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二手房价跌两成?真相竟如此残酷

北京二手房价跌两成?真相竟如此残酷
2017年06月03日 17:40 九州智库

最近,一组数据出来,很是吓人。

根据伟业我爱我家集团市场研究院的最新统计,5月北京二手住宅市场实际签单量环比下降了34.2%,新增客户登记量也环比下降11.9%,二手房成交均价环比下滑2.4%,跌幅最大的通州、亦庄等地幅度甚至超过了20%。

另一家中介给出的数据,也差不多。说部分房源跌幅达到10%也是有的。

乍一看这样的数据很是令人欢欣鼓舞,但此处需要冷静一分问题的关键是这20%的跌幅是个案还是有燎原之势?

显然,个案的性质太浓了。

现在有一种情况,有一些人把自己多余的房子,故意挂低20%,他并不是真心想卖,就是想看看降价之后到底有多少人看房出价。

如果挂低价位就大量看房而出价的,说明卖方市场还在,那么他们会再等等,并且可以随时在把价格涨回来。

所以故意挂低房源的人大有人在,这些人并非真心要卖,而是在测试市场的承接,并且主要集中在一些不好的区域,交易非常冷清的地方。

而在核心区,目前来说还不可能出现这样的局面。还有大把的购房预期,还有太多的人看涨要买房,另外,调控如果从去年10月开始算,也就半年多的时间,如果从北京最严的317新政开始算,也就3个月。时间明显不够,暂时还不应该出现大规模的二手房下跌的情况。

对于后续的房价走势,目前主要有两种声音:

看涨

他们认为当前形势下,房价下跌是不成立的。

1.

2016年中国真实的城镇化率为41%,在国际经验来看仍属于加速发展期的前半段,按照国际经验来看要经过差不多30个点的上升空间,到70%以后才能到低平发展阶段。

姑且不去考虑城镇化率的数据是否准确、统计口径如何,按照贾康的逻辑,还有30%可涨,至少还有一倍空间

2.

供应端上,土地供应已连续两年下滑。

任志强曾说过,2015年土地供应就是负的33%,很多城市土地已经出现短缺,包括上海和北京。

今年,北京土地供应从“增”至“减”的趋势仍将继续。《北京市2017年国有建设用地供应计划》称,今年北京计划供应土地3900公顷,相比去年减少200公顷。

土地是两年开工,所以2015年和2016年连续两年的土地供应负增长,将影响到未来城市的库存。数据显示,目前一线城市库存平均只有6个月左右,已经远低于12个月的安全库存标准。

二线城市同样如此,以合肥为例,2017年3月24日土拍结束之后,合肥市区连续2个月再未举行大型土拍。市区居住类(含商住)地块供应量也在骤减,整个4月,市区仅成交了1宗居住(人才公寓)用地,5月份市区居住类地块更是“0”供应。合肥市区6月仅推出了1宗28.1亩的“袖珍”居住类地块上市,可见供地依然十分稀缺。

土地供应稀缺,面粉(土地)在涨价,面包(房价)的涨价还会远吗?

3.

在需求端上,城市人口还在继续飙升!人口流入太多了,大家都要买房。而有房的人,为啥还在买?其实就三个字:“还会涨”!这也许是全民预期最一致的一次,因为事实是“确实都在涨!”买了房子就赚钱

供应端不增加,需求端还在蹭蹭蹭上涨,这样的背景下,房价怎么走就不言而喻了。

看跌

他们认为此次调控与以往的调控有三大不同。

首先,这次调控范围之广,调控力度之大,历史罕见。这次是有最高层给出的指示,要求因城施策,还要多部门参与,能参与进来的调控部门全都参与进来了。目前只有房产税在路上,其他的政策几乎都已经出台了。未来市场利率逐渐提高,就够楼市投资者喝一壶的了。

其次,这是一次全球范围的流动性收缩,之前15年我们从未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利率有升无降,调控也只能加码不会放松。2016年试图耍个小聪明,结果损失惨痛,损失了上万亿的外汇。现在如果让他重来一次的机会,绝不会再选择刺激楼市。

第三,这次楼市暴涨房租竟然一点没涨,甚至还在跌。当然有人可以举出一万个例子说房租涨了,但你们那是微观的,统计局宏观的房租数据就是没涨。这种偏差主要体现在低端住房上,越是低端的住房,比如合租那种的,越容易被涨租,而由于总价低,所以一涨的话百分比还不少。

而实际上上海和北京的数据显示,整租的房子,其实房租下降了将近10%。尤其在高端房子上。这与经济放缓,收入增长减速有关。足以说明,这次房价的上涨基本上就是金融在起作用,而作为房地产这种资产产生收益的唯一途径,房租并没有有效增加。业绩没涨,股价暴涨。这在股市上叫做什么大家应该清楚。目前如果按照市盈率来算,房子的市盈率接近70倍,远超中小创。

最要命的是,他的业绩还是下降的。时间也为进一步的政策组合拳赢得了机会,普遍认为房产税在近几年就会出台,收益以非刚需性购房就是在给开发商接盘。

综上,在讨论这个话题应该还需要把地域和城市考虑进去,对未来的一二线城市尤其是省会、直辖市可以持一定的乐观态度,而地方小城镇则比较悲观。

我国目前的增长模式是“城镇化+房地产+大基建+地方债”),“拥有权力的城市”获得了更多做大的机会。我们看到,济南的竞争力正在赶超青岛,沈阳的竞争力已经超过大连,南京在GDP上超过无锡、在资金上超过苏州。在河南、四川、湖北、安徽、湖南、陕西等省份,都出现了省会独大、基本上没有“省内第二大城市”的局面。

财政部、国土资源部6月1日联合对外发布了《地方政府土地储备专项债券管理办法(试行)》。

要知道地方zf拆迁的时候都是使用发债的方式融资的,此次出台的“办法”,是在采用地方债方式的基础上,进一步要求发行专项的“土地储备债券”来实现融资。具体玩法如下:

1、国务院确定年度地方债限额,财政部根据这个限额,参考土地储备融资需求、土地出让收入状况等因素确定全国“土地储备专项债券”总额度,以及各省市自治区的额度。

2、地方发债主体是省级政府,其下面的市县发行土地储备专项债券的,由省级政府统一发行并转贷给市县级政府。经省级政府批准,计划单列市(深圳、厦门、宁波、青岛、大连)政府可以自办发行土地储备专项债券。

3、土地储备专项债券期限应当与土地储备项目期限相适应,原则上不超过5年;土地储备专项债券可以对应单一项目发行,也可以对应同一地区多个项目集合发行。

如果把房子比作“面包”,那么土地就是“面粉”。中国的房地产市场上,供应“面粉”的只有一个商家,这就是地方zf。而地方zf去“采购、储备面粉”的资金来源,以后都只能靠上面说的专项地方债了。所以,这个“办法”将深刻影响到未来中国楼市的走向。

发债的关键权力掌握在省级zf手里,它可以决定省内各个城市的发债规模、期限、利率,甚至包括融资获得的资金(由省zf拨付市县)。由于省委、省zf设在省会城市,其官员的家也在省会城市,所以省里对省会城市的关照能力会进一步增强。

也就是说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深圳、厦门、宁波、青岛、大连)有望优先获得土地储备资金,这将进一步强化省会城市经济中心、人口中心、资金中心、房地产中心的地位。

所以,未来的房地产投资,除了“住宅!住宅!住宅!”这个原则之外,还有“省会!省会!省会!”这个原则。

当然,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视同省会。

综合整理自齐俊杰看财经、樱桃小房子、金融街小邪女、天天说钱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