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不过三岁?细数许鲜“三宗罪”

活不过三岁?细数许鲜“三宗罪”
2017年07月04日 13:43 中商产经

以“烧钱”著称的生鲜电商注定不是一门小本生意,有胆量的小玩家即使能够进入战场厮杀,最终通常也都落得个惨烈的结局。业内每年都会流传着“生鲜电商死亡名单”,2017年刚刚过半,又有新的生鲜电商病入膏肓。

据多家媒体报道,生鲜电商许鲜正陷入一场系统崩溃的风波。6月28日,许鲜App和电脑端下单系统全部陷入瘫痪,北京、上海、杭州等城市的提货点均无法正常接单。页面显示所有提货点为“装修中”或“即将开业”。6月28日下午,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对于提货点瘫痪一事不做官方回应,也不接受媒体采访,但透露“公司领导们都在为此事开会”,并称不清楚何时恢复系统。

对于许鲜陷入系统崩溃的原因,业内有两种说法,一说是因为许鲜的供应链出现了问题,难以支撑许鲜当前的业务;另一种说法则称许鲜融资出现了问题,许鲜曾在2014年9月获得数百万元天使轮融资,2015年获得数千万元A轮融资,此后再无公开的融资记录。

无论是哪一种原因,目前看来许鲜都是凶多吉少。作为生鲜电商大军中的一名小兵,许鲜本来就有些“先天不足”,而垂直生鲜电商整体生存环境的恶化则让许鲜离死神越来越近。

无资本输血 难以续命

与普通商品不同,生鲜产品高损耗的特性对商家的仓储、物流及周转速度都有着极高的要求。因此,在仓储和物流环节,冷藏、冷冻以及高标准的包装直接推高了生鲜电商的履单成本,这首先成为生鲜电商的一大部分投入。

而在电商行业中,价格战三个字是永远无法避开的话题。尽管平均履单成本本来就高于其他品类的电商,生鲜电商依然逃不过价格战的命运。不仅众多垂直生鲜电商在这片红海中厮杀,阿里、京东、苏宁等综合型电商也早已涉足,巨头的卷入,让垂直生鲜电商的生存环境愈发险恶。

例如天猫超市在2015年上半年就曾以39元/斤且包邮的价格销售智利空运的车厘子,而彼时市场拿货价也要60元一斤,天猫超市以负毛利的方式抢占市场,对很多中小型垂直生鲜电商来说,几乎是“灭顶之灾”。

持续的价格战需要资本输血,不想被绞杀的垂直生鲜电商都选择了抱巨头的“大腿”。作为天猫超市生鲜区的实际运营者,易果生鲜背后有阿里和苏宁两位股东的支持,而天天果园则早在2015年就获得了京东的投资,后起之秀每日优鲜从2015年起已连续获得腾讯三轮投资。许鲜自2015年获得数千万元A轮融资后,就再无公开的融资记录,其能“续命”到今天已实属不易。

供应链无建树 盈利无望

当然,从校园起家的许鲜与易果生鲜、本来生活、天天果园等定位中高端的生鲜电商所走的路线并不相同,其SKU中很少有进口生鲜产品,而是与街边店所售生鲜商品无异。少了高附加值的进口生鲜SKU,那么对许鲜来说,盈利的希望就只能放在供应链上了。很多生鲜电商都试图通过缩短供应链的方式压低成本,让商品从田间地头直达消费者手中。然而这对于许鲜这个小玩家来说也并不容易。

大的生鲜电商能够覆盖从生产、采购、加工、冷链日配及销售等各个相关环节,订单量达到一定水平之后,也有能力与产地达成直供协议,甚至有的生鲜电商拥有自己的种植基地,如早在2008年,沱沱工社就斥资在北京平谷自建了1050亩的种植大棚,自营种植有机蔬菜,养殖有机家禽、家畜。而目前仅进入北京、上海、武汉、杭州、廊坊五个城市的许鲜显然不具备这样的能力。有知情人士向媒体透露,许鲜80%的水果都来自新发地,只有少部分是原产地直采,而从新发地进来的水果,也有很多是已经长时间存储在冷库中,许鲜承诺的“直采6小时送达”很难做到。

预定+自提模式弊端明显

既没有持续的资本输血,在供应链上也毫无建树,起初许鲜或许想通过“预定+自提”模式另辟蹊径。

在众多生鲜电商玩家之中,许鲜是少有的采用“预定+自提”模式为主的一家,这种模式的初衷是为了减少库存压力,降低仓储物流和包装成本,同时最大限度地避免承担损耗成本。这可能是从校园起家,走低成本路线的许鲜能想到的唯一的突围之路。但是,这种“预定+自提”模式的弊端也显而易见。

除了需要保冷保鲜之外,生鲜产品的特殊性还在于,其消费者的购买需求多是即时性的,即消费者一旦有了购物冲动,就希望马上拿到商品,另外送货到家的便利性则是电商相较于实体店的一大优势,某种程度上说,电商就是一种“懒人生意”。

然而,许鲜的用户需要通过提前预定,次日到店提取商品,这显然与消费者对生鲜电商两大要求——即时性和便利性相违背。

主流生鲜电商多采取B2C模式,从城市中央仓库以冷链物流配送到消费者手中,配送时效也已经从一开始的第三日达,逐步发展为次日达和当日达,而眼下,包括易果生鲜、天天果园、本来生活等生鲜电商都通过与实体商超联手,尝试提供“前置仓+2小时内送达”的服务,而每日优鲜和U掌柜这样本身就以“前置仓+极速达”模式起家的选手已经率先实现了区域盈利。许鲜次日到店自取的模式虽然节省了部分成本,但却完全失了生鲜电商该有的即时性和便利性,让消费体验大打折扣,况且许鲜的SKU本来就与街边水果店高度重合,能够接受线下自提的消费者,也完全可以到街边店随时购买,无需预定。

成立于2014年的许鲜本来就该迎来自己三周岁的生日了,不过,不长命的生鲜电商在这个行业里屡见不鲜,许鲜不是第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