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强拆九龙城寨后,低端人口是怎么安排的?

香港强拆九龙城寨后,低端人口是怎么安排的?
2017年11月27日 19:06 易简财经

因为一场大火,北京开始防范安全隐患的整治行动。这也导致了很多人,不得不在瑟瑟的寒风中离开原本的住处。这时候的北京,气温一度降到零下5度,许多“外来务工人员”还拖家带口,有老人有小孩,显然这突如其来的“清退”,给他们带来了极大的麻烦,最后只能选择离开北京。这也引来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下面,让我们学习一下,1987年的香港是如何清理这些“低端人口”的,毕竟“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原来珠三角的偷渡者被称为大圈仔,这些省港旗兵都只能在三不管的九龙城寨落脚。

先介绍何为九龙城寨。

九龙旺角以北有一条界限街,它将九龙半岛横向一分为二,街南部分称九龙,街北为新界。界限街东街口通往启德机场,启德机场北面就是著名的中港英三不管的九龙城寨。

九龙城寨公园原是香港政府、英国与大陆之间的三不管地带,当年签订割让条约时,声明这一块位于香港境内的土地仍属于中国,但大陆政府也不想深入此地来打扰、或是被当成挑衅的行为,渐渐的就成为无政府的贼窝。

许多在香港犯了法的人就逃到这里,然后落地生根,又因这里无法可管,自然贩毒、走私、杀人、抢劫的乱事不断。

九龙城寨只6英亩大,约2.7公顷,曾是一块被英国割占而仍是中国行使领土主权的地方,身份非常特别。

原来在《中英展拓香港界址专条》中议定,中国官员仍可驻扎九龙城内,并保留附近码头以便往来。城寨因此成了“界中之界”。但实际上,清朝、国民党时期和解放后,中国都未在此治理;英国虽不断觊觎,都无法得逞。结果城寨成了“三不管”地方,寨内藏污纳垢,环境恶劣。

香港对“低端人口”采取了抵垒政策,如果你能从边防警防线逃出,到市区任一警署,就可获得身份证,因为这是一种港英筛选体力与智力优秀的劳动力的手段之一。

首先,要知道「寨城居民」指的是谁?

香港六十年代中期到八十年代期间,人口发展迅速,社会住屋短缺,很多经济水平处于低下层的市民搬进寨城,以低廉价格购买或者租赁房屋,以安身或养老,而寨城的房屋又不用居民缴交差饷、地税、物业税,甚至可以省却买卖时的律师费、厘印费。

一些小型工厂也因寨城租金低廉和不受管制的原因搬进寨城,并促使寨城极速改建加高、环境恶化。

还有由来已久的牙科和诊所,香港六十年代初期医疗及牙科服务短缺,寨城的牙科及诊所就在这个时候发展壮大。驻诊医师大多来自内地,他们无法在香港注册就业,但廉价的服务和认真的态度对香港医疗和牙科上的不足起到了极大的缓解作用。

寨城居民包括其中各行各业的从业人员都是香港合法居民,为社会繁荣建设作出贡献,但也由于各种原因一直生活于治安、消防、清洁恶劣的环境中,受到较少的社会福利和关注。

1987年,香港政府与中国政府达成清拆寨城的协议,并于原址兴建公园。

九龙寨城对香港的住屋负担起到了很大的缓解作用,而寨城居民面对拆迁各有困境,政府对他们做出特殊、优惠的安置和赔偿后,开始拆迁九龙城寨,具体措施为符合条件者补办香港身份证,并按同区数倍价格进行拆迁赔偿,并给予长达数年的过渡时间表。

九龙城寨剖面图

清拆给不同身份的寨城居民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1. 各行各业的从业人员:

工厂主、工厂员工、牙医、医生、供水商、寨城内的房地产公司和建筑商……

他们要面对的不只是失去居所,而是失业和损失掉之前所付出的一切投资。其中大业主、牙医和医生们受到的利益影响较大,情绪较为激烈。

2. 自住业主(房主):

这部分居民占60%,以一生储蓄或亲友贷款在此购买居所,做长久打算,除缴水电费外,也花过一大笔装修费。面对搬出后要支付的高昂租金和潜在的装修费,他们感到难以负担。

3. 一般小业主:

早已迁出的寨城业主把房屋出租,收取租金以补贴生计,因楼价不断升值其资金也得以保值,但清拆后只得一笔“赔偿金”,也因为近清拆的两三年租客逐渐搬出,收入逐步减少。

4. 租客居民:

租客可获得搬迁费,并能够入住公屋,但需要面对更高的公屋租金。

*资料来源:鲁金(1988)《九龙城寨史话》

我也很欣赏华尔街日报中文版做的九龙寨城项目,他们总结了这样一张图:

还有对原寨城居民的采访,且体现了不同意见: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