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利地产炮弹已上膛,正在空中飞,或有人担心脱轨!

保利地产炮弹已上膛,正在空中飞,或有人担心脱轨!
2017年10月31日 18:20 地产情报站

来源:地产大哥(dichandage),不代表地产情报站观点,已获授权,欢迎关注。

预期、预期、预期,重要的事说三遍!

预期已经打乱房企的正常战略布署,传统的思考路径已经改变,未来来得不寻常!我们到哪里去寻找新常态的正确房企战略?

可能有人会说,我们是民企,学旭辉。错了!旭辉正在学保利呢?干嘛费这个劲,拐着道学。

先来看一张选择题图片:

A、B、C、D、E、F四个选题,请问,保利地产最接近哪一个?

为什么会有这道选择题?大家对保利地产的印象还是很模糊,什么都有,什么都做,但要说到行业第一,一下子还真想说不出来。

所以,坊间流传一个段子,有关路人甲和保利地产董事长宋广菊的对话:

路人甲:保利是什么?什么都不是呀?哪一个行业能占世界第一?保利地产的豪宅、商业、酒店、商办,哪一个是行业标杆?

宋广菊想了一会儿,吐出5个字:保利是个P!

路人甲很吃惊,因为P的谐音,以为宋广菊爆粗口。这就是轰动一时的P营销。

路人甲明白了:保利地产什么都不是,并不重要;规模第一,必须滴。

说实话,保利P营销还是让人看得不太明白,特别是当下,保利地产怎么干,不一定是标准,但一定是旗帜。所以,我们接合三季报,顺着截图,找出答案。

第一个问题:还要不要规模?

从三季报的反馈来看,要,而且是坚决地要。

老实说,三季报打头的两张表,表面数字其实不好看。

一是营收下降;

二是ROE降低;

三是经营现金流净额由正转负,且比同期下降175.88%。

这三个方面数字连着看,貌似负债率很高,股东回报降低,管理层不作为。

是不是这样呢?要看保利地产对当前和未来形势的分析。来看看他们是怎么说的。

保利的分析是谨慎偏乐观:

全国市场三季度的销售增速持续放缓;

新建住宅价格增幅均有所收窄;

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降低;

全国房屋新开工面积增速降低;

市场租售并举,启航租赁市场。

分析的结论是:中央政府稳定当头,房地产信贷去杠杆,限购、限贷、限售、限商;长期机制正在探索。

具体到租售并举、共有产权怎么干?有没有对投资者交待的商业模式,保利地产并没有说。事实上,大家都还在探索阶段。

问题来了,保利地产还要不要上规模?还是集中优势资源探索新事物?

看了下张图表,我们就能找到答案。

看了这段季报数字,我们就清楚了:保利全力在冲刺规模。

前三个季度居然拓展了133个新项目,即便是减掉整合中航地产的20多个项目,也算不少。总之,前三个季度,保利就六个字:加仓、加仓、加仓。

在连续两年降杠杆后,保利重启扩张之路。保利是个P的宣传背后,隐藏一张扩张脸。换句话说,同行看不清前方路况,保利全力冲刺规模之路。

第二个问题:规模和风险

不要以为保利地产是央企,就可以任性。各家都有难念的经。如果拿今年三季报的报表去国资委汇报工作,估计领导的脸色也不会好看。更主要的是,保利头上也有各种金刚圈。不信的话,还看看下面这段话:

看到了吗?资产负债率的数字非常巧,居然是79.94%!差一点点就到80%了。这个真不是偶然,绝对是刻意为之。

上下几句话串起来看就更明白了:

1.公司净利润仅增长0.39%;

2.毛利率勉强增长2.1%(同行都在下降);

3.强调去库存,强调回款。

强调规模扩张,认为当下是机会,这是保利地产的战略判断。但是,规模扩张必然扩表,各种指标自然不会太好看。最主要的是,国资委非常看重风险,对资产负债指标盯得严。

房地产行业又有自己的特点,卖得越多,营收当期不能结转,负债率越高;负债率越高,越影响发债。这是一个怪圈!

怎么样破局?保利地产选择了联合开发。所以,它会尽可能走表外,不合并报表。这就是保利地产扩军备战、破局的关键。

但是,我们在接下来的季报中,又发现一组反常的数字。

来看看下表,既然是合作开发增多,少数投东损益应该增加才对,三季度显示,少数股东损益大幅下降。是不是很奇怪。

还有,投资活动现金流显示,对合作项目的股权投资在减少。

还有一点,几乎全行业,甚至包括万科、恒大、碧桂园、融创都在使用的永续债,保利都没有碰一丁点。

从缩表降负债的角度考虑,保利既然是扩军备战,合作开发破局,财报上反应出来的是逆向现象,是不是有点奇怪!

保利地产究竟在搞什么东东?我们接着往下看三张表,看看能不能发现其中的奥秘。

先来看第一张表,资产负债表。

卖得越多,负债率越高。怎么解决呢?做大分母—资产,只要分母跑过分子,负债率就能降下来。这就是上表中一系列异常现象的原因,最终都是围绕资产做大做文章。还有一点,把央企发债的优势淋漓尽致发挥出来。保利能找到便宜的钱,这才是扩张备战的根本。也就是说,要提前锁定低成本资金。

再来看第二张表:利润表。

这里我们提出一个概念:增长是硬道理,如何增长是软实力。

老实话,扩张期的保利,报表难看也属正常,但保利能把难看做成说得过去,实属不易。这就要靠非营业收入变魔术。必竟,各种考核指标在头上压着,央企也有央企的难处,都有难念的经。

但是,为什么少数股东收益在减少,没有同步增长?难道也要和万科一样,一方面合作开发,一方面要当独狼。秘密就在下面的现金流量表中。

从枯燥的数字里面,我们总是能捕捉到很多先行政策信号。聪明的朋友们,欢迎后台留言,我们一起探讨。

回到文章开头,您认为保利地产是什么?如果不是上面提供的6个答案,您感觉最合适的比方,又是什么?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