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35块钱的衣服,喂饱8亿人!87岁老人又创造了奇迹

穿35块钱的衣服,喂饱8亿人!87岁老人又创造了奇迹
2017年10月16日 22:00 互联网新鲜事儿

最近鲜姐朋友圈,

被一位让外国人都要跪求的人刷屏了!

他的名字叫做——袁隆平。

15日,记者从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获悉,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团队选育的超级杂交稻品种“湘两优900(超优千号)”,在河北省硅谷农科院超级杂交稻示范基地,通过了该省科技厅组织的测产验收。平均亩产1149.02公斤,即每公顷17.2吨。创造了世界水稻单产的最新、最高纪录!

这对未来解决粮食问题,乃至改变人类命运的意义,都不言而喻!

说起袁隆平,

在大多数人的印象里,

他是中学历史课本上的“杂交水稻之父”。

但对于他真正的成就和贡献,

却是知之甚少,

然深入了解就会发现,

这是一个真正值得我们所有人尊敬的人,

是我中国的真男神!

目前在我国,

有一半的稻田里,

播种着他培育的杂交水稻。

每年收获的稻谷60%,

源自他培育的杂交水稻种子。

9月28日,

由袁隆平挂帅的“海水稻”项目进行实地测产,

他表示将在3-5年内,

选育出在盐分浓度3-8‰海水灌溉种植条件下,

产量达300公斤/亩以上的耐盐碱水稻新品种。

这意味着在中国,

可增产粮食500亿公斤,

多养活约2亿中国人!

就是这么一个看上去平凡的老人

曾获得过多项国内国际顶尖大奖,

身兼数十个学术和社会职务,

在浩瀚宇宙中,

有一颗叫做“袁隆平星”的小行星熠熠生辉,

然而这些耀眼的光环,

都不影响他成为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

因为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

他毕生的梦想,

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

袁隆平1930年出生在一个知识分子家庭,

父亲毕业于南京东南大学,

后任南京国民政府侨务委员会事务科长,

母亲是一名老师,

袁隆平的英语也是她发蒙的。

袁隆平在自传中说道:

“母亲对我的教育影响了我一辈子,

尤其在做人方面,

她教导我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她总说,

你要博爱,要诚实。”

(母亲怀中是袁隆平)

对于这样家庭长大的袁隆平来说,

学农怎么都有点说不通,

然而这却是他从小的梦想,

大概小学一年级,

他跟着老师同学,

一起去资本家的园艺场参观,

到了那里他仿佛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桃子、葡萄、鲜花,

让他想起了卓别林的电影——

《摩登时代》,

伸手就能够到的葡萄,

不用挤就能流进杯子的牛奶,

这么一对应,

他觉得学农就是朝着摩登时代走。

就是这样一个儿时的梦想,

他坚持了一辈子。

然而他要学农,

刚开始并没有得到家人的支持,

父亲觉得学理工、学医前途会很好,

母亲觉得学农很辛苦,

不过在他的努力劝说下,

父母选择尊重他的想法,

1949年,

袁隆平考上了西南农学院,

成为建国后第一批大学生,

1952年毕业后,

他怀揣着“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的志向,

到湖南偏僻的安江农校,

成了一名老师。

在这里他一待就是19年,

从1953年起,

他就开始一边教书,

一边做育种研究。

中间他经历了三年困难时期,

亲眼见过饿殍,

听过无数次“金元宝比不上俩馒头”,

这场梦魇般的饥荒,

让他下定决心要提高粮食产量!

它将“所有人不再挨饿”,

奉为自己终生的追求,

并为此付出了一生。

理想很丰满,

杂交水稻这条路并不好走,

当时在国内可以说是一片空白,

在研究的初期阶段,

为了获得一株必需的,

水稻天然雄性不育株,

他和新婚妻子一起,

从1964到1965年的连续两年,

在酷暑季节在烈日下,

大海捞针般的寻找,

前后共检查了4个常规水稻品种,

终于从14000多个稻穗中,

找到了6株雄性不育的植株。

然而经常在稻田里一泡几小时,

用水和馒头充饥,

积劳成疾让他患上了慢性肠炎。

身体的劳累之外,

还有人为的破坏要面对。

比如这桩至今未解的迷案:

辛苦积累多年的700多株不育材料秧苗,

一夜之间被人全部拔除毁坏,

这意味着他仅有的一点心血毁于一旦,

他说:“那都是我的孩子啊!”

