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德旺美国办厂遭抵制,中企出走海外面临问题不断

曹德旺美国办厂遭抵制,中企出走海外面临问题不断
2017年06月29日 12:40 长江商业评论

还记得去年“吐槽”国内税率太高而赴美建厂的曹德旺吗?曹德旺的福耀玻璃跑到美国俄州,花了10亿美金,将通用汽车的一个废弃工厂加以改造,雇了一帮子美国人,然后轰轰烈烈地生产起了玻璃......

但是,这个“中国玻璃大王”万万没想到的是——他在美国摊上事儿了!

过去半年间,“中国玻璃大王”曹德旺和他的美国工厂,两度陷入舆论焦点。他投资10亿美元赴美建厂的举动,被媒体截取解读出“逃跑论”、“中国税负高论”;而近期的新风波,又遭到众多非议。

美国办厂遭遇劳资强烈冲突

最近,在福耀的美国厂房里,劳资双方发生了强烈的冲突。

6月12日,《纽约时报》刊文《中国工厂遇到了美国工会》,报道了曹德旺在美国建厂时遇到的困境。该文公开了曹德旺的玻璃制造厂在进入美国俄亥俄州莫雷恩之后,在实际运营中遭遇到了种种中美文化上的冲突。其中包括来自美国联邦职业安全与卫生署(OSHA)的一笔10万美元的罚款、被誉为美国最厉害的工会——全美汽车工人联合会(UAW)发起的激烈的工会运动、以及一名前经理对福耀提出的诉讼。

·10万美元的罚款

去年11月,美国联邦职业安全与卫生署(Occupational Safety and Health Administration,简称OSHA)对福耀处以逾22.5万美元的罚款。OSHA发现福耀存在违规经营的行为,例如在工人修理或保养设备时,没有良好的锁定机制关闭机器电源。曾担任OSHA负责人的乔治华盛顿大学教授戴维·迈克尔斯表示,这种失误在竞争激烈的汽车零部件行业中很常见,它很容易导致断肢甚至死亡事故。  

福耀在今年3月与OSHA达成协议,投资约700万美元改善工厂的安全相关问题,罚金降至10万美元。 

·遭遇工会运动

“在福耀的车间里,已经出现了很大的文化冲突,一些工人质疑该公司是否真地想按照美式监督和美国标准来经营。”

“生产线还在运行,他们就跳上正在移动的传送带,去修理它”。

据《纽约时报》报道,在福耀的美国车间,有员工抱怨:“如果不足够早地提前申请带薪假,福耀就会以旷工为由对工人进行纪律处分。”一个名叫詹姆斯·马丁的前雇员表示,公司让他暴露在刺鼻的化学物质中,令他的双臂起疱,肺活量变小(马丁在今年1月丢了工作,福耀的理由是旷工记录太多)。

全美汽车工人联合会(United Automobile Workers)正对福耀发起激烈工会运动。今年4月,他们举办了一个群情激昂的会议,强调福耀在规则的执行上相当随意,直言不讳者遭到报复。11名福耀玻璃的工人向OSHA递交联名信,称工厂的工作环境不安全等等。

·前经理诉讼

报道中还称,目前的福耀玻璃面临着以及一名前经理提起的诉讼。

去年11月,福耀玻璃将莫瑞恩工厂的副总经理戴维·伯罗斯(Dave Burrow)和约翰·高蒂尔(John Gauthier)一起解雇。2017年1月,Dave Burrow向福耀玻璃和曹德旺提起诉讼,罪名包括欺诈、违约、诽谤和歧视。

这次事件中,起诉曹德旺的美国人福耀玻璃代顿工厂的前副总经理戴维·伯罗斯(Dave Burrow)。据悉,Burrow索赔至少44.2万美元,以补偿其损失,以及对福耀的惩罚性的损失、律师费和法庭费用。

除控告福耀玻璃违约外,伯罗斯还声称曹德旺的声明给他的专业生涯带来了极大的不利影响,给他带来了“嘲讽和耻辱”,还说自己走人的原因是——自己不是中国人!

