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称“副都”的城市狭路“新贵””小弟,命运难测?

号称“副都”的城市狭路“新贵””小弟,命运难测?
2017年08月15日 09:52 地产情报站

一座城市的崛起与发展,科学的规划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规划有问题,小则影响城市的健康发展,大则可能沦为鬼城。

郑州市的郑东新区,7年之前,由于超高的空置率,一度被外国媒体称为“中国最大鬼城”,后来的郑东新区并未成为“空城”,而是顺势崛起,郑东新区的“逆袭”之路值得高度关注。

郑东新区给我们的启示:交通体系、产业和市场的空间区位应高度趋同。 

 图片来自百度地图

封闭四边形区域为郑东新区范围,而中间的两条南北线段,左边为京广高铁,右边是京港澳高速公路,铁路和公路两条“大动脉”,均处于新区内,“米字型”高铁站郑州东站,坐镇新区内偏南的位置。这样“紧实”合理的交通布局,是最容易发展的格局。若城市的的框架拉的过大,新区与老城区距离太远,交通布局又不契合,一定是另一番场景。

京津冀一体化是一盘大棋

京津冀协同发展重要的布局之一是雄安新区,它改变了整个区域的格局,过去城市关系中,真正可以称为核心城市的只有北京、天津、勉强加上弱势省会城市石家庄。未来会变成四个核心城市;北京、天津、雄安新区、和石家庄

四个核心城市将起到支点的作用,将整个区域支撑起来。当然更重要的前提是雄安新区和石家庄要迎势而起,只有自己发展到一定的高度,才能有效带动周边区域的发展。以石家庄市为例,它的使命是带动衡水、邢台、邯郸等三个地级城市的发展,邯郸市和邢台市比较特殊,由于区位的缘故,既在京津冀城市群,又被纳入了中原城市群。

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区位关系

保定这座古城有些特殊,整个京津冀的格局中,作为首都卫星城的保定,与北京和雄安之间关系相对复杂,由于存在卫星城的基因,不能脱离北京谈保定。

2014年“政治副中心事件”,2014年的3月份,财经杂志称,京津冀三地已经达成共识,初步确定将河北保定市作为“副都”的首选地。自此沉寂已久的保定沸腾了,接下来首先迎来的竟是全国的“炒房客”。不久之后“副都”传闻被官方辟谣,沸沸扬扬一个月的保定,逐渐恢复以往的平静。当时“保定政治副中心”传闻中,还附带这样一句话:部分国家部委的下属事业单位以及教育机构将率先搬迁。

三年后,2017年的4月1日,国家宣布成立雄安新区,而雄安新区的大致范围就是原保定市所辖县雄县、安新、和容城。以前它们一直都是保定身边“默默无闻”的小弟,从新区宣布成立的那一刻起,已不可同日而语,同时晋身为“新贵”城市。雄安新区很重要的一个定位,承接非首都功能。

北京的首都功能是: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北京首都功能以外的功能即为非首都功能,这个很好理解,也就是和上面四项功能不相符的功能。

按照国家发改委有关人士说法,非首都功能包括:一批制造业、一批城区批发市场、一批教育功能、一批医疗卫生功能、一批行政事业功能。细心的朋友可能会发现,行政事业功能和教育功能的疏解与三年前保定“副都”传闻中疏解的内容是一致的。是不是可以这样猜想,三年前“新区”确实定在了保定市区?答案是否定的,当时非常可能只是一个初步设计,基本不会考虑选择保定城区。因为保定主城区建设已基本成型,各方面的条件无法满足新区的发展,重新规划设计难度巨大。选择一个相对开发程度低的区域才是最佳方案。在这样的背景下,雄安新区横空出世。

其实新区位置的选择,是有考虑过其它三个区域;北京东面的河北区域、霸州市区域、保定市的定兴县和易县区域。新区的位置一开始是选在了位于北京正南方向的霸州,后来由于地质原因,定在了目前的雄安位置。我们只能感叹城市的命运,在不经意间也会改变。

雄安新区作为北京的“两翼”之一,它和北京市副中心共同组成北京的两个“翅膀”,我们知道北京副中心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示范区,通州和北三县的协同发展也备受瞩目,通州的面积加上北三县的面积是2184平方公里,而雄安新区的远期规划面积是2000平方公里,可见“两翼”在未来规划中的面积不相上下,区域规模上两个“翅膀”的大小几乎是平衡的。

