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共享单车到共享汽车,摩拜跨界还是转型?

从共享单车到共享汽车,摩拜跨界还是转型?
2017年11月19日 19:50 品途资本论

前不久,摩拜与贵州新特电动汽车签订协议,双方就定制摩拜出行共享汽车等方面达成合作,开始布局共享汽车领域。其实在今年9月份,摩拜已经与首汽约车达成合作,并在网约车方向有所布局。在国内部分城市,其app也接入了顺风车和专车入口,因而此次摩拜进军共享汽车,看似来得突然,但也在情理之中。

来源 | 刘旷

众所周知,国内首家共享汽车平台EZZY刚于上月倒闭不久,国内其他共享汽车平台的探索之路也似乎过得并不顺利。除了少量实现了盈利目标,绝大多数玩家均处于亏损状态,共享汽车市场这块被看好的市场,实际运营起来并不是那么简单。

除此之外,回到共享单车市场,除了摩拜和ofo两大头部玩家依旧屹立不倒,在各地开始出台共享单车禁投政策,以及资本越发向头部玩家靠拢的头部效应影响下,已经陆续有几家小众玩家倒闭,共享单车已经开始了新一轮的洗牌之路。那么此次摩拜与车企的跨界合作行为,是否是为了谋求“退路”,又存在什么样的优势,以及有哪些不足之处?

共享汽车市场低迷,

难以探索的盈利模式成行业前进难题

相比国外共享汽车发展近20年的时间,国内的共享汽车兴起才不过五六年,却已经吸引了众多玩家涌入。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共享汽车注册公司已达300多家,实际开始车队运营的公司也已超过了100家。从数字上看,共享汽车在国内的火爆程度可想而知。不过,从实际运营情况来看,共享汽车在国内的生存状况似乎不是很乐观。

就在上个月,国内一共享汽车品牌EZZY宣布解散。这家于2016年开始在北京地区上线运营,并且旗下拥有宝马、奥迪豪车运营车队的共享汽车企业,仅仅经过一年多的时间,就走到了国内共享汽车探索之路的尽头,不得不让人唏嘘。而实际上,EZZY倒闭的原因,代表了国内许多共享汽车企业共同面临的困境。

其一,共享汽车运营成本过高,属于重资产生意。与共享单车的低成本相比,一辆共享汽车的成本动辄就要几万元甚至更高。而无论采取租赁还是全款购买,均需要高昂的成本投入,光是前期成本费用就足以让许多平台难以支撑,更不用说后期的运营成本了。EZZY就是一个很明显的例子。

据悉,EZZY的铺货量严重不足,截至倒闭前,其在北京地区的运营车辆还不到上百辆。而实际上,如果要实现盈利目标,扩大规模是必然的结果。再加上中期车辆调度较为困难,加重了供需失衡的矛盾,也使得一些本来已经注册了EZZY的潜在用户,却不得已又卸载了软件,转投其他平台的怀抱。

其二,商业利益与用户体验的平衡目的难以实现,某种程度上两者还会产生冲突。一定程度上,商业利益与用户体验可以实现相辅相成,却也会在某种情况下形成差异。实际上,注重用户体验的EZZY,对用户算是比较“良心”了。为提升用户体验,平台包揽了远程关窗、锁门等服务,这些细致入微的服务细节,体贴程度已经到了只让用户专注做一件事,那便是驾驶,其余的事由平台“善后”。

此外,与主流共享汽车平台所推行的“指定地点借还车”模式不同,EZZY采取的是“随借随还”的运营模式,并且还车以后的停车费都可以由平台进行报销,大大改善了用户体验。不过,也正是这一系列的“亲民”服务,使得平台需要付出更大的成本进行运维,长此以往,最终将企业置于大量砸钱却难以回收成本的尴尬局面。

除此之外,国内许多共享汽车平台还面临着网点过少、以及充电桩未普及等问题。并且一个极为“致命”的缺陷,那便是共享汽车无法像共享单车那样随处停放,而且不用收取停车费用。

由此看来,被业界看好的共享汽车,实际上是一门难以实现盈利目标的生意。规模难以扩张、资本的重压、业界同质化的竞争压力,都在压制着共享汽车前进的脚步。可以说,国内共享汽车平台属于半空白期,虽说已有不少玩家入局,但总体来看运营形势不太乐观,还未寻找到正确的盈利模式。

