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现在开始,中国所有生意都值得你从头再做一遍!

从现在开始,中国所有生意都值得你从头再做一遍!
2017年04月29日 20:15 金融内参

导语:

这是一篇价值连城的文章,为了系统性的整理出来,我们花费了数月时间,本文不长,但一定会给你带来启发。

作  者 :廖永胜 水木然

从2015年到2017年,传统商业一直挣扎在这样的态势中:转型就像去送死,不转型就是在等死。

从020到互联网+,再到互联网思维,人们试图从创新概念,寻求崭新的“商品通路”。但是这些创新概念并没有触及问题本身。

今天我们就把未来的商业逻辑做个大梳理,如果你深刻理解,你就会发现,其实中国所有的生意都值得从头再做一遍!

▌ 传统商业链条上每一个环节都有难以承受之重

对于生产商(工厂)来说,用工成本越来越高,税率负担越来越重,而且随着出口形势的下行,很多都从出口转内销,导致国内竞争更加激烈,再加上很多工厂都是贴牌去生产,产品同质化严重,没有附加值,利润越来越低,工厂倒闭的越来越多。

对于品牌商来说,上下游三角债缠身,而且库存居高不下、电商冲击严重;利润率也急剧下降,再加上属于实体发展需要很大的资金投入,这让资本市场望而生畏,于是越走路越窄。

对于百货商城来说,他们对发展的认识还只停留在扩大营业面积、内部豪华装修的层次上,然后经营成本大幅度上升,规模经济效益递减。再随着品牌商的兵败如山倒,撤柜比入驻的多,倒求品牌商的反向趋势已经形成,各种装修补贴和广告补贴已经让百货业的业态成为鸡肋,商场周边街店与小型小商圈的开成更是雪上加霜。

对于代理商来说,他们只是商品流通的中间环节,受制于品牌商的各种政策,没有发言权,他们手里大量的资金已堆积成货,各种新模式、新想法、新技术因无法与品牌商的整体战略规划同步也屡屡搁浅,可谓进退两难。

对于终端店来说,房租和百货商场的扣点居高不下,打折促销已经成销售必行之道,有折有卖,不折不卖,然后还得跟电商拼价格,在销量和利润的夹缝中左右纠结。

总之,这就是传统商业的现状:每一个环节的老板都太累、利润都太低、人才都太缺、风险都太大。老板们都觉得太乱、都不缺想法、却又都不知道如何下手。

当然,一部分人开始出来折腾新概念,从020到互联网+,再到互联网思维,结果都是昙花一现,折腾了一番还是回到了原点。

其实,我们之前的创新都是概念上的创新,根本没有触及问题的本身。

▌ 传统商业问题究竟出在了哪里?

追溯一下上述环节,会发现“库存”和“折扣”,是吞噬传统商业的两大黑洞。库存导致低效率,折扣导致低利率,这两者都是可以致命的,更何况叠加到了一起。

先来看看“库存”是如何产生的?如图:

 

这就是传统产品的通路,是一种连锁的大批发模式,每一个下游环节必须先花钱向上游环节拿货,而且每一个环节拿货的数量都是有要求的,因此产品不是卖给消费者的,而是先卖给了代理商,代理商再卖给了经销商,最后才卖给了消费者。

这其实是一种自上而下式的摊派做法。但是产品的销量是一定的,超出市场消化能力之外那部分产品就变成了库存,层层分布在各个环节手里。

那么,“折扣”是怎么产生的呢?

