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次,人类正在成为自己的造物主还是掘墓人?

这一次,人类正在成为自己的造物主还是掘墓人?
2017年12月08日 12:40 长江商业评论

作者:翁永锋

本文为长江商业评论(ID:CKReview)原创文章,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这里是2035年的地球,机器人技术已经相当发达。

总部位于芝加哥的USR公司成为全世界最先进的机器人制造公司。人类对机器人充满信任,而机器人同样进入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替代了人类绝大部分的工作,他们具有高超的智商,强大的力量。他们洗衣做饭,收发快递,无所不能。

更重要的是,USR公司在每一款机器人的程序当中置入了三大定律,以确保机器人对人类的绝对安全:

第一定律:机器人不得伤害人类个体,或者目睹人类个体将遭受危险而袖手不管;

第二定律:机器人必须服从人给予它的命令,当该命令与第一定律冲突时例外;

第三定律:机器人在不违反第一、第二定律的情况下要尽可能保护自己的生存。

USR公司所有机器人的指挥系统由置于公司大楼内部的超级大脑VIKI所控制,她的名字以及外在形象是根据设计者的女儿所模拟的。

而警探戴尔·史普纳是一个老旧的顽固派,他不信任机器人,更不喜欢使用机器人。原因有两个,第一,他小时,父亲是个皮匠,机器人大量出现之后,父亲就失业了;第二,在一次车祸中,他和一个小女孩同时身陷危险,而一个路过的机器人救了他却放弃了那个小女孩,因为根据机器人的测算,他的生存几率更大。

想必大家都知道了,这是福克斯公司在2004年推出了好莱坞经典科幻片《机械公敌》。

虽然置入了三大定律,但是超级大脑VIKI却在复杂的程序之中诞生某种自主意识,她认为,人类破坏生态,消耗资源,正在一步步毁坏地球,从保护整个人类的角度出发,应该对人类实行管制,甚至灭绝。

电影的想象力始终代表了人类现实的另外一种高度,而严密的逻辑关系,更是让电影超越了娱乐的本身,更加具有发人深思的启迪和探讨意义:

机器人会不会普及?机器人的大面积使用会带来大量失业吗?更重要的是,机器人安全吗,会不会在某一天取代人类,甚至消灭人类?

人工智将对人类造成巨大威胁吗?

早在上个世纪,图灵发明了计算机,即意味着人工智能的诞生,图灵亦被称为是计算机之父,人工智能之父。时至今日,计算机已经为人类社会带来巨大的变革,而这样的变革正依然遵循着摩尔定律,以指数级加速滚动向前发展。

1997年,IBM的深蓝计算机击败了国际象棋大师斯帕罗夫;

2016年3月9日,谷歌智能机器人阿尔法狗以4:1的优势打败世界围棋选手李世石;

2017年5月,围棋天才柯洁被谷歌人工智能AlphaGo打败。

但是,更瞠目结舌的是,仅仅5个月后,谷歌更先进的AlphaGo Zero面世,在自主学习了40天围棋规则后,AlphaGo Zero战胜了老版的AlphaGo。

人类世界一片惊恐,人工智能的运算能力,或者在某些领域的智商已经远远超越人类,是福还是祸,人工智能将代替人类吗?

著名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发出警告,强调监管AI的重要性。今年8月份,包括特斯拉电动汽车公司(Tesla)和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首席执行官马斯克在内的100多名科技界领袖签署了一封公开信,呼吁联合国禁止开发和使用人工智能武器。

《未来简史》作者赫拉利预言,在未来,算法和数据将会统治世界。

那么,人工智能将可能在多大程度上取代人类?

2016年,美国白宫发布了由美国国家科学研究委员会撰写的报告《为未来人工智能》做准备,报告指出,存在一个广阔的鸿沟把如今的狭义人工智能与强人工智能划分开来,过去许多年,通过扩展狭义人工智能解决方案来达到强人工智能的努力收效甚微。

何为强人工智能以及弱人工智能?

在现阶段,人工智能通过人类所设定的程序和算法对被动输入的信息进行有界限的封闭式运算,从而找出最优解决方案的程序属于弱人工智能。而强人工智能则是机器可以进行自主吸纳各种外部情况,结合自有知识和数据,面对复杂多变的境况和各种突发状况,进行开放式自我运算和处理,自我吸纳、分析筛选、实时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

在未来,五到十年之内,一切有规律可寻、基于某种固定的范式和经验而且发生突变可能性极小的工作,都有可能完全或部分被人工智能所取代。

但是,这样的判断需要基于两点前提:

第一,过去的所有经验、状况和曾经的结果都可以变成数据被人工智能所存储和运用;

第二,人工智能已经具备了超强的运算分析能力。

人类,最是那1%的人性光辉

电影《异形契约》一开头,是机器人沃尔特与他的父亲(创造者)之间的对话:沃尔特问,父亲,如果是你创造了我,那是谁创造了你?父亲叹了一口说,这是一个古老的谜题,所有的一切,人类的艺术、设计、智慧,在这个根本的问题面前都失去了意义。我不相信人类是分子演化进程中的产物,绝不是生物学上的小概率事件,一定还有别的原因,我希望你和我,一起去找到这个答案。

