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诊断或成下一个风口 基因测序行业华大基因上市

肿瘤诊断或成下一个风口 基因测序行业华大基因上市
2017年07月26日 17:25 全景财经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全景财经”

 来源:北京商报

华大基因于7月14日正式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成为真正意义的基因测序行业登陆资本市场的第一股。

华大基因是全球领先的基因组学类诊断和研究服务商,通过基因测序方式对生物样本进行检测,并对测序结果进行分析和解读。凭借全资质认可、先进的技术平台、丰富的临床经验以及庞大的基因数据库等多项优势,华大基因成为实至名归的基因测序龙头企业,也是具有全球品牌影响力的中国生物科技企业代表。

在上市仪式现场,向来不走寻常路的华大基因,再次展现其暖心的一面,与以往新上市企业不同的是,华大基因将敲钟的机会全部交给了6位特别人士,他们是华大基因的员工——“唐宝宝”(唐氏综合征)代表、受益华大基因检测的用户代表以及关爱关怀罕见病和残障群体的代表,他们以响彻深交所上市仪式大厅的钟声,宣布华大基因成功登陆中国资本市场,更标志着华大基因向着“基因科技造福人类”的梦想迈出了一大步。

董事长汪建也在上市仪式上发表了长达15分钟被评价为“霸气”的上市发言,汪建不仅回顾了华大发展中的各种故事,同时也强烈地表达了希望通过基因科技减少人类疾病的愿景。他说到,“华大愿与政府和同行一起,让基因科技指导下的精准医疗成为人人可支付、处处能普及的新业态”。此外,汪建更许下承诺,“至少五年内我个人不减持华大股票;基因相关残疾不减少,我不仅不减持,还会继续留在残疾人协会工作”。

(华大基因董事长汪建)

华大基因首席执行官尹烨也在上市仪式现场表示,“深圳华大基因股份有限公司管理层经过讨论决定,我们每年义务捐助一种罕见病,全球永久免费”。

(华大基因CEO尹烨)

 赶上时代的风口

作为资本市场一直期待的“精准医学”概念股,华大基因此次上市恰恰赶上了时代的风口。从美国到中国,“精准医学”已经从理念上掀起新一轮医学革命,在“技术+资本+政策”的驱动下,全民基因检测时代即将到来。

据统计,全球精准医学市场规模已超600亿美元,其中精准诊断约100亿美元,精准治疗约500亿美元,未来3-5年全球精准医学产业将保持15%左右增速。

在中国市场上,以华大基因为代表的基因检测企业正在迅速从产业链的上游向下游发展。未来,随着诊疗技术的进一步突破和医保支付水平的提升,精准医疗将应用至个体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管理和辅助决策。

2015年2月,我国成立了精准医疗战略专家组,同年3月科技部组织了首次精准医疗战略专家会议,并决定在2030年前投入600亿元用于精准医疗,中央财政200亿元,企业和地方政府配套400亿元。

作为基因测序行业的领头羊,华大基因从上游的基因测序开始,顺势延伸产业链,不仅在测序产业链的中下游实现了全面的布局,还在一些细分领域占据了领先地位。

在国内领先的基础上,资本市场和政策利好的驱动将有助于华大基因打破外资的垄断地位,冲击基因测序产业第一梯队,为实现中国精准医学产业在全球领先提供源源不绝的动力。

布局三代测序仪,打破垄断意义重大

我国市场上使用的基因测序仪和试剂大多来自于少数几家国外供应商。据统计,在二代测序仪的销售上,Illumina的全球占比高达83.9%。

中国企业提供的测序服务业不得不承受比供应商所在国家更高的设备购置和应用费用,测序成本甚至会高于国外服务商的市场报价,这在很大程度上压缩了国内基因测序服务企业的利润空间。

处于垄断地位的行业巨头Illumina在2014年下半年突然提高了测序试剂的价格,涨幅为55.81%,严重挤压了国内测序服务业的利润空间。

由于受制于上游的定价,以华大基因为代表的国内基因测序企业一直面临着“受制于人”的局面。

基于此,越来越多的行业人士认识到,基因产业的竞争是一场不折不扣的“上游设备”和“技术优化”的竞争。我国的基因产业要想在世界上掌握更多的话语权,必须加强上游设备、中游产品、下游服务的一体化建设。

