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航乐视上演罗生门 比资金危机更可怕的是信任危机

周航乐视上演罗生门 比资金危机更可怕的是信任危机
2017年04月19日 13:48 中商产经

易到近期频陷舆论危机,车辆少、司机提现难、用户大笔余额难花更难提现等问题引发相关群体不满。眼下这一切还未解决,4月17日晚,日前被爆已离职的易到创始人、CEO周航与乐视又上演了一出“罗生门”,将易到的资金问题再度推至风口浪尖。

周航发声明称,易到目前面临的资金问题源于乐视挪用了易到13亿元的资金。随后,乐视和易到联合声明指责周航诽谤,称乐视从未挪用过包括用户充值在内的易到任何资金,而且已投入近40亿元资金及大量生态资源,支持易到发展。昔日队友今朝反目,个中是非难为外人道也。但从易到一路发展来看,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忆当初:行业先驱“喜”牵乐视

2010年5月周航在北京创立了汽车共享互联网预约车服务平台易到用车。在网约车领域,易到起步的比滴滴、优步都还要早。但之所以滴滴最先掀起了“网约车革命”,是因为当时易到的业务重心是商务出行,无论服务还是价格都更倾向于中高端。因此,在基数庞大的日常公共出行市场,易到远不如后入者滴滴“有名”。

2015年,易到当时的市场负责人在接受中国商报记者采访的时候曾表示,易到对接企业客户较多,旨在提供高质量的出行服务。对于烧钱抢占市场的行为,易到当时不是很赞同,认为烧钱不是一个健康的商业模式,易到轻易不会烧钱。

这一做法,虽然没有让易到像滴滴一样,快速在市场份额上占据上风,但是却在业内形成了良好的口碑。尤其是当携程投资易到并达成战略合作之后,让易到获得了携程的优质流量导入,携程的机场派单是所有司机都喜欢接的长单子,这一度让平台和司机都活得非常舒服。对乘客而言,一位理财平台的联合创始人告诉中国商报记者,她之前用的最多的就是易到,很好叫车,在易到平台上她累计使用了近3000公里。

但随着滴滴、优步补贴战的连番轰炸,行业内入局者越来越多且越来越“壕”,易到的处境变得尴尬起来,市场地位受到威胁,占有率也受到侵蚀。从融资节奏上来看,难与友商相抗衡。

据记者了解,易到天使轮获徐小平的真格基金投资;2011年8月,获得晨兴创投、美国高通风险投资公司千万美元级投资;2013年4月,获得晨兴创投、美国高通、宽带资本2000万美元投资;2013年12月,获得由携程和DCM领投的近6000万美元融资;2014年9月,获得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GIC)领投、百度参投的超过1亿美元C轮融资。而在此之后近一年时间里,资本市场再未听到易到的融资消息。

相较之下,仅2015年9月就有三笔友商融资敲定:滴滴完成30亿美元E轮融资,优步也宣布已有12亿美元融资到账,神州专车完成5.5亿美元D轮融资。据悉,这三家企业都与投资人签订了排他协议,因此易到用车的处境可以想见。

2015年10月20日,与BAT难有可能携手的易到和誓要发展汽车生态的乐视走到了一起,在易到完成D轮融资的同时,乐视控股正式确认乐视汽车已经与易到用车签署股权投资协议,获得后者70%的股权,成为易到的控股股东。

怎料得:易到“下凡”命运坎坷

按照乐视规划,与易到融合被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乐视投7亿美元支持易到,拿回专车行业的地位(百万日订单、新增百万司机、新增百万车辆);第二阶段,会员打通,互相受益;第三阶段,易到反哺乐视汽车。

于是,在乐视控股易到之后,易到一反此前腔调,也开始大张旗鼓的加入到“烧钱”阵营当中,力度达到“冲100送100”。时任易到用车CEO的周航表示:“易到今年(2016年)可能会花掉好几个过去5年加起来总和的钱。”

的确,2016年7月1日,易到公布了自2015年11月17日开始的“100%充返”活动成绩,共有超653万人参与,总充值金额超过60亿元,人均充值额918元,复充率达67.4%。从补贴力度上来看,易到在这段时间内相当于补贴了60亿元,几乎要赶上滴滴和优步。

当时易到的市场负责人告诉中国商报记者,在补贴中易到舍去了大约20%的利润,剩下的则靠生态充反和生态体系的资助,也就是充值不同档位的金额,可以送乐视手机、乐视电视等产品。

