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批消费金融三大难点,百度首席风控官“王劲”离职

痛批消费金融三大难点,百度首席风控官“王劲”离职
2017年04月25日 17:34 金条号

4月21日下午,百度副总裁王劲在自己微博上宣布将与百度告别。

3月22日,百度首席科学家吴恩达宣布离开百度;3月底,百度高级副总裁、原自动驾驶事业部总经理王劲(注:同名但不同人)也宣布离职,出来进行无人驾驶方面的创业。

3月以来,百度正迎来大规模的高管离职潮。

王劲微博宣布离职

1、王劲离职或因水土不服

据了解,王劲于2015年12月从美国运通公司加入百度,担任金融服务事业群组副总经理,主抓风控等业务。

李彦宏在内部信中介绍称:“王劲在风险管理、计量模型和数据分析领域拥有丰富经验。加入百度前,曾任美国运通公司高级副总裁,主管企业级模型验证,组建了对公司全球业务管理与资本相关模型进行监督总控的独立职能部门,首创了行业领先的模型风险管理体系和支撑系统。在运通的17年间,他历任各核心产品、客户群和职能部门重要领导职务,负责风险与信息管理,表现出高度的创新热情。“

百度曾对金融业务寄予厚望,并从业内引进多位知名高管,然而事与愿违,该业务迄今尚未有重大突破。

就在前不久,王劲出席2017年消费金融CRO峰会时也提及,做好风控,首先要接地气,“不能把美国的东西照搬到中国”。

隐隐透露出中国互联网金融业与美国差距显著,似乎有水土不服的隐忧。

王劲曾表示:“2015年12月,我从美国回到中国,当时是没有太多这个概念的。在美国,大家知道欺诈跟信用的风险相比,基本上是1:5的概念,欺诈的损失是信用损失的20%、30%。但是在中国,完全反过来了,现在中国网络黑产产业已经达到了千万级别,这个千万级别的损失是通过信贷的利率和费用分摊到了用户身上,所以中国公民借贷的成本比西方相对而言要高很多。”

2、痛陈中国消费金融有三大难点

除了水土不服的问题,对于在中国做互联网金融的艰难,王劲也颇有体会。

王劲曾在自己微博上表示:工作中最难的挑战是比较宏观和较长远的决策,比如在业务快速发展的情况下,如何把握节奏。

王劲在微博上表示对中国互金风控的担心

王劲表示:“一个新的产品出来,需要有什么样的一个合理增长速度?第一个月放2000万的贷款,还是1个亿?这不是一件容易回答的问题,需要判断市场、客户需求、风险成本、风险点的把控能力、欺诈、信用风险的暴露周期、催收资源等等。在有业务压力的情况下,很难找到和实施合理的节奏。”

不仅如此,王劲还曾提出目前中国消费金融有三大难点:1.网上坏人多;2.多头借贷严重;3.找不到人。

以及三大误解:1.以为风险定价解决了,风控就做好了;2.有大数据,风控就搞定了;3.把获客风险把住,风险就可控了。

互联网金融风险问题要想解决非一日之功,整个行业都陷入到风控的认知误区,王劲离职也纯属无奈。

3、百度金融前景不甚明朗

就算行业对风险认知不够,但是有足够优秀的平台,王劲想要施展抱负也不无可能。然而,百度金融近年来的表现却差强人意。

近年来,互联网金融的蓬勃发展,阿里的蚂蚁金服即将IPO,腾讯的微信支付、理财等也闷声发着财。而百度,如今不仅被阿里和腾讯丢下,甚至还被京东后来居上。

虽然,百度拥有似乎离用户最近的“搜索”,但其实是离用户最远的。用户在百度上完全没有建立起花钱习性的,在互联网金融这件事上,离花钱最远明显要被动很多。

尽管百度最大的优势在于用户流量和搜索能力,其背后的大数据处理能力并不比阿里腾讯逊色。但是,缺乏面向C端的闭环场景,是百度的硬伤,阿里有淘宝以及广大使用人群,百度却没有直接面向C端的优秀产品。

哪怕转而做教育,百度也无法直接做到面向C端,这也是百度金融落后于ATJ(京东)的重要原因。

不仅如此,作为搜索入口,用户黏性是最弱的。而且百度没有账户特征,而在金融领域,账户特征非常首要。综合来看,百度金融似乎进军教育也很难能够在以场景化为主的互联网金融市场里分得一杯羹。

如今,首席风控官王劲也选择离职,百度金融将何去何从,一切都是未知数。

综上所述,王劲离职似乎也在情理之中。时势造英雄,在一片混沌中,王劲也只能扼腕叹息。新生事物的发展总是曲折蜿蜒的,中国互联网金融仍需要一些时间自我修正。

本文由金条号(jintiaohao)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