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第一产能大省江苏,去产能的成果!

看第一产能大省江苏,去产能的成果!
2017年12月12日 16:41 iFowin财经

去产能,不少地方虽知其重要,却一舍不得,二怕困难。江苏省工业产值居全国首位,其产能在国内总体上不算落后,然而在去除相对落后、过剩,甚至尚有较好市场前景的产能时,却表现出引人注目的主动性,所去除的产能在国内占了很大比重,相当于某些中小国家全国的产能。他们是怎么做的?是怎么想的?今后又准备怎么做?

江苏省工业总产值长期稳居全国首位,2016年已达16.17万亿元,有“第一产能大省”之称。作为与国际接轨的先行地区,江苏省以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为目标,以率先基本现代化为己任,猛力去除落后产能、过剩产能,甚至是不够先进的产能。种种做法,引起人们关注。

多管齐下去产能远超任务量

作为第一工业大省,江苏省长期重视制造业企业的更新换代。在2011年全省范围开始实施的“转型升级工程”中,去除落后产能是其中的重要内容。

江苏各地对于去产能的积极态度表现出明显的一致性。以徐州市为例,该市承担了全省煤炭去产能的全部任务,仅2016年,就将2422万吨核定产能压掉了1044万吨。关掉的12对矿井是国家认定的清洁生产、安全生产的示范单位。今年,徐州还主动退出一些虽然不够先进,但合法、有销路的钢铁产能,仅拆除“宁峰钢铁”的一台75吨电炉和“兴达钢铁”的一台45吨转炉,按当前市场价格计算,就相当于损失16个亿。尽管如此,他们也没有停止去产能的步伐。

江苏去产能,十分重视给出政策依据,调整产业政策,在产业目录中剔除落后产能,再分解指标直达企业,进行严格考核。此外,还注重帮助企业寻找出路,提供“托底”补助,对转型企业给予便利,激发企业自身去产能积极性。

船舶行业是扬州市支柱产业之一,大量管理乱、水平低、污染环境的小船厂分布在7条河流、8座岛屿周围。在小船厂密布的槐泗镇,所有船厂一年的税收贡献只有8万元,而为了修缮被船厂车辆压坏的道路就要2000万元。2013年,扬州市人大通过《“七河八岛”区域生态保护决议》,使船舶去产能找到了合法依据。到2016年底,已去除落后产能300万载重吨。槐泗镇腾出空地550亩,其中460多亩复垦为良田,还准备建一座古运河船舶博物馆。

去除落后产能不等于不要产能。位于宿迁市的江苏苏华达新材料有限公司就抓住“一带一路”的机会,走出了一条“产能转移、产品转型”的路径,将一条500T/D的浮法玻璃生产线转移到尼日利亚,不仅化解了321.2万重量箱产能,也帮助尼日利亚填补了该产能的空白。同时,企业利用产能转移获得的红利,新建一条电子玻璃生产线,最薄可生产0.15mm的超薄浮法电子玻璃,一举打破国际垄断。

有些产能并不落后,但在江苏生产没有优势,也在江苏去产能之列。地处徐州沛县的江苏大屯铝业公司,是2014年建设投产从事电解铝的一家中央企业,产能10万吨,设备价值近12亿元。因为耗电量太大,在沛县既无电价优势,也无原料优势,于是,江苏省、徐州市和沛县三级政府出面,帮助他们将一部分产能转移到生产条件较好的内蒙古蒙泰集团,另外部分转移到马来西亚和越南。

形成平稳有序的产业更新升级机制

“去产能”绝不是几年、十几年就能完成的任务,而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必须探索建立一种“可持续去产能”的长效机制,减少资源浪费和社会动荡,让产业更新更有计划,更加高效。

为了实现去产能常态化,形成平稳有序的产业更新升级机制,苏州市开展了一项“工业企业资源集约利用综合评价”工作。2013年6月开始试点,2017年1月全市全面推开。 

一是建立工业企业资源集约利用信息系统,动态掌握全市工业企业资源集约利用状况。目前,信息系统共归集工业企业11.5万家,采集全市各个板块的工商、税务、国土、环保等13个部门的相关数据740多万条,做到规上规下企业全覆盖。各地各部门依托信息系统每月采集的企业销售、税收、用电等数据,进行区域、行业等多维度分析,叠加安全、排污、能耗等约束性要求,研发、品牌、质量、专利、诚信等激励性要求,提高了运行监测的准确性。 

二是建立以“亩产论英雄”与“创新论英雄”相结合、以全要素生产率提高为导向的企业资源集约利用综合评价机制。制定企业综合评价工作意见,出台企业综合评价办法,明确企业综合评价体系设6项指标并赋予不同的权重。企业综合评价工作以信息系统为支撑,以各市(区)为主体组织实施,每年开展一次。对不同类别企业实行差别化的资源要素价格政策和差别化的管理服务,优先发展A类企业(评价得分排在前20%),支持发展B类企业(评价得分排在20%—60%之间),提升发展C类企业(评价得分排在60%—95%之间),限制发展D类企业(评价得分排在后5%)。 

三是以评价分类结果为依据加强分类指导和精准服务。建立正向激励反向倒逼机制,集中资源要素发展优势产业,依法依规淘汰低效低端产业。运用大数据开展环境整治、节能减排、淘汰落后产能、低效用地再开发等重点工作。全面对接《苏州制造2025》行动计划,为智能制造、品牌战略、“一带一路”走出去、市场开拓等提供基础数据和动态信息。

去产能让我们向江苏省的良好政策、措施以及取得的成果学习……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