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要有几分“孩子气”

做人,要有几分“孩子气”
2017年06月01日 11:50 中经春秋

孩子气,就是一颗绝假纯真的真心

老子在《道德经》中说:"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意思是说,永恒的德不离开,复归到婴儿的纯真状态。在第49章又说:"圣人皆孩之",真正的圣人教育人们,就是使得老百姓都像婴孩那样单纯质朴。老子对于婴儿琢磨透了,他的心态当然能不断地校正,他的人生当然长寿,当然超脱,当然潇洒!

老子所说的婴儿、赤子是浑然元气初生之儿,是天真未凿的幼儿,如果到了后来这些心灵就起了变化了。比如在生命的进程中,有的希望做官,有的希望发财,有的希望美色,有的希望美食,等等,于是一味地意气用事,一味地霸道逞强,一味地贪欲扩张,都与最初呱呱堕地的婴儿、赤子那种浑朴、真纯、柔和相去越来越远了,最终与强硬、衰老、危险、死亡越来越近了。

老子赞美婴儿、赤子,说他们具有纯真自然的天性,没有厉害得失的计较打算,最符合于老子道德的理想。而这种生命状态,也正是老子所提倡的"涤除玄览"所需要达到的精神状态。明代的李贽、袁宏道等人就多次赞美赤子、稚子的天真,一切出于自然,最符合审美的要求。袁宏道说:"夫趣,得之自然者深,得之学问者浅。当其为童子也,不知有趣,然而无往而非趣也。"你看,一个人一天到晚就算计着那些钱财,还会有趣味吗?有啊,不过那叫"铜臭味儿"了,老百姓的话多有趣味啊!

明代的思想家李贽说,夫童心者,真心也。若以童心为不可,是以真心为不可也。夫童心者,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若失却童心,便失却真心;失却真心,便失却真人。

儿童,是人生的开始;孩子气和童心,是心灵的本源。童心就是我们绝假纯真的那颗心,拥有童心的人真诚的待人接物,不自欺欺人。

人在学习中,通过耳闻目睹会获得大量的感性知识,长大之后,又学到更多的理性知识,而这些后天得来的感性的闻见和理性的道理一经入主人的心灵之后,童心也就失落了。久而久之,所得的道理、闻见日益增多,所能感知、觉察的范围也日益扩大,从而又明白美名是好的,就千方百计地去发扬光大;知道恶名是丑的,便挖空心思地来遮盖掩饰,这样一来,孩子气和童心也就不复存在了。

童心一旦失落,说出话来,也是言不由衷;参与政事,也没有真诚的出发点;写成文章,也就无法明白畅达。最终会变成一个呆板、无趣的人。

梁启超:做人有孩子气是很好的

1925年7月,梁启超给孩子们写信:

我说你“别耍孩子气”,这是叫你对于正事——如做功课,以及料理自己本身各事等——自己要拿主意,不要依赖人。至于做人带几分孩子气,原是好的。你看爹爹有时还“有童心”呢。

梁启超说有两种孩子气,一种是任性、耍小孩子脾气;另一种就是我们说的童心童趣。梁启超始终保持一颗童心。他昵称儿子梁思礼做“老白鼻”,风趣的父亲将英语Baby(宝贝)一词汉化,变成属于梁思礼特有的甜蜜。也正是这个“老白鼻”,后来成为我国航天质量可靠性工程学的开创者和学术带头人之一。

梁启超重视子女教育,但绝非板着面孔说教。相反,在孩子们面前,他是一个亲切有味的父亲,一个童心未泯的老顽童。对长女思顺,梁启超常亲切地称其为“娴儿”“宝贝思顺”“顺儿”等;对思懿,则干脆取外号为“司马懿”;至于思宁,却又以行名,呼为六六。后来,思顺、思成、思永、思忠、思庄同在国外,梁启超写信时,又写作“一大群大大小小孩子们”“大孩子、小孩子们”。

英国大诗人华兹华斯说,“欢乐和自由,是童年时代的纯真信念。”在华兹华斯看来,童心是神圣的,它使孩子更加接近宇宙之道(自然之道)。他说出了一句惊世骇俗、振聋发聩的话:“孩子是成人的父亲。”

本文节选自:儒风大家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