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豪车办事方便?美国买车便宜,为什么买豪车却很少

开豪车办事方便?美国买车便宜,为什么买豪车却很少
2017年12月27日 16:53 海外眼

来源:公众号【海外眼】

汽车在中国已经不是奢侈品了,10万以下的汽车大把大把,而且该有的都有,配置都不算简陋。

现在有些小伙伴开始买的起车了,有不小心买了辆油耗高的,加不起油,有的小伙伴贷款,买了辆超出自己预算的车,月供压力大的不行,加上车的总价更高,年年保险、税费交的心肝疼。有的小伙伴为了撩妹,勒紧裤腰带买了辆二手豪华车,连保养的钱都吃紧,出了点小毛病要维修更是要了亲命。

虽说有了车各有各的苦,但中国的汽车销量却依然是年年猛涨,连续8年全球第一,充分证明了,汽车是个大家都想要的好东西。

尤其对于做生意的朋友来说,有时候需要买辆豪车装装面子是很有必要的,有种“开豪车办事,真的会更方便!”的观点一度很流行。

不得不说,中国是个关系型社会,在这个社会中从事一些活动,尤其是商业活动,别人的看法的确是有一定的分量的,尤其是客户,即便这种看法自己并不认同。这也就造成了有些销售或者做生意的朋友借钱也要去买个奔驰或宝马开着。

那么国外的情况又是怎么样的呢?

说到汽车王国,就不能不提到美国,美国是至今世界上汽车保有量最大的国家。对于大部分没去过美国的小伙伴来说,美国人给大家的印象,就是《速度与激情》里那种大排量的车子,V8即是正义,少于8个缸的发动机都是歪门邪道。

不要说那些酷炫的肌肉车了,就算在大街上找一辆不起眼的皮卡车,引擎盖下面也大概率藏着排量5升以上的V8发动机。

而美国的油价确实很便宜,一加仑普通汽油不到3美元,换算成我们熟悉的“升”和“人民币”的话,每升汽油差不多4块钱。这个油价已经包含了燃油税,政府收了这个税主要用来修路,所以美国的高速公路几乎没有收费站。

其实中国的油价里也有燃油费,而且还挺高,但是我们的高速公路,却依然是遍地的收费站,还年年亏损........

很多小伙伴看到这里肯定会觉得奇怪,甚至是不满,为啥美国的高速公路就能靠燃油税支撑,中国就得一边收税一边还要收过路费呢?这不是坑人吗?

大家不要激动,有时候很多问题,真的用“国情”就可以解释,这里可以跟大家稍微讲讲,为什么我们不照搬美国的模式。

中国开始修高速公路是80年代,当时国内的汽车太少,要想先靠那些汽车加的油收税,然后再去修路,那中国的公路发展速度就太慢了。所以呢,要想快速地把公路修起来,并且连成网,就必须预先拿出一大笔钱,这笔钱也就是贷款了。

用借来的钱修路,然后收过路费来还钱,也就成了我们的发展模式,中国用了30年时间,高速公路里程数就排名世界第一了。

除了油价便宜、高速公路没收费站之外,美国的汽车标价普遍来讲非常便宜,这一点让国内的很多小伙伴嫉妒的牙痒痒。就先拿一辆美国的本土车型,福特野马5.0来说吧。

配置跟中国官方进口的差不多的,售价是4万4千美元,也就是不到30万人民币。

5.0 V8不到30万,这个价格在国内能买到啥?可以买到一票豪华品牌的2.0T入门车型,还有一些普通品牌的顶配。

大家可能觉得,福特野马是美国本土的车型啊,属于美国的“自主品牌”,在自家门口卖的便宜理所应当。那咱们再找辆在美国的进口车做例子,就比如日产的GT-R吧,起价9万9千美元,按现在的汇率才65万人民币,高配版本boss音响、主动降噪、可变排气声浪之类的都有了,卖11万美元,换算过来大概72万元人民币。

而且GT-R可选的东西非常少,都是脚垫、气门嘴盖、防盗螺丝、牌照框之类的小东西,全都选上之后(其实有几项是重复的),价格依然没有到12万美元。

无论怎么搞,售价就是不到80万人民币,相当于中国售价的一半,美国的车价真的有这么便宜?关于美国的车价我们要仔细分析。

首先,美国的汽车进口关税很低只有25%,而中国的进口关税是美国的10倍,这是为了保护我们的本土企业。

其次,在咱们中国卖的汽车标价,包含了消费税,就是按照排量大小征收的那个“排量税”。

而美国汽车的标价是不含消费税的,消费税在美国不是按照排量收的,各州都有自己的规定,但是一般不会超过车价的10%。

但是美国并不是什么车都比国内便宜,当然是有反例了,因为不按排量收税,在美国买排量更大的车会觉得更值,而小排量的车往往会觉得吃亏。比如有人想在美国买辆1.5L的飞度,在美国连后备箱的盖板都要选装,就这一块像是压缩纸皮做成的板子,卖给你要166美元。

要选到一个,跟国内的低配CVT版本差不多的配置,轮毂还是钢的,就要将近12万人民币,这在国内够买顶配了。

油价便宜、高速没收费站,买小排量不值,那美国人是不是都买豪车了呢?