库存导致了资金回流与周期问题,各级为了甩掉自己手里的库存,总会尽可能的给到下级更低的折扣。因此,降价是传统商业最原始的诉求。

再比如,做大的代理商会拿渠道来威胁厂家,你必须降低折扣(比如按3.5折供货)我才继续拿货,而做得半死不活的代理商,你不给他降低折扣就马上关门了。

这种逻辑传导到产品的价格上就导致价格战,有折有卖,不折不卖,你低我更低。

而厂家为了保证自己的利润,在降低折扣的同时,抬高了产品的标价(吊牌价),但是标价远远高于成交价,因此整个市场完全陷入了没有章法的局面,混乱不堪。最重要的是:品牌价值也开始贬值。

所以,我们可以发现一个现象:国内的品牌,诸如李宁、美特斯邦威等等好像一年四季都在打折……于是很多品牌积累多年的形象被“折扣”一招打败。

这就是大批发时代的商品通路模式,已经濒临崩溃。

打响商业革命第一枪的就是电子商务,因为电商没有渠道挤压,实体店7折、8折可以出售的,它们能5折、6折就出售。

品牌商一看这样下去就乱了,于是那些依靠实体店的品牌商,开始压制电商的发展,坚决杜绝网销。

然而此时商业的逻辑已经被互联网改写了,硬堵不如疏导,排挤不如利用。可惜很多品牌商都是被革命之后才明白这个道理的。

▌破除层层盘剥,消灭层层障碍

未来的商品应该直接从品牌商手里卖给消费者,然后从工厂到经销商等各个环节再来分配自己的利润,这里没有供货价,也没有供货折扣,而是由品牌商根据库存的仓位,统一制定零售成交价。

这就要求品牌商对终端零售必须有定价权、管理权,而以前的连锁经营模式诸如:直营、加盟、托管、联营,或者在此基础上的改良模式:保毛利模式、反保底模式、成本+利润模式,都做不到这一步。(我会用另一篇文章详细讲述连锁模式的演变)

解决问题的核心在于:未来要实现同款同价,破除层层批发,就要做到直营店、加盟店和线上店的“三店合一”模式,而三店合一的最核心问题就是:如何才能将加盟店直营化?

加盟店直营的核心在于,将终端(实体)店的资产和跟品价值联动起来。

其实在实体店经营过程中,大家往往忽略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那就是零售流水的价值。

什么是资产?能“确权”的部份才能称得上资产。一个门店有什么东西可以“确权”呢?首先,门店的所有权是房东的;门店的经营权是承租人的。此外,门店还有一项资产,是收益权。收益权就是一个门店的营业流水。

把门店的收益权变成资产的唯一路径就是“资产证券化”。所谓门店收益权的资产证券化,就是把现有的门店收益权份额化以后,让投资人投资,投资人只要参与门店的投资,就可以分取门店的收益权分配的部分收益,最典型的就是海澜之家的模式。

因此,这就发挥了金融的杠杆作用,将实体店的收益权盘活。

这种方式同样适用于其它行业。未来,每一个行业都必须发挥金融的作用。因为金融的本质是信用,我们把信用价值利用出来之后,产品流通的速率就会大大提高。

这个逻辑同样适用于加盟店,我们只需利用加盟商上缴的保证金作为担保,形成现金与债权的双授信,实现加盟商第一家店投入后,就可以借助银行的循环授权获得后续门店的投入资金。

当然,除此之外,我们还必须解决产品本身的附加值问题,那就是文化的力量,以及电商所能解决的生产资金先回笼和用户锁定的问题。

这就是未来的商业通路,也可以成为零售业的四个现代化:

01  直营店资产证券化:将所有门店零售额进行资产打包后,通过各大交易平台进行发售,实现投资份额的流转交易;

02  加盟店金融化:利用担保资金和债券的双授信不断往前开店。

03  产品差异化:利用文化与跨界的软资产元素,解决产品同质化与文化附加值不足的问题,展开差异化竞争;

04  电商众筹化:以电商平台为众筹路径,可以在平台充值消费,这就回笼了产品生产资金,并形成流量入口,还能在三至五年内有效的锁定电商平台的消费用户。

从生产角度来讲,如果不能打破标准化生产的现状,产品被整齐划一的形式就不会被改变,这需要大数据、智能生产的进步。从渠道角度来讲,如果不能改变大批发的层层盘剥模式,产品的折扣和库存问题就不能改变;从消费角度来讲,如果不能直接和消费者进行对接,盲目、无序生产的问题就不能解决。产能过剩就是这样产生的。

所以,传统商业突破的核心就在于两点:

1、如何不通过大批发也能把商品展现在每个消费者面前;

2、当消费者确定需要某件产品的时候,再由厂家直接物流给他;

新零售的本质是什么?