“简直觉得天都要塌了”。

泥地里呆坐许久的他,

决定重来,

不过还好几天后,

他在一口废井里找到5根残存的秧苗。

终于松了口气。

不止这些,

来自学术界权威的反对和质疑也给他带来压力,

有人断言,

袁隆平搞杂交水稻是“对遗传学的无知”,

然而在科学道路上的袁隆平,

并未被这些阻挡脚步,

他坚信实践才是真正的权威,

火热的生命,

加上知识的力量能够改变一切!

就这样经过两个春秋的艰苦试验,

1966年2月28日,

发表第一篇论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

刊登在中国科学院主编的《科学通报》上,

开创了杂交水稻研究的先河,

从此以后的30年,

他在这个领域保持一直保持领先地位。

从1976年至1999年,

我国累计推广种植杂交水稻35亿亩,

增产稻谷3500亿公斤,

相当于解决了3500万人口的吃饭问题,

确保了我国以仅占世界7%的耕地,

养活世界22%的人口!

如此巨大的贡献之后,

各种荣誉和奖励接踵而来。

1981年获中国第一个特等发明奖;

1988年获第三次获国际科学大奖;

2001年获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2004年袁隆平获得沃尔夫奖,

以色列总统为其颁奖;

 2010年获法国最高农业成就勋章 ;

而这些,

也只是他诸多荣誉中的冰山一角。

然而就像上文提到的那样,

光环加身,

他并未改变初心,

始终如一的恋着他的杂交水稻事业,

依然风尘仆仆的骑着摩托车去试验田,

依然分秒必争的察看着育种基地,

心中只有他的杂交水稻。

正是这份专注,

让他攻克了诸多技术难题,

站到了别人无法企及的高度。

在他的诸多奖项中,

有一个可能很少人会注意:

1947年,

汉口赛区男子百米自由泳第一名;

获湖北省男子百米自由泳第二名 。

是的,

这位伟大的科学家,

还是一名游泳健将。

因为小时候的一次溺水。

他学会了游泳,

并多次抢救溺水者。

更有意思的是,

他打破了工科生“木讷”的标签,

小提琴也是信手拈来。

1953年,

袁隆平领取了人生的第一笔工资,

42元。

最后花掉了27元,

在长沙的商店里买了一把小提琴。

他曾提到自己在安江农校拉琴的感受:

夜晚时分,月光满地,蛙声不绝,

琴声能消除一天的疲劳。

他家里还收藏着不少碟片,

都是柴可夫斯基、舒伯特等大师作品,

闲暇之时,

他会打开音响,

感受艺术的魅力。

更让人觉得佩服的是,

就在今年7月,

已经87岁高龄的他,

用一段流利的英文演讲,

严谨的逻辑和专业的术语,

震惊了世界,

全场掌声不断。

有人问,

这位老爷子还有多少隐藏技能?

其实,

下象棋、打乒乓球、跑步他也是一把好手。

也就是说,

这位科学家是个全才!

中国科技评奖委员会,

这样评价他:

袁隆平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他还是一个乡村教师的时候,已经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慧,收获富足。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

不过对他的评价,

引用外国人的话,

大家可能更中肯一些,

四届美国总统农业顾问,

汤·巴莱伯格说:

“袁隆平为中国赢得了可贵的时间,他增产的粮食实际上使世界人口增长率下降了。他在农业科学上的成就击败了饥饿的威胁,让人们走向了丰衣足食的世界。”

如今已至耄耋之年的袁隆平先生,

听力不复从前,

听别人讲话需要对方加大分贝,

还是听不清就让秘书凑在耳旁大声重复一遍,

再用更大的声音回答。

视力也弱了些,

眼球边缘泛着一圈青灰色。

但是每次面对采访,

他总会讲他的两个梦:

一个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的梦想。

另一个是“禾下乘凉”的真实梦境:

超级杂交稻长得比高粱还高,

稻穗比扫把还长,

稻子比花生米还大,

他拿着蒲扇,

躺在水稻下乘凉。

他说:

我从没后悔

我这个人有点痴

认准的一定要走到底。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