对于以上种种,福耀的人力资源副总裁埃里克·瓦内蒂承认,去年年底,工厂的确出现过动荡因素。不过,工厂的气氛已极大改善,在同OSHA和解前,工厂就采取了很多新的安全措施。

今年4月份,福耀工厂才刚刚宣布对代顿工厂员工了集体涨薪,将工人的时薪提高了两美元,涨幅约为14%-15%,此前福耀美国工人的时薪为17美元。但是即便如此,情况看起来美国的工人们似乎仍然心怀不满…

曹德旺回应争论

对于种种舆论指控及媒体风波,福耀玻璃集团创始人兼董事长曹德旺亦出面给予了回应。

“《纽约时报》的报道40%都是不真实的。”针对报道细节,曹德旺一一进行了反驳,他认为《纽约时报》的报道有多处与事实不符。

首先是报道中那笔来自OSHA的10万美元的罚款。曹德旺解释称OSHA在代顿工厂尚未开始运营时进行检查,“发现安装设备的护栏没有随手关闭”,要对福耀进行罚款处罚。随后福耀方面对罚款提出异议,双方律师进行协商处理,协商款金额为10万美元,而非《纽约时报》报道中福耀罚款10万美元。

曹德旺坚持认为协商款与罚款意义并不相同,“并不存在罚款”。

而对被辞退的美国高管,曹德旺更是有话说。

曹德旺否认对美国高管存在歧视,他指出约翰·高蒂尔是因为工作压力大,主动提出辞职,而提出起诉的戴维·伯罗斯,则“存在职业操守问题,手脚不干净”。

他以工厂餐厅的建设为例,“我准备花100万美元、用4个月时间把餐厅建起来,但是戴维花了300万美元,8个月的时间都没有完成。”曹德旺认为高消耗、低效率的工作方式才是他辞退戴维的真正原因。

曹德旺表示,解雇副总经理是因为“他们不尽职,浪费我的钱”。他叹息称,该工厂的生产力“没有我们在中国的工厂高,有些工人是在消磨时间”。他还抱怨道如果福耀不在那儿投资,很可能就没有人对美国的汽车玻璃行业投资。

针对戴维随后提出的赔偿补贴,曹德旺并未答应,他甚至一度怀疑此次《纽约时报》报道是由戴维参与推动的,“他来自当地招商局,认识很多记者,但是我不会让他用这个威胁我”。

中国工厂出走海外遭遇问题重重

2014 年,福耀玻璃在美国俄亥俄州成立了自己的工厂。这家工厂给当地创造了1500个工作岗位。当时,多家媒体称“曹旺德跑路了”,该事件也迅速成为舆论热点。  目前福耀在海外投资近10亿美元。曹德旺对外表示,今年将继续投资2亿美元,重点布局德美俄。

近年来,中企加快走出去,海外并购逐步升温。尤其是2016年,中企海外并购经历了“疯狂”的一年。商务部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境内投资者对全球164个国家和地区的7961家境外企业进行了非金融类直接投资,累计1701.1亿美元,同比增长44.1%。2016年中国内地首次超过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对外投资国。

但是爆炸式的投资也带来了出人意料的麻烦。比如这次福耀所遇到的各种问题。

福耀不是唯一一家在美国受挫的企业。2014年,金龙精密铜管集团在阿拉巴马州开设工厂,在当地受到热烈欢迎,因为公司投资了1亿多美元,有望创造300个工作机会。但到了年底,工人们抱怨安全措施松懈,工资低,以微弱多数同意组织工会。

美国工会力量究竟有多大

工会是美国社会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全美汽车工人联合会则被称为“世界上最具战斗力的工会”,1979年鼎盛时期会员达150万人!

这个工会曾经在一定程度上间接造成底特律的破产,可谓威力无边。

2008年经济危机席卷全球,美国汽车三巨头:通用、福特和克莱斯勒陷入破产危机,其中最引人注意的是三巨头高昂的人力成本。UAW通过谈判,为这三大汽车公司工人争取了一系列权利,如加班工资、带薪假期、医疗保险等。通用汽车工人的时薪高出其他车企近30美元、每辆车上分担的医疗保险成本也是其他车企的3-10倍不等。工人每年的薪资有固定涨幅,享受着优厚的退休金和医疗福利,雇员的家属也包括在公司的医疗福利范围之内。

UAW的工人们丰厚的福利待遇背后,是汽车企业不堪重负的枷锁,也为汽车三巨头带来沉重的人力负担,在面对日本汽车品牌的竞争时明显处于劣势。最终,克莱斯勒和通用在石油危机后相继破产并申请保护。

