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住满骗子和失忆者的小镇,却感动了无数人

这个住满骗子和失忆者的小镇,却感动了无数人
2017年04月10日 15:35 海外眼

《楚门的世界》是金·凯瑞的经典代表作,平凡的楚门一直生活在一个虚假的摄影棚小镇,过着自己认为平淡无奇的生活,然而最后才发现自己是热门肥皂剧的主角,周围的邻居好友甚至亲人都是演员,生活中的每个细节和经历都是预设好的剧情而已。

在荷兰,也存在着这样一个“楚门的世界”。

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有个名为Hogewey的“小镇村庄”,有人称其“老年痴呆村 ”,因为这里其实是一所患有阿兹海默症(老年痴呆症)的老人们生活的养老院,除了患者以外的所有人其实都是护理工或医生,只不过他们都穿着便衣,营造出一种小镇村民的感觉。

这个假小镇被称为世界上最好的养老院。美国《theatlantic》杂志曾去Hogewey进行了详细的报道。这里几乎和一般的小镇村庄一样,有剧院、活动广场、超市、邮局等基础设施,不过不同的是,这里有24小时工作的摄影机,以便监控老人们的行动;只有单一的出入口,可以很好地保护在里面生活的老人,防止走失或迷路。

2013年CNN也曾采访过住在这里的老人,他们发现这些失智老人吃的药很少,比起生活在医院或是普通养老院里的老人,他们更加开朗,乍一看同健康的老人没有太大差别。

在这所养老院里,没有病房和围墙,也没有保安和门卫,老人们每天面对的250名全职或兼职的护工和医生,还有另外一个对外公开的身份——收银员、杂货店顾客、邮局职员等等。

风格各异的居住环境

在这里,往往是几个老人一同住在大屋子里,虽然没有走廊和门厅之隔,但是全部的23栋房屋各具特色,里面的装饰和家具也是根据老人们记忆中的样子布置的,十分贴合老人们度过的那些年代,甚至连桌布都带有20世纪50年代、70年代的风格,因为这样会有家一般的感觉。

传统的养老院一直潜移默化的告诉老人们:你们是病人,你们根本无法照顾自己,你们总是丢三落四,你们只有安静的坐着或躺着才不会造成麻烦。但生活在Hogewey里面的老人从来不会如此,他们就像是生活在自己家中,没事就三五好友一起散步或喝个下午茶。

Hogewey的下午茶时光

对于失智痴呆的老人们来说,付钱是一件非常麻烦而且容易忘记的事情,因此在Hogewey,所有的东西都是“免费”的——其实这些费用早已经通过老人们的家人交给了养老院,整个“小镇”都没有任何的金钱交易。

Hogewey大部分的资金都来自于荷兰政府。在这里居住,每月的费用是8000美元(约5.5万人民币),政府会给这里的老人不同程度的资金补贴,依照每个家庭的实际情况而定,最高上限为3600美元。和欧美任何一家养老院里私人病房平均每天近300美元的费用对比来看,已经很低廉了,而且最关键的是,失智痴呆的老人们面对的不再是冰冷的医院病房,他们可以收获更多的温暖和关爱。

Hogewey里都是严重痴呆和失智的老人,除非病人过世,否则不会再增加多余的房间,十几年的时间,这里的老人们幸福快乐的生活着,至今只有一位老人因病去世。

据调查显示,截至2030年,全世界的痴呆症患者将达到7600万人左右,全球老年痴呆相关健康护理的费用将比现在上升85%;而目前中国有超过900万的失智症病患,其中痴呆症患者超过500万人,位居全球首位。

Hogewey养老院开设以来,来自英国、德国、瑞士、美国、日本、澳大利亚和中国等国家的专家们纷纷来此学习参观,希望可以依此为模板来解决“养老”这个全球性难题,但是从实际来看,运行方式和资金依旧是不小的障碍。

的确, 在非社会化医疗体系中,这种需要先进管理经验和高昂资金支撑的养老院,运行起来有很大的风险和困难。可为什么在荷兰,却可以拥有这样的养老院,甚至是由荷兰政府和社会出资运作的呢?

