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总计约1500字,欢迎您的阅读,也可以说出您的意见和看法......
先思考下:信息爆炸时代,我们如何获取知识?我们每天的阅读量非常大,试问有多少信息被存储并内化了?
信息爆炸时代,我们如何获取知识?
现在是信息过载的社会,互联网每天都有1EB(10亿GB)的数据产生,理论上已覆盖了所有的领域,所以认知障碍来自于对信息的筛选甄别。另外整个时代的碎片化和流动性趋势逐渐突显,我们的获取方式由传统纸媒、电视转向手机、平板等,以此来适应我们在地铁、公交等各类空间变化形成的使用场景。
几个资讯和社交类的app,搭配几个公众号,可能是大家最常见的信息获取途径,问题在于你只能看到小编/作者/系统推荐算法想让你看的,对于知识我们似乎没有主导权。生活已然碎片化,别让我们的认知也破碎不堪。
我们的阅读量非常大,有多少信息被存储并内化了?
16年12月份微信出的用户报告显示平均每个用户每天打开了5-6篇文章,每月在公众号上阅读数十万字,如果算上在其它平台上的涉猎,几乎不亚于一部百万级的文学著作。可惜,我们在获取新知的欲望被满足过后,似乎什么都没留下,甚至读完下一篇可能就不记得上一篇的主旨了,下一波信息浪潮袭来,之前的踩踏全部消失无痕。
一方面,随着科技带来的社会更迭速度快于大部分人的认知增长速度,人工智能让很多人开始担心职业生存期的问题,加之遇上知识变现风口,原本就不安的因子更加活跃,所以全民一夜之间都爱学习、爱阅读了,信息对大脑的刺激可以让人暂时缓解焦虑。而另一方面,由于信息是碎片化的,知识如同一个个孤岛,之间没有任何联系,另外由于篇幅的关系,某些涵盖范围很广的主题也无法一次阐述清楚,即外部无联系,内部无体系。导致的结果是读者完全没办法将接收到的信息与自身的知识架构连结,所以形成了一个巨大的信息漏斗,虽然一直有输入,但却没有沉淀。
碎片化知识
如果你也是每天都辗转于各类资讯app、各种类型的公众号,除非你的职业是采编,否则对你系统性学习毫无用处。因为碎片化知识的特点就是
零碎不成体系,信息之间难以链接
过于简化导致的逻辑跳跃,看似方便理解,实则阻碍了独立思考(不利于读者对知识的演绎推理、举一反三)。
然而值得一提的是,碎片化并非毫无可取之处,只是有一个前提:你对某个领域的知识架构已经建立好,因此接下去可以用碎片化的信息去补充、完善,丰富自己的认知广度与深度,这样的汲取是有积极意义的。
如何将碎片化知识利用起来?
碎片化的信息似乎是在考验我们的记忆力,较量茶余饭后谁的谈资多,其实这在信息随手可取的互联网时代没有意义。存储的事交给大数据,我们需要的是思考力,是能够对信息检索、连结、整合、运用的能力。
系统性输入
读书的意义不在于你是否完全理解全书的内容,而是在你对该领域一无所知时,从0到1搭建一套站得住脚的理论结构,一般情况下,书本的撰写者会非常在意内容的前后逻辑,会用大量案例去推导一个合理的假设,并由假设作为前提不断去演绎论证,这一过程能使读者进行大量的思考。
很多微课也是同样的道理,大咖们的分享自然是诚意满、干货足,但是为了方便大家的理解,分享内容的总结性也非常强,这样有一个问题:操作过程被过滤掉了,你得到的是绝对正确的理念,我不否认这能带来启发,但实操后就会遇到很多困境,而这些关键地方是无法从分享中获知的,你必须从自我思考中寻找破解之道。
主动聚合信息
互联网的阅读方式是被动接收,我们在新闻资讯、行业论坛、干货速递的社群中,都习惯性地去浏览、刷新、再浏览,决定我们是否点开阅读的唯有对标题的好感度,然而深谙标题党规则的运营者能轻易吸引你的注意力,终究还是被内容奴役。什么都看等于什么都没看,在信息流中首先要克服的就是来自于不相关信息的干扰,集中自己的注意力。所以尽量快速匹配与自己求知相关度高的信息点,由单个点开始,主动去搜索与之关联的内容集合,再将其归纳、梳理出脉络。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