我就随便找张美国的停车场照片,就可以看出来了。

这其中的原因还是很复杂的,有国情、消费观念等等,国情不多讨论,主要说说美国人怎么花钱的吧。

中国人大多会压缩自己的日常消费,来存钱买大件,比如存钱买车、买房,现在大多数人买房靠存钱,也基本只能存个首付了。美国的人均收入每月是4000美元,按照他们那边的车价,工薪阶层工作个3、5年,足够买辆相当不错的车了。

可是他们偏不,多数美国人不愿为了一辆车,去降低自己的生活质量,他们的日常消费非常高,基本算是挣多少花多少。

要陪孩子去主题乐园/博物馆/动物园,花钱到处旅游,参与一些俱乐部,还会买很多在大多数中国人看来很多余的电器,比如洗碗机、咖啡机、自动割草机........,日常基本消费涉及人工的又特别贵,整体上花钱也不那么精打细算,留给买车的钱就相对少了。

再就要说到美国的修车成本了。在美国,人工的成本很高,所以维修费相应而言,也比较贵。买个豪车多花费的保养、维修费用成本肯定高于普通车型的。大家可以想象咱们经常看的外国片子,是不是经常看到主人公自己的维修技能满点?

在美国,车的价格差不多三年就能降一半。就像10万刀的车,三年能降到5万刀。就算是普通车也是这样的。美国人也不是人傻钱多啊,他们中很多人虽然工资水平比国内高,但是差不多也像国内我们说的“月光族”这样,拿到就用光。

还有一点,就是对于美国人而言,汽车并不是那种充面子的东西,对他们来说,车子更多是代步工具。相比于他们的感官价值,美国人更加看重的是实用性。操作性好、质量不错,加上舒服,那就直接买买买了。对于大多数美国人来说,豪不豪车都无所谓。(当然美国也不缺那种豪车强烈狂热发烧友……)

还有一个重要区别是,美国的中产阶级家庭有三辆车的非常普遍,所以即使留给买车的总预算很高,留给每辆车的预算也未必那么高。

美国家庭还有个特殊的地方是,喜欢买大车——大皮卡、大SUV、大MPV,一方面因为美国人身材较胖,另一方面,对于热爱户外运动的人来说,大车可以拖越野摩托、船等。所以同样价位在3-5万美金,美国家庭会优先买大车,而不是奥迪A4到奔驰E级这个级别的豪华品牌。

美国人普遍确实没有中国人喜欢追求面子,车作为“彰显地位”的功能确实少很多。但也不能简单的说美国人对汽车的认识就是“能用就好”,日本人对于汽车的认识倒是更接近这个。

美国每辆车年平均行驶里程是13746英里,合22000公里,所以美国人每天有很长的时间都在汽车里度过,买一辆更好的车,对生活品质是很重要的。

如果是买轿车,美国人更多的是购买行驶品质与空间舒适性都更好的中级轿车。compact(紧凑型)及以下的轿车比例比中国低很多。因此,美国人显然也是在意汽车的驾乘品质的。

只不过,美国因为进入汽车社会时间长,接触不同汽车机会多,人们对于汽车品质的判断更贴近实际,盲目追求品牌的较少。

因为汽车市场竞争极为激烈,平价品牌的消费者也比较懂车,而且购买选择非常务实,所有平价品牌的车型,像本田思域、丰田凯美瑞这些,利润都是很薄的。大的汽车集团在美国市场盈利都很依赖高级品牌,这也是为什么日系三强是在北美,而不是在亚洲首先推出其豪华品牌的重要原因。

所以美国高档品牌和平价品牌的产品定价重叠较少,比如奥迪A3在美国的售价是2万9千美金起,而大众帕萨特的起价是2万1千美金,前者比后者高了40%。

而在中国,中级车的利润率实际上也很高,两个车型的起价是差不多的。对于美国消费者来说,虽然豪华品牌相对中国并不贵,但相对于本国的平价品牌车型,就显得有些不划算了。这也是美国消费者更少购买豪华品牌的原因之一。

总得来说,在差不多的收入和其他生活成本的条件下,美国人并没有比中国人在车上的投入少,只不过美国人的汽车消费,更偏向于多车、大车、个性车,而不是名牌车。

PS:美国的汽车消费也有地域区别,我住洛杉矶,每天santa monica大道上遇到豪车无数,保时捷都排不上号。但在旧金山湾区,有钱人买豪车的就少了很多。虽然湾区实际上比洛杉矶富得多。不过整体上来说,美国不特别追求买豪车的地方比较多。

说到底,豪车这玩意儿就像奢侈品,虽然自己用着畅快,但更多是给别人看的。

本文由公众号海外眼发布,了解更多海外趣闻请关注海外眼!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