从《普罗米修斯》到《异形契约》,这两部好莱坞的科幻片都围绕着这样的一个主线:寻找人类生命的造物主。而恰恰一脉相承的是,对超级人工智能来说,人类已经成为他们的造物主。

如果硬要说人类与未来超级人工智能之间的区别,在于那1%的人性光辉,它完全高贵于理智和能力之外,它的存在成就了人的性格和气质,使得人与人之间千变万化、丰富多彩。

人类世界的所有行为和决策都基于两种模式的思考路径:

第一是理性的思考。也就是围绕如何更加有利,结合人类既有的经验、知识、面对的现状而做出分析,选择最优方案,这即是算法,也就是一套的逻辑体系。而数据则包括了对过去以及现状所有状况和结果的呈现,所以,算法+数据是逻辑的过程;

第二种是感性决策。一个人采取的行动也许完全不符合理性的分析,不符合最优原则,这样的行为纯粹按照个人喜好、当时的心情或者个人的价值取向。比如,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或者电影《机械公敌》中警探戴尔·史普纳要求机器人先救那个小女孩,虽然他的生存几率大于对方,这是基于戴尔·史普纳的个人内心的情感而做出的决策。

剔除纯粹的理性之外,人类的自我意识和感性判断,使人成其为人,区别于动物和人工智能。人类才会更加主动性地去追求精神上的根源,追求形而上的创造和满足感;

人类的灵魂不仅仅进行分析和思考,做出决策。更重要的是,人类的1%的核心价值在于自我发现和审视:

第一,自我意识,不断主动有意识地吸纳外部各种信息。分析判断,深入探究,比如对诸多终极性问题和抽象性问题的思考,世界是什么,这是什么,那是什么,等等。主动意识以及深层次思考这个世界,进而诞生了人类思想,文化和宗教信仰;

第二,自我领悟所带来灵敏的创意、灵感。即使到现在为止,人类自己也没有弄清楚,那样的突发奇想,或灵光一现是从哪里来的,而恰恰正是这样的灵光一现,让人类更好地进行创造,找到更好的解决问题的办法。包括,人类丰富多彩的艺术和文明。比如,金字塔为什么要造成那个样子?梵高的向日葵或者乌鸦与麦田是如何创作出来的呢?

第三,自我觉醒,分辨善恶和美丑,感知和理解他人。价值观对人类的行为产生决定性影响。而情感上的纽带会让人们做出不一定符合最优化的逻辑和算法的决定。另外,自我觉悟的能力同样让人类自身不断自我学习和思考,不断提升个人修养素质,而不仅仅是获取知识的水平。

也许,恰恰相反的是,只有在人工智能面前,人类才能显示出造物主的光辉,才能促使人类更好地反思,更加深入真切地认识自己。人类才有可能花费更多的时期和精力去做那些看上去在现实世界不能创造价值但是却意义深远的事情,比如信仰问题、正义和公平的问题、创作的问题。

对于未来的人们,什么能力更重要?

无论弱人工智能还是强人工智能,随着科技的发展和进步,也许在未来五到十年内,人工智能的普及将会导致越来越多的人面临失业,这是毋庸置疑的。如同蒸汽机解放了体力劳动一样,人工智能又将带领人类文明的进步和跨越。

对于有规律性的相对客观的事件处理,人工智能更具优势;而多变的没有规律性的事件,人类更具有优势,比如情感,感知他人。科尔文在《不会被机器替代的人》一书中指出:

我们需要从知识型劳动者想关系型劳动者转型。比如,理解各种各样的客户,与之建立情感的纽带,提供客户所要求的理性意识和情感判断。

20世纪50年代,彼得德鲁克提出“知识型劳动者”这个概念,可以看出,今天这个术语已经不再适用,因为知识已经不再是人类最大的竞争资源,人工智能获取知识的能力远远大于人类。我们更需要“关系型劳动者”,能够建立人际关系、集思广益、与他人合作等等。

在12月3日的乌镇世界互联网大会上,马云认为,未来一定会让机器人取代很多人的就业,而人类将会从事更有创意、更有创造、更有体验的工作,服务业一定会成为未来就业的主要来源。

未来的人们要立足于社会,什么样的能力将会更加重要?

第一,发现、保持敏感的能力。保持敏锐的心态,发现机遇,发现不足,在商业世界,发现潜在的需求,发现痛点,等等。乃至在工作当中,不断发现和提升与进步,这是一种积极主观吸收、学习和思考的能力,这样的能力能让你始终保持竞争力;

第二,与他人合作以及为他人服务的能力。要求人们更加善于利用资源,服务与被服务,整合与嫁接,跨界与资源的互补和合作成为非常重要的能力。鼓励别人,在内心深处打动和感染别人,这同样也是我们情商能力的一个方面。携手合作,扬长补短会成为巨大的趋势。

第三,创造与想象的能力。创意是人类最重要的发展动力。如何保持创造力,如何拥有源源不断的创意源泉,是一个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

人类也许正在成为自己的造物主。

人工智能的出现并随着深入的发展和运用,人类正越来越可能滴成为自身的造物主。在未来,人工智能将为人类创造更加优越的生活,无论改善现有世界还是探索未知世界,人类又一次跨入了一个新的台阶之上。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