因此,虽说共享汽车成了行业新风口,吸引着各路玩家争相涌入,但始终摸索不到的盈利道路却是这些共享汽车平台们面临的主要问题。而此时,摩拜却宣布拥抱共享汽车,这不得不让人引发深思。

摩拜进军共享汽车优势:

对接用户资源、深受资本青睐

众所周知,以共享单车火遍全国的摩拜,和另一共享单车ofo共同组成国内两大共享单车巨头。艾媒咨询发布的《2017年夏季中国共享单车市场研究报告》显示,2017年国内共享单车品牌活跃用户中,摩拜和ofo占据近90%的市场份额。

因此,摩拜在共享单车这条路上虽说击败了国内许多的小众玩家,但其在共享出行市场空间的占有率存在增长天花板。此外,在短短一两年时间内,国内已有多家共享单车相继死去抑或面临着经营难题,如早于摩拜和ofo的悟空单车、酷骑单车、小蓝单车等。在这条未知的岔路面前,共享单车行业展现了其迅速崛起的生机活力,也很快暴露了其难以维持生存的劣势状态。

因此,摩拜此时拥抱共享汽车,不得不让人产生疑问,其是否意在借助共享汽车这一轮风口,拥抱共享汽车以求闯出新天地?

从另一角度分析,摩拜凭借其在共享单车行业经营的丰富经验和其他因素,入局共享汽车行业也具有一定的优势所在。

首先,现有用户体量和市场份额提供支撑。位居国内共享单车行业前列的摩拜,其最新公布的1.5亿用户体量同样不容小觑。有了庞大用户规模的支撑,无疑可以让进军共享汽车行业的摩拜拥有用户体量优势,甚至可以把用户从共享单车的短途出行,直接对接到共享汽车的长途出行上,不仅解决用户长途出行的目的,还能无缝对接用户“最后一公里”的出行需求。因此,依靠在共享单车领域积聚的人气,摩拜进行跨界合作也就不足为奇了。

其次,针对摩拜在国内共享单车行业巨头之一的优势,其更容易受到资本的青睐。有目共睹的是,越是站在行业的前端,就越容易吸引资本的目光。此前摩拜曾多次获得腾讯等企业融资,可见其行业前景被看好。再者,此次摩拜与贵州新特电动的汽车的合作,无疑可以借助车企的车辆资源优势,减少这方面的资本投入,减轻企业购车负担。

由此看来,摩拜入局共享汽车行业,着实在资本以及资源对接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条件。虽说不能完全肯定其抱团取暖的意图,但可以肯定的是,摩拜短期内的发力重点仍旧在共享单车领域,共享汽车的大力展开恐怕还要经过一段时期的磨炼。

挑战众多,未来输赢还要看运营模式

前面提到,共享汽车领域虽然前景被看好,行业领域利润也更高,但至今还鲜有企业寻找到合适的盈利模式。因此,此时摩拜的入局,无疑是一场针对共享汽车领域的豪赌,这场豪赌,胜败难断。

不可否认,摩拜入局共享汽车,除了要面临一些共享汽车行业共同面临的问题之外,还有共享汽车行业本身的许多问题需要注意。

不同于已经在共享单车领域“闯”出的头部优势,摩拜入局共享汽车无疑要面临更多的玩家,尤其是一些传统汽车企业,这些企业在运营汽车上更有经验和车辆资源的优势。即使摩拜实现了跨界合作,但在运营共享汽车上将要面临更大的竞争,不仅是自身盈利模式上的探索,还要面临来自强大的竞争对手压力。此外,虽说共享汽车与网约车是两种运营模式不同的行业领域,但从一定程度上看,共享汽车除了面对同行的竞争,当前同样打得火热的网约车实际上也会对共享汽车造成不小的冲击。

由此看来,摩拜与共享汽车的跨界合作,毫无疑问会走得相对艰难,未来将会朝什么方向演变,相信不久之后市场会给出答案。不过,即使盈利模式难以探索,即使面临着众多玩家,共享汽车行业也和共享单车行业一致,谁能凭借自身运营模式的优势获取资本的青睐,同时也获取用户的青睐,谁就是最终的赢家。未来的共享汽车行业竞争中,最终能站在高处的还是那些既能为用户着想,同时又能保证企业继续前行的玩家。

综合来看,摩拜进军共享汽车领域,是对其业务拓展的一次大尝试,到底是跨界,还是单车业务的萎缩而转型,时间会给予我们答案。

素材来源:刘旷

品途资本论(ID:touzirens)编辑

作品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违者必究!

微信公众号 : 品途资本论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