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银行资产总额突破4千亿

长沙银行资产总额突破4千亿
2017年05月31日 11:35 城商行研究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

导读摘要:

5月25日,正处于IPO排队中的长沙银行迎来20周年行庆。截至今年4月末,长沙银行的资产总额已经突破4000亿元,位列全国省会城商行第5位,其2016年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均实现两位数增长。

1

资产总额突破4000亿

在长沙银行行庆发布会上,该行董事长朱玉国透露的一组数据,反映出长沙银行20年来的变化。

截至4月末,长沙银行资产规模从成立之初的29.83亿元到4066.5亿元,增长136倍;存款总额从21.58亿元到3056.35亿元,增长142倍;授信总额从16.48亿元到2376.18亿元,增长144倍。资产总额位列全国省会城商行第5位。

经营业绩方面,2016年该行实现营业收入100.4亿元,同比增长19.52%;利润总额42.55亿元,同比增长20.1%,净利润32.52亿元,同比增长17.5%。

回溯至1997年,彼时16家城市信用社共同组建长沙城市合作银行,成为该行最初的雏形。此后20年,长沙银行不断发展壮大,成为湖南最大的地方法人金融机构。

截至4月末,长沙银行在湖南省拥有30家分行和直属支行,跨区域挺进广州,在北上广深设立了业务分中心,控股3家村镇银行和湖南首家消费金融公司。

2

四因素推动业绩增长

对于长沙银行近年来业绩的快速增长,长沙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钟伟在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有四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长沙银行业绩增长有行业共性。从商业银行增速看,过去十年,城商行的增速最快,其次是股份制银行,再次是国有大行,最后是外资银行。其中长沙银行是城商行中增速靠前的。

第二,过去几年,湖南受到珠三角和长三角的强有力拉动,长沙经济增速高于全国,带动当地企业增长和居民收入增加,从而带来金融资产的扩张。

 

第三,长沙银行本身有较为鲜明的业务特色,即“一顶一底和中间”的全覆盖。“一顶”指政务金融、银政合作,长沙银行与长沙市政府多个部门合作,财政存款、地方国企投资以及医保、社保卡等便民服务,占长沙银行业务量的30%~40%;“一底”指普通家庭和百姓;中间是指服务中小企业。

第四,长沙银行管理团队年轻有活力。

未来长沙银行有三大愿景和路径:一是社区化发展,打造“湖南人的主办银行”,成为湖南政府、中小企业、城乡居民的主要合作银行,成为客户的首选银行。二是综合化服务,打造湖南第一、全国领先的金融控股平台。预计到2020年,长沙银行将成为横跨银行、金融租赁、消费金融、直接投资、基金管理、保险领域的金融控股公司。三是数字化经营,打造湖南领先、全国靠前的智慧银行、网络银行。建设以账户体系、稳健产品、主动营销、智能风控为基础的网络经营服务平台,打造金融、支付、生活、互动四位一体的创新互联网金融产品体系,矢志成为湖南最具影响力的互联网平台和城商行中最具领先实力的直销银行。

导读摘要:

截至目前,25家A股上市银行的2017年一季报披露完毕,当期合计实现净利润3841.22亿元。近一年江苏新增6家上市银行,总数达7家,分别是江苏银行、南京银行、江阴银行、张家港行、无锡银行、常熟银行、吴江银行,占A股银行板块的近三成。作为主要服务江苏地区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它们的业绩呈现怎样的走势?反映出怎样的经济态势?未来有何转型策略?

1

多重因素影响,营业收入有升有降

从上市银行一季报看,除最近上市的农村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原本16家A股上市银行中,8家营业收入负增长,同比降幅最大的超过20%;另外8家维持正增长的银行,没有一家营收增长超过10%,增长最快的也仅有8%。从净利润来看,工行依旧“最赚钱”,而江阴银行净利润同比下降1.16%,是唯一净利润增速为负的上市银行。

江苏7家上市银行中,江苏银行、常熟银行、无锡银行、吴江银行的一季度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有不同程度增长,增幅最大的是常熟银行,增幅达15.37%。张家港行、江阴银行、南京银行的营业收入则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降幅最大的是南京银行,达20.61%。

一般来说,银行营业收入主要来源于利息收入、中间业务、投资收益,其全面下滑直接拖累银行营业收入的增长。分析认为,银行间资金利率上涨已超过半年,随着利率重定价开始,资金利率进一步上扬,部分银行将受到更深的影响。

南京银行在5月15日专门召开的业绩发布会上解释,经过前些年快速发展,市场环境、监管政策等发生一些变化,该行主动放慢贷款投放的节奏和速度,更强调均衡投放,同时在业务结构上进行调整,导致一季度营收大幅下滑。

2

贷款不良率企稳,潜在风险不容忽视

银行贷款不良率的升降,反映银行风险控制能力,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经济发展态势。总体来看,一季度几家上市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出现降幅减小甚至与上年末持平态势。

常熟银行有关人士分析认为,不良贷款率的生成有所放缓,资产质量前瞻指标好转,后续不良压力有望缓解。

南京银行有关人士说,去年上半年资产质量压力非常大,但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尤其去年三季度至今,承压程度不断下降。“从南京银行大额风险暴露情况来看,下半年之后超过5000万元的风险暴露基本为零。”从群体性风险来看,担保圈风险基本出清,总体呈现企稳态势。逾期贷款一季度数据与去年末及去年同期相比,均呈下降态势。

从监管层角度来说,银行业潜在的风险仍须引起关注。今年一季度江苏经济金融形势分析会透露,截至3月末,全省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良贷款余额较年初减少41亿元,不良率1.25%,较年初下降0.1个百分点。有分析认为,目前来看,江苏银行业金融机构有能力加大风险处置力度,但部分地区互保联保风险、银行自身流动性风险等仍不容忽视。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