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评丨毫不含糊提高商品房成品交付

社评丨毫不含糊提高商品房成品交付
2017年12月17日 15:50 中国房地产报

2017年对房地产行业来说最重要的一件大事,是十九大。经过这一年在政策、制度上的磨合与定调,房地产行业的新格局在十九大之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之前正在徐徐展开。

十九大关于房地产行业的定调是“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让全体人民住有所居。”其核心的魂则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努力的方向”。行业的定调和政策的走向已经框定了2018年乃至未来十年的行业大格局。

这样的定位,就是要彻底解决房地产业十多年的高速增长带来的最大问题,即炒房投机盛行,金融属性越来越强,房价越来越高,而居住属性却越来越弱。

要解决房地产脱离居住属性的问题,目前政府已经从几个方面来做:从市场角度,抑制脱离实际需求的市场炒作和降低金融杠杆;从供给侧角度,构建以保障房、租赁房、共有产权房等多元化的住房供应体系,满足人们的基本的居住需求;从产品品质的角度,通过绿色建筑、绿色社区、智慧社区、装配式建筑、全装修房的鼓励性和强制性推进,通过医院、学校、交通、商业的配套完善,让人们的居住更加宜居。

目前在北京、上海等城市,在保障房领域,已经全面推行全装配式建造,全装修交房,在《北京市共有产权住房规划设计宜居建设导则(试行)》中也规定共有产权房“六个率先”,率先实现绿色建筑行动、住宅产业化100%全覆盖,全面实施装配式建筑,率先实现全装修成品交房。

在保障房和共有产权住房领域,由政府主导已经在全面推行全装修成品交房,全面实施装配式建筑和绿色建筑行动。

话说到这里,我们不得不说说商品房。按照我国新的住房体系,商品房理应是属于改善性的住宅,其建设标准和配套标准理应高于“基本保障”范畴的保障房和共有产权住房。然而,我们不得不说,在商品房建设领域,我们的建设标准已经开始落后于保障性住房。在全国范围内,装配式建筑的比例只有3%左右,全装修成品交房也十分稀有,甚至一些定价动辄十几万元一平方米的号称“顶级豪宅”的城市别墅、大平层豪宅,开发商也是毛坯交房。

商品房的毛坯交房的比例如此之大,追问原因,开发商也会道出一大堆“苦衷”:装修行业良莠不齐、标准不一,全装修房投诉多、纠纷多;我国消费者购房理念问题,倾向于自己装修,全装修交房也得打掉重装;政府限价,只好精装修改毛坯压缩成本,等等不一而足。

开发商的这些“苦衷”确实存在。然而,这一切的问题,并不是我国商品房绝大部分毛坯交房的“奇观”存在的理由。全装修房投诉多、纠纷多,有行业发展水平不高的原因,同时也说明我们的开发企业的开发量控制水平较低,管理粗放,对此应该努力提升企业的管控水平,而不应该是以此为由,就不做全装修成品房。对于消费者倾向于“个性化装修”的问题,也是可以从管理环节解决的,通过互联网的手段,让消费者在装修设计环节就参与进来,对每套房都进行个性化设计也并不是难事。至于政府限价,可能在客观上对开发商的利润形成压力,诱导开发商以毛坯交房,这可以从政策执行上进行改进,一方面政府对项目的成本进行更科学的测算,对每个项目制定出科学的限价标准,另一方面,开发商也应当从管理环节要效益,通过管理效率的提升来节约成本,通过两方面更精细化的管理来为更好品质的住宅提供空间。

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全面提升住房的品质,让人民住上品质放心、宜居、绿色、美观的成品房,一定是题中之义。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