保定遇见雄安

雄安新区成立后,保定和雄安的关系,笔者留意到有正反两种声音,一种表示保定将会复兴,借势雄安发展。还有声音认为新区的成立会对保定是利空。

笔者认为中短期内,雄安新区发展阶段对于保定市是利空,当雄安新区建成并具备了辐射能力,更长的时间维度来看对于保定是利好。

利空的理由很简单,目前的雄安新区还是一片“荒芜”,刚刚进入规划起步阶段,其建设过程对于人才、资本、和高级产业的吸引力无疑是超强的,这方面保定显然处于下风。

以京津冀协同发展为背景,优质资源有限的条件下,优势资源齐聚雄安,雄安的资源聚集多了,相应保定获得的资源就会减少,此消彼长。长期来看,当雄安新区拥有了强二线核心城市的规模和能力,甚至超越强二线城市水平时,其溢出辐射效应将会显现,当一些资源溢出到保定区域,实际又形成了对保定的利好。事实上保定所在位置距离雄安很近,想不被辐射都很难。 

 图片来源:高德地图

高德地图上测距可知,以雄安新区起步核心区大王镇为起点,直线到达保定高铁站——保定东站的距离约32公里。保定目前分为五个区,主城区为竞秀区和莲池区。新三区包括清苑区、满城区和徐水区。

雄安新区到达新区徐水区的距离约25公里,这个距离已近到完全进入了雄安新区的辐射能力范围。甚至未来可能不分彼此,什么意思呢,前面提到雄安新区的远期规划是2000平方公里,假设雄安新区是一个规则的圆形,可以算出其半径是25公里,徐水区部分区域恰好在这个范围里,换句话说保定部分区域未来有可能并入雄安新区,新区存在与保定这种剪不断的“近缘”关系。

有一组数据可以说明雄安新区面积还需扩大,目前雄安涉及到的三个县域面积加起来共计约1500平方公里,与远期规划中的2000平方公里,还差约500平方公里,未来一定有新区域并入雄安新区。雄安新区的西面,部分区域是有可能的,包括其东南方向区域,最有优势的方向还是雄安北。雄安向东发展的概率不大,向东就是霸州,霸州区域还是因为地质的问题。事实上霸州所处的位置十分有优势,这也是当初新区曾计划定在这里的重要原因。

轨道交通方面,保定和雄安的联系密切,规划中的两条城际铁路,京石城际和固保城际以后将两座城市联通,目前运行的津保铁路已形成串联保定、雄安和天津的重要“大动脉”。

保定楼市

有人说决定房价涨不涨看人口,而涨多少看市场供应,这个说法笔者认为有道理,但也有一定的问题,这只是客观理性的分析市场。

那些非理性影响市场的因素,很难量化计算,比如人们对于房价上涨的预期。保定市的人口确实是增长的,区域内的人口是净流入,包括小学生人口增速的数据指标,都还可以,但是与京津冀其它大多地级市相比处于劣势。人口增长决定了这个区域的房价是要涨的,我们选取了自2008年至今的二手房房价数据。分析的样本来自1524个小区。

数据来源:中国房价行情网

保定二手房供应价格数据从2014年3月起,开始了上升的行情,这个节点正好是在保定“副都”传闻出现的时候,传闻不仅影响了新房市场,对于二手房市场同样产生了影响。

均价的情况并不能反映人们对真实的市场价格的感受,价格整体感受比实际价格要低。但不妨碍我们观察房价发展的大趋势,自2014年开始至今房价也是一路走高。保定房价上涨有以下几个因素。

城市的轮动效应

当北京天津房价出现明显上涨,保定与之形成价格差,资金像水流般一层一层流入不同的洼地城市。此轮的行情均体现这样的特点,廊坊和保定的市场行情出现的相对较早,因为接壤京津,房价上涨会更快的传递到这些区域。后来唐山的补涨行情,也属城市的轮动,只是行情来的更晚。

营销炒作

保定楼盘传统的销售模式为开发商自有销售团队进行销售,目前保定早已出现众多的分销公司,形成了全民营销的态势。分销公司获得新楼盘的代理权后,会大规模的营销造势,炒作一些概念,比如京津冀一体化,雄安新区的利好等。

房地产市场更加规范

曾经保定房地产市场相对不规范,楼盘很多是先内部认购,销售之后再补证,而随着房地产市场越来越规范,市面上五证不全的商品房几乎绝迹,从而造成了上市供应量减少,以2016年为例,五证齐全的上市销售的项目并不多。供应量的减少会导致价格的上行。

结语

刚刚过去的2016年,保定市一些价格在15000元∕平米以上的新盘销售已显疲态,典型的价升量不升,价格虽然上涨但成交量并没有跟上,这样的市场存在问题。接下来一段时间内保定房价将会盘整下降,回调至合理的价格区间。保定未来的规划和发展,须要找准符合自身特点的定位,只有产业、资本、人口齐聚于此,保定的复兴方可期待。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