这就要从世界上效率最高也最先进的养老模式——“荷兰模式”说起。一直以来,荷兰在长期护理和养老体系领域都领先世界其他国家。

在荷兰的相关立法中,禁止老人在没有必要的情况下长期卧床;也禁止在没有必要的情况下,一天到晚的坐着。我们在中国的许多养老院里,都会看到这三种状态:吃、睡、发呆,好像失智痴呆的老人们只能坐着或躺着一样。

如果这样的养老院设在荷兰,会罚到养老院倾家荡产,因为这样会毁掉拯救这些老人的最好时机。当老人处在痴呆失智的前期,一定要带他们做很多干预、激活的训练,尽量减缓身体和机能上的退化。在荷兰,最看重的是对人的培训和待遇。

基本来说,荷兰有居家养老、老人公寓养老和养老院养老三种养老模式。荷兰政府非常鼓励老人居家养老,并且给每个荷兰老人支付大笔养老金用来承担生活开支。荷兰的养老金分为三部分:国家养老金(中央政府发放,人人有份,从65岁开始领取)、雇员退休金(养老保险基金)和私人补充金(私人积蓄和购买的补充保险等)。

考虑到老人外出的问题,荷兰全国都专门设有养老交通工具:免费轮椅、免费郊游小巴、公共交通折扣(适用于65岁以上的老人,火车可放宽至60岁)、老年人专用小巴(为75岁以上老人配备的门对门小巴)和改装的私人交通工具。

最令人称赞的要属荷兰的养老住房服务体系,完善且全方位的服务让老年人可以安享晚年。无论是居家养老还是住进老年住宿设施,都会有定时的专人护理和服务。被称为世界最好的养老项目——生命公寓,就是最典型的代表。

一所生命公寓机构的外观

房间内部

荷兰是世界上第一个敢于向“病”和“死”发出挑战的国家。你有病,你会死,所以必须给你提供最好的医疗服务、最有效的药,除此之外没有任何办法,这是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方法。但荷兰人认为这仅是基础,先进的老年医学、康复医学做支撑的确重要,但最关键的是要以老年人的体验和快乐为中心。

通过大量的调查研究,荷兰人发现了让老人幸福的秘密:有自己的空间;做自己身体和生活的主人;有社交圈子;经常接触到外界社会、阳光、动物和孩子。荷兰的所有养老机构,都以创造出这些条件为首要目标。

“年老无法治疗,最好的方法,是让他们快乐。”生命公寓创始人贝克这样强调。如今全荷兰有三十多所生命公寓,近四千间房,可容纳近六千位老人居住。公寓里设有乐享大厅、乐老餐厅、康复中心、怀旧博物馆、小型动物园、健身房等各类适老化设施。

↑ 生命公寓里的餐厅酒吧一角。

↑ 有些公寓外面也设有健身器材和敲击乐器,老幼和乐融融,彼此互动。

普通的养老机构看起来像是宿舍或宾馆,工作人员的主要工作只有清洁和看护。但以生命公寓为代表的荷兰养老机构如同一所社交中心,对全社会开放,家庭主妇可以到养老院的超市去购物,白领们可以去餐厅吃午餐,孩子们可以去上网和喂养小动物,甚至每周末还会举行跳蚤市场。人们来来往往各取所需的同时,老人们也不会感觉到寂寞和冷清,不会同外界失去联系。

↑通过各种运动训练,尽可能让老人可以独立自理,避免身体机能的退化。

↑是护理人员,更是亲切的家人。

为了不让老人感到自己住在冷冰冰的养老院,和Hogewey一样,生命公寓的所有员工基本都不穿制服,他们就像是老人的家人或忘年交一样。这里也没有所谓的伺候一说,员工和老人一起聊天,一起锻炼,激活他们的社交和自理能力,让这些老人们视自己为普通的健康人。

↑ 开在养老机构和生命公寓里的鲜花市场。

在生命公寓,员工们会通过专业的膳食调理、运动训练来帮助老人们尽可能的预防各种疾病,让痴呆失智的老人重新建立起学习能力,实现自理或部分自理。(以膳食调理为例,除了预防三高等老年疾病外,还会制定抗衰老、抗痴呆的专业食谱餐;以运动训练为例,基本上一家普通的荷兰养老机构每周会举办几十个活动项目,最多能达80个左右。)

↑ 强调老人完全的自主权,老人可以主动去交流、交友。

另外,为了避免痴呆失智老人集中生活在一起,形成痛苦的孤岛,生命公寓在房间的安排上还专门进行了“住户融合”。在一个居住区域里,至少有1/3的居住者是身体健康和生活可以自理的老人,不同年龄、教育背景、经济水平的老人生活在一起,互相交流、融合为和谐的一个大家庭。

↑ 其乐融融的居家氛围,让人很难相信这竟是个养老机构。

↑ 老人和儿童也可以有共同的爱好,也可以一起交流。

在荷兰,最为重视个体的独立与自主。无论健康的老人还是痴呆失智的老人,都一视同仁:老人并非是被动的等待生命的消逝,他们有权利在良好的环境里延续生命的活力。

其实,这才是从始至终、生而为人的尊严和归属所在吧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