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酒类企业业绩飘红 蹭热点背后模式弊端难解

上半年酒类企业业绩飘红 蹭热点背后模式弊端难解
2017年09月12日 14:38 中商产经

2017上半年18家白酒上市公司业绩亮眼,白酒行业回暖被普遍看好,这种利好也进一步传导到酒类流通企业。数据显示,发布2017上半年报的酒类流通企业1919、酒便利、名品世家以及发布2017财年年报的银基集团几乎均出现了营收、净利的双增长,毛利率也大幅提高。

然而,一直困扰酒类流通行业的问题仍然存在,企业普遍负债率偏高,现金流为负,而净利润方面,虽然有所增长,但很多企业仍处于亏损状态,而在这其中,不同的流通企业又表现出各自不同的特征。酒类流通行业目前处于什么发展阶段,不同企业的经营模式又有何利弊呢?

2017上半年酒类流通企业业绩飘红

白酒行业回暖的大背景下,流通企业也深受其益,数据显示,2017上半年,1919实现营收17.05亿元,同比增加52.55%,净利润-1517万元,同比增加63.97%;酒便利实现营收3.07亿元,同比增加41.29%,净利润-746.8万元,同比增加65.27%;名品世家实现营收3.02亿元,同比增加27.57%,净利润2036.6万元,同比增加72.39%。只有银基集团2017财年(截止到2017年3月的完整财务年度)的营收为15亿元,同比增加19%,净利润为615.6万元,而去年同期为1.3亿元。

毛利率方面也是大幅提升。数据显示,2017年上半年1919、酒便利、名品世家的毛利率分别为11.77%、20.37%、12.46%,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提高5.56、3.27、5.97个百分点。银基集团2017财年毛利率为27.5%,比去年同期提高9.9个百分点。

对于酒类流通企业业绩的全线飘红,酒行业专家蔡学飞对中国商报记者介绍说,酒类流通企业业绩回暖一方面受益于一线名酒品牌的回归,这使得规模流通企业整体利润提高,另一方面高端白酒产品升级明显,拉升白酒行业的平均利润,同时带动流通企业利润提高。

确实,酒类流通企业对高端白酒的依赖程度很大,财报显示,银基集团2017财年的销售收入中,五粮液和茅台产品的销售占比超过九成,中国市场销售大幅增长。此外,1919、酒仙网等平台普遍通过茅台、五粮液等产品来引流,增加客户群体,这也导致前段时间飞天茅台的断货带来1919和酒仙网的销售额深受影响。

不过,即使酒类流通企业营收、净利双增长,但行业仍普遍处于亏损状态。数据显示,2017上半年,1919和酒便利的净利润分别为-1517万元、-746.8万元。

对此,1919集团董秘对中国商报记者表示,1919集团2016年首次亏损,主要因为规模快速扩张,近阶段公司在发展战略方面很注重速度、规模和市场占有率几个指标,新增门店数量大幅增加,与之匹配的机构、人员、系统、机制等方面都要进行持续的投入和升级,造成大量的前置成本。不过,今年上半年,公司进行组织机构调整,开店速度下降,亏损额也大幅下降,此外,公司坏账准备新增很多,若不考虑这个因素几乎实现盈亏平衡。

确实,财报显示,2014年8月份1919在线下只有40家店,2014年底为73家店,2015年底迅速扩张到451家,2016年底达到881家,今年上半年为925家,扩张速度很快。2016年上半年首次亏损,亏损额为4331万元,与之相比今年上半年的1517万的亏损额反而是有所好转。

蔡学飞告诉中国商报记者,酒类流通企业作为互联网公司要不断做大流量,扩大投资,并发展多元化业务,其经营模式决定其亏损为正常现象。不过,这个行业当前已经过了最初的高速发展期,而是进入了一个深度调整期,不再单纯追求规模增加,而是同时注重规模、利润双指标,1919、酒便利等企业虽亏损,但亏损收窄就能加以说明。

不同经营模式的深度思考

而酒类流通行业长期的扩张决定其现金流状况表现不好。数据显示,1919集团2017上半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为-2490.7万元,去年同期为773.2万元,名品世家2017上半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为-3585.4万元,去年同期为-4113.9万元。

对此,1919财报解释到,1919集团2017上半年经营活动的现金流为负主要因为预付茅台集团账款1.42亿元,并预付五粮液集团账款1亿元,使得经营活动的现金流出大量增加。

蔡学飞透露,对于酒类流通行业,大量的库存成本和采购、物流开支等无法回避,整体投入较大,而酒类流通企业近期又开展多个新项目,收购国外酒庄,尤其1919日前开拓了包括信贷等在内的八大业务模块,现金流问题突出,必然为负。

不过,仍有反例存在,数据显示,酒便利2017上半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为551.59万元,而去年同期为-5503万元,由负转正。

资料显示,酒便利于2016年1月初被联想集团控股,而在此之前联想曾收购孔府家、丰联集团等多家酒企但都以失败告终。

也许是前序教训改变了联想对酒便利的经营模式。中国品牌研究院研究员朱丹蓬对中国商报记者透露,面对前几次的失败,联想此次对酒便利更多采用止血的方式,联想高层曾透露,对于酒便利的经营模式更多考虑投入产出比这个考核指标,这种定位就决定了酒便利不会进行盲目扩张和布局,现金流自然较好。

这种不同的经营模式在资产负债率方面同样有所体现。数据显示,酒类流通企业的负债率普遍偏高,尤其1919截至2017年6月底的资产负债率水平为82.51%,去年同期为81.91%。与之相比,酒便利负债率较好,今年上半年的负债率为63.58%,而去年同期为60.49%。

1919集团董秘对中国商报记者透露,1919的高负债率是取决于其自身的运营模式,1919集团经营模式为线上线下完全一体,并以线下门店为核心,当前1919线下的925家店中有739家店为合作的第三方投资,占比达到80%,1919在这些门店的商品、货架、人员、系统等方面都投入了大量资金,导致其负债水平较高。

“而经营模式的不同又是把双刃剑。1919固定成本大使得其负债高,但其强调19分钟到达,服务相对较好,酒便利虽负债相对较低,但其硬件投入少,线下布点少,使得其服务体系、送达程度等方面又远远落后。”朱丹蓬如是说。

对于不同经营模式的评价,朱丹蓬认为,如果1919能顺利解决其现金流问题,1919的发展模式将更有潜力,因为其线下的精细化服务及扩张能为其带来大量的流量,长期来看,1919不仅可作为卖酒的平台,还可以经营其它增值产品,更加具有可持续发展的可能性。

说到现金流,1919面临的现金流不足问题确实很可能制约其发展。资料显示,之前酒类流通行业的佼佼者酒仙网就是因为新三板融资能力不足而不得不退市从而寻找新的融资渠道,同样在新三板上市的1919今年上半年现金流已经为负,同样面临融资能力不足的问题,现金流问题能否被顺利解决是决定其能否长期发展的关键。

而对于整个酒类流通行业的发展格局,朱丹蓬认为,目前,很多小型的区域平台都已经消失,行业的集中度有所提升,流通企业已经从跑马圈地转为沉下心做服务,盈利能力有所增强,未来这个行业结构将更加完善。(记者 周子荑)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