创业板上市公司围飞情况严重,股价炒高84倍,市值达到300亿港元,完全脱离现实;有公司上市后立即出盈警,接着卖壳,完全不顾小股东利益。针对种种不正常现象,证监先是禁止全配售,叫停几间创业板公司上市。

最后一只全配售创业板股艾硕控股(08341.HK),第一及第二大股东争夺公司控制权,停牌多月不利小股东。后来港交所针对一些没有业务的壳股,勒令三间上市公司退市。另外就是港交所建议的新板,容许初创企业及同股不同权公司在香港上市。「股坛长毛」David Webb表示不同意,认为证监会在上市审批争权失败,是向城内富商低头。

同股不同权无法无天

上市公司背后的富商,不想以监管为主的证监,主掌上市机制生杀大权。对同股不同权,「股坛长毛」更加不同意。大股东可以一股不持,仍然掌管公司业务,而小股东没有任何制冲机制,任由管理层鱼肉,违反天然正义。腾讯(00700.HK)马化腾持股量只有8%,同股同权,行政总裁没有任何特权。

如果给马云阿里巴巴特权,是不符合天然正义。港交所为了做生意赚钱,犠牲小股东权益。当公司赚钱,股价上升,小股东不会有异议;但当公司陷入危机亏本时,小股东完全没有保障。大势所趋,香港都要跟随美国,容许同股不同权公司上市。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