2017年,新零售这个词横空出世。

我们永远都要牢记一句话:生产力的进步才是社会进步的根本驱动力,互联网发展到今天诞生的支付体系、智能物流、云仓管理等等,才是新零售诞生的根本原因。

新零售,新在哪里? 其实一切都是围绕互联网时代的公开化、平台化、共享化特征展开的:

1、顶层设计公开化

未来只有一种公司能生存,那就是平台化的公司。未来企业与人才的关系、人才与人才的关系更趋于合作联盟模式。简单来说就是把你的供应商、渠道商、店家等等都拉进来,从上下游关系变成平行关系,变被动成主动。

2、实体店资产证券化

以实体店未来所产生的现金流为偿付支持,通过结构化设计进行信用增级,在此基础上发行资产支持证券。用以保证手头现金流充足,也在最大程度上将资金周转率进行提升,从而将资金收益最大化。

3、双轨制管理经营模式

必须将每个人主动性无限放大,把实体店的投资和经营管理分离,将投资收益与经营收益分开进行结算,规避掉投资者没经营能力、经营者没投资能力的情况,彼此取长补短,形成利益共同体。

4、产、供、销连为一体

其本质是利用电商、线上平台掌握消费者的需求数据,然后建立快速反应机制,实现小批量、短周期的生产,缩短运行时间。

5、利用合作直营模式。

连锁企业可将所有分店改为合作直营模式,将加盟店收归为直营店再反承包给加盟商,经过一收一放,就可以统筹全局,实现统一定价,实体店、网店、微店三店合一。

6、利用大数据管理。

数据说明一切,未来必须加强对大数据的重视,以往线下零售企业不重视数据,一方面对数据认识不足,另一方面是技术无法实现。随着大数据技术应用的成本降低及企业对其认识的提高,数据将成为决策的重要因素。

所以,新零售突破了工业时代的各种围墙,一种产品可以迅速在全国铺开。未来商业,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大大下降, 经营和管理的与时俱进更加重要。

传统零售业发展的五大因素:选址、订货、销售、物流、管理,未来势必转变为“模式、平台、团队、内容、经营”。传统零售企业讲究的是“产品为王”,卖好东西,而未来也必然转变为让东西好卖,向 “用户为王、服务为王、分享为王、体验为王”的方向不断延伸发展。

未来基于大数据构建的个性化消费场景中,互动性内容也将扮演重要角色,使用户更高效发现并融入兴趣的圈子,使内容与用户强关联。商业的本质正在从“物以类聚”,向“人以群分”转变。

 “新零售”的核心就是围绕以消费者为中心,而建立的会员、支付、设计、服务等全面打通的系统。未来每个人都将可以有自己的电商平台,不需要入驻各个大型电子商务平台,不需要再成为传统零售的一个环节、一种形式。这也代表了价格消费时代将向价值消费时代全面升级。

我们上面提到的商业进化的本质:从生产者到消费者的路径优化,显然最理想的路径就是:让价值点和需求点进行自动的、点对点的匹配。

综上所述:商业发展的投影也是整个社会的发展缩影,便利性、个性化、平台化、价值化、定制化等就是大势所趋。

最后我们可以欣喜的发现:一切变革的结果都是让社会更加自由和包容。

未来企业的组织架构是怎么样的?

