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幼儿园很好,我还是把孩子送回了日本的幼儿园

国内幼儿园很好,我还是把孩子送回了日本的幼儿园
2017年05月28日 17:50 海外眼

女儿mii大约2岁的时候,周围好几位热衷于教育的在日华人前辈都建议我将她送回国内。

理由是:日本的私立学校费用不菲,而公立学校,孩子们上课几乎天天就是玩,完全学不到什么东西。但如果将孩子送回国内,有日本的高工资,不仅足够孩子在国内上个好学校,学习的内容也比日本多的多。

比如说:日本孩子还光着脚在公园玩沙子的时候,中国孩子已经开始背唐诗、做奥数、学英文了。

国内父母也一直劝我将孩子送回国内,说他们退休在家正好照顾孩子,这样我不仅可以安心工作,賺的钱也足够孩子在家乡上最好的幼儿园,受最好的教育,可谓一举两得,云云。

于是mii满3岁那年,我领着她回到了家乡长沙,送进了长沙人气很高的一家幼儿园。

但mii在长沙的幼儿园只呆了5个月,我就决定还是带她回日本,重新送到日本的幼儿园。

理由有很多,促成我下决心的是发生在mii身上的一些小事。

mii在长沙的幼儿园呆了4个多月后,中文已经说得非常好了(我们在日本也坚持说中文),有一次我们一家人难得地坐在一起吃晚饭。那是一家人时隔良久的共进晚餐,让我注意到国内幼儿园生活带给mii的一些变化:

首先,我发现mii突然吃饭飞快,就好像有人跟她抢似的,小嘴鼓鼓囊囊还一个劲将饭往嘴里塞。

这让我很吃惊,不知道自己的女儿这是怎么了?怎么吃相变得这么粗鲁呢?

后来我才知道:国内幼儿园老师鼓励孩子们吃饭要快,“谁吃得快谁就是好孩子。”mii很害怕吃饭太慢而无法成为“好孩子”,于是拼命扒饭。

但在日本时,mii吃饭一直都是细嚼慢咽,吃得有条不紊。就是用餐巾纸擦嘴,也只轻轻擦拭嘴角,还要整整齐齐折叠起来才扔掉。

日本孩子们从会说话开始,就学习日本独有的用餐礼仪:用餐前要双手合十,说“いただきます”;用餐后也要双手合什,说“ごちそうさま”。

这是两句日文敬语。“いただきます”是“得到、领受”的敬语,而“ごちそうさま”是“承蒙款待”的敬语。

尽管在中文里,这两句话被简单翻译成“我开始吃饭了”,“我吃饱了”。在日文中,这两句敬语含有更为深层次的意义。真正表达的,是“感谢动植物牺牲自己生命,来延续我的生命”,是对自然的恩赐、对成为食物的动植物们的虔诚的感恩之心。

此外,在日本从幼儿园开始就有的“食育”中,不仅强调菜单的营养搭配,还特别要求孩子们吃饭一定要细嚼慢咽。

细嚼慢咽不仅仅是一种文明的餐桌礼仪,它还有一个好处:令食物的营养更容易吸收,不会因为吃得太快给肠胃带来负担,造成消化不良。

mii的另一个举动也令我大吃一惊。

因为很久不见,mii外婆有许多话要对我说。我们一边吃饭一边聊天,正聊得开心时,才3岁多一点的mii突然站起身来,模仿着大人的样子,小手朝桌子上“狠狠”一拍,冲着我和她外婆大声喝道:“吃饭不许说话!”

mii这个粗暴的举动当时就将我给震住了,因为mii一直是个说话温和有礼的女孩子。作为母亲,这是我第一次看到自己的孩子这么大声,这么没有礼貌,甚至学会了拍桌子。

吃惊之余,我马上意识到:一定是幼儿园老师这样拍着桌子大吼过叽叽喳喳的孩子们,mii看在眼里,跟着有样学样了。

这两件事促成我将孩子领回了日本。

作为一个女孩的母亲,我希望自己的女儿能从小有常识、懂礼仪,拥有恬静的性格和温柔的教养。我不希望她飞快扒饭,变成吃相恶劣的女生,也不希望她学会拍桌子大声说话,将来跟母老虎一样凶悍。

所有成年之后无法纠正的恶习,都是成长过程中不知不觉养成的。

好习惯是一个人一辈子的根基。从童年开始培养良好生活习惯,远远比任何儿童早教都重要。这就跟建房子一样,地基必须打好打牢。地基没打好没打牢,房子建得再高也是幢危房。

当然,我并不想在此指责那家幼儿园的老师。

那是一家人气很高的幼儿园,年轻漂亮的女老师们个个能歌善舞,多才多艺。许多家长挤破脑袋想将孩子送进去,幼儿园每个班都超编。

mii呆过的那个班一共70个孩子,只有两个老师轮班。为了防止孩子们乱跑出事,老师大部分时间都将孩子们集中在教室学习,这让孩子们的户外活动时间变得很少。

这对孩子的健康是非常不利的,也是我对国内幼儿园不满意的另一个原因。

在日本的幼儿园,按日本“儿童福利设施最低基准”规定,一位老师照看的儿童最大比例是:0岁最多3名,1-2岁最多6名,3岁最多20名,4岁最多30人。超过人数就必须分班。

mii在日本进的那家公立幼儿园,一个班15个孩子都不到,由两个老师同时负责照看。

孩子们除了跟老师学做手工时会乖乖呆在教室里,其余时间要么在幼儿园的大操场上玩,要么由老师领着去附近公园玩。

一年到头不知道爬多少次山,看多少次湖,观察多少次动物和植物……此外,捡橡子、打年糕、运动会、社区演出、宿泊、过园节、发表会、拜寺庙、作品展……反正是名堂多多。

日本老师对孩子的户外活动很重视,因为在日本传统的育儿观中,将孩子称为“风的孩子”,认为小孩子就应该多在户外活动,多吹风多晒太阳,才会成长得结实健康。

日本幼儿园的孩子,冬天无论多么冷的天,都穿非常短的短裤上学,很多孩子没多久就冻感冒了。

而日本妈妈们对此的看法是:孩子送幼儿园就是来让他们得病的。

久而久之,孩子们锻炼出了抗寒的能力,很少有发烧感冒的情况出现。

办理入园手续的第一天,幼儿园就要妈妈准备若干个大大小小的包。

书包、装毛毯的包、装餐具的包、餐具盒、装衣服的包、装备换衣服的包、装换下来衣服的包、装鞋子的包等等,而且对包的大小也有规定,有的幼儿园甚至要求所有包都要妈妈一针一线缝制出来。

孩子们要把个人用品分门别类整理好并放在统一的地方,锻炼做事的条理性。

日本人对垃圾分类极为严苛,精细分类处理而不觉其烦也是从小教育的结果。

日本家长在接孩子下幼儿园的时候,手里一律空着,各种包都是小孩子自己拿着。

这在中国家长眼里简直难以接受,孩子累坏了怎么办?拿不动怎么办?

而日本家长认为,培养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要从一点一滴做起,以此锻炼孩子的责任感和吃苦能力。

此外还有很关键的一点,日本整个社会都对教师非常尊重和认可,家长从不会因孩子在幼儿园受伤而责备老师,反而会因自己的孩子给老师添麻烦而道歉……

本文由海外眼整合发布,相了解更多日本幼儿园请关注海外眼(haiwaiyan)!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