然而,美好的愿景背后,易到开始麻烦不断。2016年5月,一位易到消费者维权群的群主联系到中国商报记者,表示该群有消费者在充值易到之后,没有获得当初承诺的产品,还有人得到的产品兑换码无效,客服也不予以解决。用户因此提出的退还本金要求,对方也一概不受理。

记者了解到,在易到的充返活动中,653万用户共充值60亿元。其中有一项条款提到,充值本金和返现金额均不可提现、转移、转账。但被问到这60亿元资金被作何用途时,易到方面表示不便透露。

有业内人士表示,自易到加入乐视生态以来,其逐渐从一个用车平台变成乐视生态内重要的流量入口和广告流量变现平台。一方面,易到希望得到乐视的资金输血;另一方面,易到对乐视而言算得上是强现金流,每天都有大量现金进账,资金还能通过“生态充返”的形式回流。仿佛直接迈入第三阶段。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2016年关于乐视资金链危机波及到了易到,到今年年初甚至影响到了司机的提现问题。一个多月前,一位优步司机告诉中国商报记者,其平时优步、易到交替使用,如今在易到上提现越来越难,提现周期、提现方式等都“紊乱”了,现在一些司机们都不用易到了。

司机提现难、少接单、用户难叫车、有余额没处花更别提继续充值似乎成了恶性循环。上述提到的易到用户某理财平台的联合创始人就表示,现在基本只能往返机场才能叫得上车,已经很少用了,但是账户里面还有好几千元的余额。

对此,乐视在4月17日晚的“联合声明”中称,当下,易到确实面临一些资金困难,乐视作为大股东一直在积极帮助易到融资渡过难关,已经与战略合作伙伴拿出解决易到问题的方案,并已启动易到的上市融资进程。

易到的坎坷背后,怨不得司机和用户的不忠诚,怨不得对手烧钱打市场的竞争,当其让乐视带着7亿美元入局的那天起,就说明已经接受了这一残酷的游戏规则。

观局者:是非难辨心向周航

4月17日晚,当周航的声明发出之后,在网络上立即引起轩然大波,“13亿资金”无疑成为最大关注点。周航直言乐视挪用易到13亿元资金是易到资金问题的主因。当晚易到与乐视控股发布“联合声明”,称乐视从未挪用过包括用户充值在内的易到任何资金,周航所说的“挪用13亿”,事实上是2016年11月,在易到单独贷款困难的情况下,乐视控股以名下乐视大厦作为抵押物,以乐视汽车生态内的易到为主体取得的一笔14亿元联合贷款中的一部分。当时双方已明确约定,该笔资金用于包括易到在内的乐视汽车生态的日常经营资金周转,其中,1亿元用于易到,13亿元用于乐视汽车生态。并称“该等不实言论严重侵害了易到及乐视的名誉权,已涉嫌诽谤。”

在双方隔空喊话一个回合之后,不少业内旁观者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其中包括昔日的对手,也包括昔日的队友。一位前神州员工在朋友圈发文表示,支持航叔,于公事是值得尊敬的曾经对手,于私视不可忽视的创业先驱。

还有一位曾经的易到员工表示:“年度闹剧暂告一段,之前都是熬夜发声明,这次终于做了回真正的吃瓜群众。谁在撕破脸前,想必都经历了相信他、原谅他、无视他、忍了、忍无可忍的心理变化,我也是透支了多少个人信用才逃出来的,心疼入坑和那时和坑里的自己。”同时还表示,“一边是做采访很守时的高管,一边是以无底线为傲的公司,对吃瓜群众来说,信谁不信谁,比真相是什么重要多了。”

确实,在一桩桩“纠纷”发生之后,资金问题已无需过多担心,毕竟“钱能解决的事都不算大事”,信任危机才是企业真正应该严肃看待的问题,也是企业需要花大量时间成本解决的问题。眼下,如果切实解决司机提现和用户叫车难题,相信会比声明有用的多。

就像一位易到忠实用户所说的:“既然问题已经发函澄清了,希望赶紧解决一下用户问题。今天(4月18日)限行想打车,结果加价两倍都没有司机。作为一名易到的忠诚用户,还是期待易到和股东乐视赶紧解决用户打不到车、充值无法退换的问题。”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