我们都知道,在排纵队的时候,最矮地排前面,依次往后,因此每一个人只能看到他前面的人,其他任何一个人做小动作他都看不到,这就是传统的产业链结构:消费者面对的是渠道商,渠道商面对的是品牌商,品牌商面对的是生产商,生产商看的是技术商,技术商面对的是资本,资本面对的是金融市场,一环扣一环,信息是不对称的,而且被层层隔离。此时站在最后面的消费者想要看清整个产业链,是很困难的。

由于是一路纵队,所以也容易出现塔罗牌的效应,前面一个倒了,后面都会跟着倒下,一个环节死了,就全盘皆输。

可现在不同了,互联网时代信息都是公开的,无论你是哪一个环节,你的信息都是公共的,于是一路纵队变成了一路横队,当大家平行一排站在我们面前时,谁高谁矮、谁在做小动作都一目了然。如图:

互联网把产业链从纵向拉成了横向,这时要想知道产品如何到我们手里来的,或者哪个环节有问题等等,都会变得很容易,所以会形成自然淘汰。

于是,开放、公开是整个产业链的大势所趋,要让品牌共营、渠道共享、流量互通,甚至生产者与消费者直接互动。企业结构也是如此,股东、员工、渠道、商品都在逐渐开放。所谓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一切组织必须打开自己的格局,敞开胸怀拥抱世界。

在这种变革之下,未来一个企业能赚多少钱、一个人能赚多少钱,大家都会看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但是大家会心甘情愿让你去赚这个钱,因为在“责任、权利、利益”都明晰的情况下,你赚的钱越多,意味着你创造的价值越大。未来一定会进入到价值决定一切的状态,我们也会逐渐适应在大庭广众之下工作与赚钱。

在未来的组织结构里,依然会有环节,环节里依然会有个人,但是这些人都是平行且独立的,这就是一套没有秩序的秩序。而且一定是专业的人处在专业的环节,去做专业的事情。这就是社会的组织变革,就好像未来的战争一样,所有部门均能各自为战、化整为零,既要求单兵要有高效的作战能力,又要求组织的协同能力。

▌ 那么,如何布局一个品牌的“商品通路”呢?

首先,将所有门店零售总额的50%进行打包销售,一次性拿回投资款。

其次,利用手中的投资款和加盟店的担保资金,将加盟店收归成直营店,并反承包给加盟商,将所有门店直营化,称为合作直营。

2017年将是整个实体店(终端)最苦难的一年,也是最适合抄底收购的时机,我们可以在此时完成终端店的布局,同时为所有的单一门店配备网店、微店,进行三店合一的配套。

紧接着,每年可以打造些爆款,借助于文化和影视的大宣传窗口,通过明星的粉丝效应引导爆款的产生并增加产品的厚度。

这就使各终端门店和总公司形成了一个有机整体,成为了“总公司——分公司”的关系,每个门店按照分公司的标准进行打造和财务处理,于是门店是大家一起合作的,管理机制完全按直营体系进行,品牌商统一定价、统一管理、统一调控货品,然后与加盟商一同分享利润。

此时商业的两大致命问题“价格战”和“库存”也消失了。

1、库存的消失。每家终端店根据销售情况来配货,货物销售情况每日通过云仓储系统自动记录,总部根据月度或者年度的汇总数据及时进行商品生产配送,这样可以最大程度减少终端库存。

2、折扣的消失。不管是网店、实体店还是微店,都一个价,这就从源头杜绝串货行为,所有产品按以往销售情况划分为畅销款,平销款和滞销款来处理,畅销款按原价卖,平销款按活动价卖,滞留款按处理价卖,这样能够最大程度保证价格的公正合理。

这就是零售的四个现代化,也是未来的“商品通路”。是一种更加高效的管理和运营模式。这种模式把大家从松散的对接,变成一个紧密的衔接,反应会更快、摩擦会更少,协作更加高效。

我们可以发现,未来公司做大的秘密只有一个,就是:平台化。

平台化的本质就是商业从“竞争”时代跨入到“大协作”时代。

因此,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

有人悲观,有人奋起。

悲观的人认为中国开始做什么都不赚钱,因为所有商业逻辑都被推倒。

奋起的人看到了商业重组的希望,认为中国所有的生意都值得从头再做一遍!

所谓“无破则不立”,“危机”二字的真正含义是“危险+机会”。

商业是这样,社会也是这样。

整个世界都在被推倒重建,不要再为你的过去的成功而骄傲了,也不要为你过去的失败而气馁,未来属于每一个勤劳、智慧、携带正能量,而又大胆迎接变革的人!

.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