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出手!扫码支付限额500,不准烧钱补贴!

央行出手!扫码支付限额500,不准烧钱补贴!
2017年12月28日 19:21 互联网新鲜事儿

最热乎的都在这儿

对我们这代人来说,扫码支付已经成了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门,逛超市、买小吃、坐出租,简直无事不办。。。

然而,刚刚有重大消息传来,央行要出手治理扫码支付了!

12月27日,中国人民银行就针对我们难防的支付风险,发布《条码支付规范(试行)》,这意味着条码支付将告别“无证驾驶”,自2018年4月1日起实施。

啥意思呢?具体给大家解释一下。

在央行的规定里,条码有两种,一种是静态条码,就算是我们经常使用的,扫一扫就能支付;另一种是动态条码,相比之下,动态条码的安全级别会高于静态条码,因为支付的时候需要更多的验证手段。

因此,扫码支付的安全级别主要分为A、B、C、D四级,级别越高的条码,以后交易时,限额就越高。

具体规定如下:

A级条码:采用包括数字证书或电子签名在内的两类(含)以上有效要素进行验证的动态码,可以由银行、支付机构与客户通过协议自主约定单日累计额度。

B级条码:采用不包括数字证书、电子签名在内的两类(含)以上有效要素(注:如指纹、密码等)进行验证的,同一客户单个银行账户或所有支付账户、快捷支付单日累计交易金额最高为5000元。

C级条码:采用不足两类有效要素进行验证的动态码支付,同一客户单个银行账户或所有支付账户、快捷支付单日累计交易金额最高为1000元。

D级条码:使用静态条码进行支付的,无论使用何种交易验证方式,同一客户单个银行账户或所有支付账户、快捷支付单日累计交易金额应不超过500元。

而我们现在用的最多的,就是级别最低的静态码,比如各种小吃摊位上贴的那种,以后就要被限额,最多只能支付500元,不过从统计数据上来看的话,对一般商家影响不大,因为500元以下的支付,覆盖了条码支付的95%。

那么问题来了,假如有个土豪一口气买了超过500块钱的小吃怎么办?此时摊主必须使用手机,点击收款才能收钱,静态码就成了动态码,这正是央行在此次规定里面鼓励大家使用的,因为安全级别更高。

这种规定的出台,其实对消费者来说是好事,因为这段时间关于扫码支付的风险越来越多,商家二维码被调换、用扫码盗取用户信息等等,比如昨天有个小哥,叫了个外卖,却被盗刷了2000块。

不过此次央妈出手,除了要降低扫码支付的风险之外,还有一个原因,要开始整顿“跑马圈地”乱象了!

央行有关负责人指出,市场机构在业务推广过程中存在不正当竞争等现象,“在定价和市场推广策略中采取倾销、交叉补贴等不正当竞争手段,滥用本机构及关联企业的市场优势地位,排除、限制支付服务竞争,导致支付行业无序发展和不公平竞争,扰乱市场秩序。”

“市场优势地位”这几个字可以说是相当精妙,指的可不就是姓马的两大巨头么。。。

今年5月17日,易观智库发布的2017年第一季度《中国第三方支付移动支付市场季度监测报告》显示,一季度,中国第三方移动支付市场交易规模达到188091亿,其中支付宝占比53.7%,腾讯金融(财付通,其移动支付以微信为主)为39.51%,支付宝和腾讯金融市场份额达到了93.21%。

而且在本次新规中,央行直接明确提出“不能为了追求短期的市场份额,采取‘烧钱’‘补贴’等不当竞争手段。”

想想最近支付宝的各种红包补贴,听说有人直接薅了杰克马138万的羊毛,还有10万+的红包在路上。。。

所以很明显,现在中国的移动支付市场正在走向垄断,也必然会带来各种问题,有分析师表示,目前的各种补贴抢占市场,可能会使行业错过好的发展窗口期,比如新技术推广、创新开发。

因此,此次央行出手,受到影响最大的,无疑是支付宝和微信。

对于新规的发布,微信和支付宝均回应称非常关注,认同央行为规范条码支付所做的努力,并愿与业界、监管部门一起继续积极探索新技术在条码支付领域的可行性。

可以说是非常乖巧了。。。

不过,在支付机构内部人士看来,这个很难执行。因为不少支付机构巨头已经发展了庞大的生态供应商,他们的合作伙伴主要有两类:线上支付合作伙伴以及线下支付合作伙伴,支付巨头也会将线下推广交给合作的代理机构负责。

并且监管目前对“烧钱”、“补贴”等不当竞争手段并没有进行明确,“比如一些支付巨头补贴中间服务商,再由中间服务商补贴给用户或者商户,这种补贴方式算不算不正当竞争?目前还没法判定。”

所以,未来到底还会不会有烧钱补贴真的不太好说,不过可以肯定的是,我等小民想要薅二马的羊毛,是越来越难了。。。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