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犀牛”火了,你却还不知道它是什么!

“灰犀牛”火了,你却还不知道它是什么!
2017年07月25日 18:25 诺远控股

人民日报最近格外好看。

先是痛批王者荣耀“别让网游成为生活的全部”,互联网巨无霸腾讯股价被吓得抖三抖。随后,第五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召开之后,人民日报头版刊又发声:防范化解金融风险,需要增强忧患意识……既防“黑天鹅”,也防“灰犀牛”。

“灰犀牛”概念一出,上周一的股市立马给跪了:创业板指数很配合的大跌5%,沪深两市超过500只个股跌停,这你怕不怕?

“灰犀牛”是什么鬼?

八年前,一本超级畅销书《黑天鹅》让大家熟知了“黑天鹅”这个词汇,所有不可预测的重大稀有事件于是都拥有了一个绝佳的代言词。那么,首次出现在官媒口中的“灰犀牛”又是指什么?

“灰犀牛”概念首先出现在《灰犀牛:如何应对大概率危机》一书中,该书被誉为《黑天鹅》的姊妹篇,作者米歇尔·渥克是古根海姆学者奖获得者。米歇尔·渥克以重达两吨的灰犀牛来比喻发生概率大且影响巨大的潜在危机,相对于黑天鹅事件的难以预见性和偶发性,灰犀牛事件不是随机突发事件,而是在一系列警示信号和迹象之后出现的大概率。

换句说,同为会造成金融系统崩溃的重大问题,“黑天鹅”突如其来,而“灰犀牛”则厚积薄发。当你正面临一头两吨重的猛兽,愤怒地喷着气,直直地盯着你,随时准备向你扑来,将你撞翻在地的时候,为什么要去害怕一只鸟儿呢?

“灰犀牛”撞翻过谁?

2007年至2008年的那一场金融风暴,对某些人来说是“黑天鹅”性质的事件,但对大多数人来说,风暴是众多“灰犀牛”汇聚的结果,早期的警示信号就摆在那里: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清算银行在危机发生前,不断发出警告。

2004年,一份联邦调查局(FBI)的报告提醒人们提防抵押欺诈的大范围爆发。

2008年1月,世界经济论坛的风险报告指出,预期的房地产市场衰退、流动性资金紧缩和居高不下的油价都实实在在地发生着,推高了经济崩溃的风险性。

谁是中国最大的“灰犀牛”?

当下的中国经济,谁是“灰犀牛”?

中国金融改革研究院院长刘胜军给出了答案,他认为中国经济面临的最大的“灰犀牛”有两个:

“灰犀牛”之房地产

一方面,对于中国房价的泡沫化已经没有争议,但另一方面房价调控却陷入“空调”的境地,不断逼空,导致很多人产生“房价永远不会跌”的错觉。

环视全球的房地产泡沫,都符合两个特征: 一是周期长,一轮大牛市超过10年并不稀奇;二是泡沫破裂时地动山摇,犹如雪崩和泥石流,逃生非常困难。

“灰犀牛”之去杠杆

去杠杆这个词已经喊了很长时间了,不太好理解,简单说就是负债越多,杠杆越大,风险自然越高。

举个例子:2015年的股票配资,如果你只有100万,从银行借100万,配资公司在提供100万,你最终有了300万投入股市,这里面的杠杆就变成了3,而一旦亏损,三方的钱都可能打水漂。

另外,宝万之争中我们认识到了宝能的手段,就是发行大量万能险产品,然后却拿着投保人的钱去炒股,无形中加大了自身的杠杆和投保人的风险,这也是近几年政策监管的重点。

面对“灰犀牛”,你该怎么办?

在每一次、每一组黑天鹅事件的背后,都隐藏着一个巨大的灰犀牛危机。人民日报提到了“灰犀牛”,说明它也许真的在向我们逐步靠近,财富拥有者又该如何保护自己的资产呢?

答案就是资产组合保持合理的分散化。在国内大环境不明朗的时期,资产配置全球化是大势所趋。

细数海外投资渠道:

一、购买海外的证券产品

如果是购买国外交易所挂牌的证券产品(例如ETF、股票、期货、期权),可以有两个途径。(1)开通国内证券公司的账户,用沪港通的通道买香港的股票。(2)开通境外证券公司的账户,换汇转账至这些账户,就可以交易。

二、购买海外理财产品

海外理财产品产品一般都在境外的银行/证券公司/第三方财富管理机构出售,例如一些结构化存款、结构化挂钩产品、债券、基金等。有可能需要临柜办理。

三、投资海外房产

国内房产市场泡沫不断,海外房产投资已成为中国高净值人士规避风险、财富保值增值的一把利器。目前中国人海外置业以美国、欧洲和澳大利亚为主,其中美国置业最受追捧。不过,海外房产投资需充分了解当地法律制度、产权保护制度等,如果对这些方面不太拿手,也可能选择海外房产私募基金产品,博取收益。

/.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