为了打破外资的垄断,华大基因启动了测序仪及试剂进口替代的策略,在2013年,华大基因集团层面收购了美国的Complete Genomics公司。收购之后,经过三年多20多万小时的实验,终于完全掌握测序仪的核心技术,在2015年10月推出BGISEQ-500,BGISEQ-500是国内第一款可规模化量产的测序仪,不仅在准确度和一致性方面均达到甚至超过一线成熟商业测序系统的水平,配套试剂、耗材也已实现国产化。华大基因集团率先成为全球第三家可规模化量产测序仪及测序试剂的厂家。

肿瘤诊断有望成为下一个风口

在上游打破垄断之后,华大基因急需向下游的服务类业务拓展。

此次华大基因上市的最主要的业务就是生育健康类服务,在这一领域,华大基因等领先企业已经成功地占领了市场,已经很难有后来者进入的机会。

在生育健康类服务之外,华大基因的下一个增长点就是肿瘤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根据Illumina测算,全球高通量测序的市场规模约200亿美元,其中肿瘤学就高达120亿美元,肿瘤个性化用药、肿瘤早期筛查将成为生育健康之后的又一个风口。

目前,我国已处于肿瘤高发阶段。数据显示,2015 年, 我国新增肿瘤患者人数约为430万人,因癌症死亡人数约280万人。同时,从疾病发病率趋势看,近十年来,我国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不断上升。

在国民健康意识不断提高,以及各国控费持续加紧的背景下,从个人及政府医保角度看,高通量测序在遗传性肿瘤的早期预防及肿瘤治疗阶段的精准用药将有望发挥重要作用,潜在的市场空间极为广阔。

麦肯锡咨询指出,从实现时间和疗法本身的潜力角度,癌症的测序应用将会是最大的市场。目前癌症的应用主要集中在易感基因筛查和靶向治疗方面,应用场景包含肿瘤的早期筛查、肿瘤个性化治疗、预后和随访监测。

凭借测序领域和大数据的优势,华大基因正在尝试针对每一个肿瘤患者个体,研究其基因突变本身和药物之间的关系,针对这个个体的肿瘤实现个性化用药。

精准用药降低患者死亡率

目前,多数靶向药物的使用,仅仅是针对特定基因的分型,但是,靶向药物的疗效不仅仅只与靶点基因有关,多个相关基因均可以导致耐药的发生,所以想要精准选择对肿瘤患者有效的肿瘤药物,必须全面检测药物相关的靶向基因和会导致耐药的基因突变情况。

以华大基因已经推出OseqTM-Drug靶向药物全景基因检测为例,该检测是利用国际领先的高通量测序平台,专门针对实体性肿瘤患者研发,基于癌症组织样本和外周血样本,一次性检测与肿瘤靶向药物靶点相关的206个基因,全面准确解读95种靶向药物,可详细了解肿瘤患者特有基因变异情况,为患者提供更多可选择药物方案,协助医生制定更完善的治疗方案。

在该检测应用场景下,根据检测结果,医生可以根据单个肿瘤患者药物遗传学和药物基因组学的特点,为其提供最佳的临床治疗方案或个体化的用药指导。它可以帮助患者选择合适的化疗和靶向药物,提高治疗的针对性,最大程度地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目前,华大基因已经开发了OseqTM-T/ctDNA肺癌个体化诊疗基因检测、OseqTM-T结直肠癌个体化诊疗基因检测、OseqTM-T/ctDNA肿瘤个体化诊疗基因检测。这些检测可以为患者个性化选择药物,协助医生完善治疗方案。

为了加快肿瘤基因检测的商业化发展,华大基因研究院已经与广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上海长海医院、北京天坛医院、中山肿瘤医院等国内多家医疗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在个体化肿瘤研究领域展开合作,共同推动癌症基因组学研究成果的医学转化,将最新的科研成果快速地应用于肿瘤临床治疗。

.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