事实上,美国工会是工人利益的代言人,一旦工会认为员工利益受损,就会采取行动对资方甚至政府施加压力。

如今,工会力量在美国的政治环境中有相当的话语权。每次美国大选,劳工组织都会投入大量的金钱和人力来支持民主党,据统计在2008年的选举中,工会组织在选举中投入了超过4亿美元。

很明显美国的工人素质与工会力量都与国内大不相同,所以曹德旺等企业家赴美建厂时,难免遇到“水土不服”的问题。

跨地域企业面临问题如何应对?

企业跨地域投资扩张的同时,均不可避免的面临一个异地企业在进入全新社会环境链中的所需要面对和处理的各个环节。

世界五百强之一的京都陶瓷株式会社,其创始人稻盛和夫的自传中写到京瓷当初到美国时建厂投资的经历: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日本人和美国人在文化上有着强烈的冲突,美国员工效率低下。稻盛和夫为了开除一名美国员工,甚至做好了自己可能会被枪杀的心理准备。稻盛和夫的办法是他和日本的骨干力量,带头身体力行,塑造主动的文化逐步感染美国员工。同时尽可能的解决当地员工切实的问题。

而另一个案例中,首钢秘鲁公司的劳资纠纷曾让首钢痛苦不堪。由于缺乏对秘鲁工会状况的了解,中方沿用了国内工会思维对待秘鲁工人。面对工人罢工,中方管理层开除了工会主席,与工会水火不容。结果不但激化了矛盾,而且给工厂造成了500万美元的经济损失。

往近看,吉利集团创始人李书福在收购沃尔沃之后,表现出对沃尔沃原企业文化的尊重,又很快成立了全球型企业文化研究中心。李书福承认不同地区的文化是非常不一样的,企业文化融合是一个长期的,永久性的工作。同时坦言,其个人梦想是能够建设全球性的企业文化。

以上案例,都显示出跨地域企业在不同地域人类和文化的碰撞中所可能碰到的问题。而不同的解决方式,则很容易将事情结果导向不同的方向。

福耀玻璃是高端制造,但是在玻璃生产的过程中,中国的方法拿到美国去,目前看来显然行不通。

处理劳资关系是企业出海必修课

事实上,随着中国加入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试图走走出国门,无论在哪个国家,中国企业都可能受到来自工会或劳资纠纷的影响。

有专家表示,中国企业出海的前期调研往往很草率,而日、美公司在进入境外市场之前,会组织人力、邀请学者对市场趋势、投资国文化和政治环境进行深入分析,甚至邀请国际问题专家咨询或全程参与,这值得中国企业学习借鉴。

对于寻求国际化的中国企业来说,国外劳资关系早已成为他们前行的一个重要障碍,仅仅在资金、技术方面准备好是不够的,学会与东道国的工会打交道已经成为必修课。

福耀美国工厂似乎成为一块棱镜,折射着中国实业的焦虑,中国资本赴美投资的疑惑,以及美国社会究竟该用何种姿态迎接“中国老板”的彷徨心态,并上升成为国际公共议题。然而,身处议题中心的曹德旺坚信,自己的美国工厂正在遭遇海外媒体的曲解,他的投资举动不过是顺应下游汽车厂商需求的正常调整,这项投资为经济岌岌可危的美国东部小镇带来希望,中美团队之间尚在磨合,但远远没有达到冲突阶段。

一个有趣的数据是,对福耀美国工厂所在的人口只有近6000人的小镇来说,福耀玻璃能够提供超1500个工作岗位!因此在事件发生后,代顿地区招商当局表达了对曹德旺的支持。代顿地区莫瑞恩市市长对媒体表示,“我对《纽约时报》的报道感到愤怒。”

但是对于任何一个企业来说,员工意志都是不容忽视的中坚力量。而曹德旺赴美建厂“水土不服”的情况则揭示了在这个过程中的一个潜在问题:中企出海并不能沿用看待中国工会的惯用思维,还得学会面对异国文化背景下的工人和强大的工会组织! 

- END -

长江商业评论联系方式:

投稿及内容合作|editor@ckreview.cn

广告及商务合作|bd@ckreview.cn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