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几百亿个快递包装垃圾,你贡献了多少?

每年几百亿个快递包装垃圾,你贡献了多少?
2018年01月02日 23:40 标准排名官号

作者:王琛鹏

元旦过完了,圣诞也过完了,不过一个多月后,我们又将迎来世界华人最盛大的节日——春节,而且还和西方的情人节是同一天。

每逢佳节倍思亲,不能相见送上礼物表达情意,成为当下众多生活在都市中的繁忙人们的选择,这也有赖于现代物流的高速发展。

但是在物流业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环保难题:难以降解的包装袋带来环境污染、过度包装造成资源浪费。

根据《中国快递领域绿色包装发展现状及趋势报告》,仅2015年,全国快递消耗快递运单约207亿枚、编织袋约31亿条、塑料袋约82.68亿个、封套约31.05亿个、包装箱约99.22亿个、内部缓冲物约29.77亿个。

面对物流垃圾的严峻挑战,工信部、商务部两部委曾联合下发《关于加快我国包装产业转型发展的指导意见》,引导包装产业健康发展,对快递包装回收和绿色包装研发工作给出指导性意见。

《意见》提到,“利用互联网、大数据和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和手段,优化包装废弃物回收利用产业链。鼓励有条件的企业与上游生产商、销售商合作,利用现有物流体系,尝试构建包装废弃物逆向物流体系。发展绿色包装材料,推行使用低(无)VOCs含量的包装原辅材料,以可降解、可循环等材料为基材。”

同时推行简约化、减量化、复用化及精细化包装设计技术,加强包装绿色制造企业与园区示范工程建设,建设一批绿色转型示范基地,形成一批引领性强、辐射作用大、竞争优势明显的重点企业、大型企业集团和产业集群。

2017年11月初,国家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正会同相关部门研究调整“限塑令”;国家邮政局等10部门也联合发文,着力推进快递业绿色包装。

快递企业争相入局绿色物流

为了加快整个行业的绿色升级,菜鸟与圆通、中通、申通、韵达、百世、天天等中国主要快递公司发出联合倡议。

希望物流行业全面投入绿色物流行动当中,通过新型材料研发和替换、资源回收和循环利用等方式,让绿色成为物流最美的风景线。

目前,已经有近1500万个无胶带纸箱和环保快递袋送到消费者手中;全国设立了近千个绿色驿站;数万辆新能源智慧物流车在全国30城开跑。

据了解,菜鸟智能打包算法可以减少5%的耗材使用,按照2016年产生的约300亿包裹来算,全行业可以节省近12亿个箱子,相当于省出数千万棵树。

在菜鸟的“回箱计划”中,上千万个被直接回收的新纸箱可循环利用12次,这种建立在企业或业内的绿色循环生态,已经比肩发达国家对再生资源的精细化回收管理。

“双11”期间,共享快递盒在北京、上海、杭州等全国范围内共13个城市投放。每个共享快递盒每周平均可循环6次,预计单个快递盒使用寿命达1000次以上,大约可节约1棵10年树龄的树木。

目前,苏宁投放的5万个共享快递盒已经累计节约了650万个普通快递盒。

苏宁物流推出的项目——“漂流箱计划”中,每个漂流箱循环2000次,大约可节约1棵10年树龄的树木,预计“漂流箱”在全国范围投放后,苏宁物流一年节省下来的快递盒可绕地球一圈。

针对绿色包装,苏宁物流设计了多维度创新措施:回收包装、简化包装、减少二次包装以及合并包装。

截至2016年底,苏宁物流共回收了200万个包裹进行循环使用,年节约包装成本约160万元。简化包装,同城商品利用周转箱周转,则提升了70%运输装载率。

小家电与整件出库商品,由原包装配送,发货效率平均提升45分钟,用户可以更快地收到自己购买的商品。针对同一用户下的订单,在合并包装上,苏宁物流平均每天减少了12400个包裹,订单分单率降至30%,年降成本450万元。

除了苏宁易购,其他电商与快递公司也正在加入到绿色物流的行列中来。

圆通快递大规模应用电子面单,使用率近80%。

圆通速递负责人钱卫华称:“圆通正积极在全网宣导树立‘绿色圆通’观念,增强全网员工节能减排的意识,并为此制定了一系列具体可行的指标,在全网推广使用电子面单、编织袋循环利用,探索绿色包装,并着手研发冷链物流的环保包装。”

据顺丰速运相关负责人介绍,顺丰研发出了一款可供二次使用的文件封,尽量减少流通的文件封数量,同时还研发出了一款免胶纸的纸箱,在减少胶纸的同时还包括防盗、易撕开等功能;顺丰还在中转场逐步以可重复使用的帆布袋代替普通编织袋,目前每年能节约2900万个编织袋。

中通快递也在使用绿色循环袋代替传统编织袋,已开启包装回收行动,用户发件时可通过二次利用快递包装抵扣快递费用,根据包装盒大小,会给予用户2元到5元不等的费用减免,推动用户多次使用包装盒。

百世快递和天天快递将环保快递袋用于消费者寄件;韵达使用RFID环保袋进行小件集包,环保袋循环使用可高达50次以上;京东物流在全国启用1000辆采用新能源的绿色物流车;申通快递使用绿色循环袋代替传统编织袋,实现了包装袋的循环使用,在各网点的编织袋使用次数可达50次以上。

绿色物流不止于此

随着“互联网+”兴起,快递领域逐渐成为塑料袋使用“大户”。

《人民日报》报道,相关统计显示,中国去年快递业塑料袋使用量约147亿个。

2017年“双11”的包裹量达15亿个,其中大多数含有无法降解的塑料袋。

在2017年的“双11”期间出现了可重复利用的共享快递盒,既解决了用户需求,又鼓励消费者减少使用塑料袋的频率。

据《人民日报》报道,2017年11月初,国家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准备会同相关部门研究调整“限塑令”;国家邮政局等10部门也联合发文,着力推进快递业绿色包装。

上海财经大学菜鸟驿站负责人葛均国称:“增设绿色回收台后,同学们对于捐赠纸箱特别积极。两周时间,就回收了有400公斤纸箱。”

物流业的绿色行动还不止于此。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智能手段在技术层面被广泛应用。

菜鸟网络的仓配体系全面使用了新的“智能打包算法”。胡浩源表示:“下一步我们会实现包装定制化,即根据仓库内商品特性,结合消费者购买组合习惯,定制最适合仓库使用的包装,快递包装耗材有望进一步降低15%以上。”

在中国物流学会特约研究员杨达卿看来,国家政策的支持引导有助于调动快递企业的积极性。

同时,相比于企业“单打独斗”试水绿色物流,类似于菜鸟网络这样的行业巨头引领快递企业抱团探索不仅可以助推标准托盘、快递包装和胶黏剂等相关绿色产品标准的统一及普及,也可以规避因企业间绿色物流标准“打架”带来的资源浪费。

绿色物流目前处于摸索中,尚没有成型。但快递行业已经意识到对纸箱、包装件等进行精细化回收管理的价值,行业向绿色、智慧化方向发展是大势所趋,在整体消费升级的趋势下,这也逐渐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同。

阿里巴巴集团CPO、菜鸟网络董事长童文红表示,要实现物流业的环保化,企业责无旁贷。

发展绿色物流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相信在企业和政府的共同努力下,绿色物流体系会更加健全,物流业的迅速发展也在朝着经济又好又快的目标而努力。

构建绿色美好生活,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的身体力行,标准排名希望我们每一个人在寄送快递的时候,都能够简易包装,尽量选择可降解、可回收的绿色环保包装材料。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