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在纠结上市还是不上市?

你是否在纠结上市还是不上市?
2017年11月06日 09:17 木成优

小公司在做大以后,都会想着要上市。很多人单纯地把上市理解为圈钱,认为上市就是比不上市好。但是,也有一些大企业比如华为、娃哈哈是没有上市的。

那么,上市不上市有什么区别?对企业到底有什么影响?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上市那些事儿!

上市公司是什么?

上市公司:所发行的股票经过国务院或者国务院授权的证券管理部门批准在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的股份有限公司。

非上市公司:其股票没有上市和没有在证券交易所交易的股份有限公司。

上市公司是股份有限公司的一种,这种公司到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除了必须经过批准外,还必须符合一定的条件。

上市公司特点

1.上市公司是股份有限公司。

股份有限公司可为不上市公司,但上市公司必须是股份有限公司。

2.上市公司要经过政府主管部门的批准。

 按照《公司法》的规定,股份有限公司要上市必须经过国务院或者国务院授权的证券管理部门批准,未经批准,不得上市。

3.上市公司发行的股票在证券交易所交易。

 发行的股票不在证券交易所交易的不是上市股票。

上市不上市有什么区别?

上市公司是股份有限公司。如果公司不上市的话,这些股份只是掌握在一小部分人手里。当公司发展到一定程度,由于发展需要资金,上市就是一个吸纳资金的好方法,公司把自己的一部分股份推上市场,设置一定的价格,让这些股份在市场上交易。股份被卖掉的钱就可以用来继续发展。

股份代表了公司的一部分,比如说如果一个公司有100万股,董事长控股51万股,剩下的49万股,放到市场上卖掉,相当于把49%的公司卖给大众了。当然,董事长也可以把更多的股份卖给大众,但这样的话就有一定的风险,如果有恶意买家持有的股份超过董事长,公司的所有权就有变更了。

上市给企业带来的影响?

在中国,如果能上市当然是上市好。

首先,公司所有者把公司的一部分卖给大众,相当于找大众来和自己一起承担风险,好比100%持有,赔了就赔100,50%持有,赔了只赔50。

其次,上市后无论股权还是债权融资成本相比同等条件的未上市公司都低多了——比如银行融资,作为一个地级市的龙头的未上市公司,可能银行一年期贷款融资实际成本是12%,而上市公司可能就是基准利率;同样的,规范税后5000万净利的企业私募股权融1亿元的成本可能是25%的股权,而同样的上市公司可能只需要6.7%的股权。

同时,对于企业主而言,上市后与上市前的财富增值变现能力是天壤之别,还是拿5000万净利的企业来说事,假设是个人持有100%股权,上市前每年只能从5000万中拿一部分出来用,上市后所持股票的市值可能在15亿元以上,需要用钱的时候随便减持一点股票就可以了。

上市以后带来的不利后果

1. 上市是要花钱的。

2. 提高透明度的同时也暴露了许多机密。主营业务、市场策略等方面的信息都需要及时向公众披露。

3. 上市以后每一段时间都要把公司的资料通知股份持有者。

4. 有可能被恶意控股。成为公众公司,别人是可以通过二级市场举牌来购买获得控制权的,而私人公司则不存在这个问题。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