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现金贷谈金融服务的优劣判断

从现金贷谈金融服务的优劣判断
2017年10月26日 17:46 星石投资

近期,年仅3岁,面向5亿非信用卡人群的某金融科技公司在美国正式IPO,但其高昂市值和CEO争议性言论,却引发了大众对现金贷背后的畸高利率、混乱风控、巨额坏账以及不法催收手段的巨大非议。

该公司的争议反映的是以其为代表的创新型金融企业、互联网金融平台及现金贷产品的问题。

现金贷到底是什么?

现金贷这一模式起源于国外的Payday loan(发薪日贷款,国外通常指30天以内的个人短期纯信用贷款)这一金融创新在进入中国后,最广泛的受众却变成了暂无稳定收入的大学生、不能享受金融服务的城市低收入白领阶层和三四线城市普通职工包括进城打工的农民工等等,这些人急需短期无抵押的金融服务,这给了现金贷异乎寻常的广阔市场。

现金贷的典型特征是,小额、短期、无抵押无担保,高收益率、通过计算机信息技术控制风险。现金贷的勃兴植根于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尤其是移动支付行业与消费场景的结合,将贷款和还款变为几秒钟就能轻松完成的事,因此大多数现金贷公司均为互联网金融平台,并且标榜自己为“金融科技公司”。

现金贷发展的现状如何?

从监管方面来看,现金贷其实一直没有脱离大众的视野,打着普惠金融大旗的“校园贷”乃至“裸贷”均为现金贷的分身,在今年上半年连续出台的监管政策下,已经明令禁止向未满18岁的在校大学生提供网贷服务,上周,P2P网络借贷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下达的《关于开展“现金贷”业务活动清理整顿工作的通知》,现金贷及互联网金融平台的规范工作已经是必然,对于《通知》中所提及的利率、风控等广泛存在于现金贷公司的问题也将是监管重点。

从相关公司发展情况来看,以近期发布招股书的三家公司为代表,他们的营收情况和增长曲线在2016年跨越了一道“分水岭”,2017年更是呈爆发式增长的趋势。总市值较高的公司甚至超过了中国不少城商行、农商行。

三家公司历年营收状况一览(单位:人民币)

2015

2016

2017

A

1.97亿

12.09亿

17.33亿

B

2.35亿

14.43亿

18.33亿

C

2897万

7895万

1.58亿

三家公司历年盈利状况一览(单位:人民币)

2015

2016

2017

A

-7214万

5.01亿

10.49亿

B

-2.33亿

5.77亿

9.74亿

C

-206万

2032万

5161万

注:1. A、B公司2015、2016年数据均截止到当年12月31日,2017年数据则截止到6月30日。

2. C公司三年数据均截止到当年3月31日,且由于公开数据均为美元,因此以当年平均汇率水平换算为人民币单位,以便比较。

数据来源:网贷之家

高增长背后的推动力是什么?

这类互金公司的增长主要是抓住了中国5亿非信用卡用户的痛点,这类人群对于利率的敏感程度不高,在这个消费主义盛行的时代,他们更容易被物质诱惑,产生借贷活动,而互金公司所需材料少,出款快,不难受到他们的欢迎。

这样的高爆发式增长与“中插广告”这一新型广告形式也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中插广告目前还在监管的盲区,所针对的人群也与互金产品和服务的受众基本重合,广告中生动形象、带有煽动性的话语对观众产生强大的吸引力,传播效果显著。

现金贷的真面目怎样?

市场如此快速发展,现金贷的真面目是否真如宣传所说,利率低,风险小,不催收呢?根据相关行业媒体的相关汇总,截至今年上半年,在其追踪的78家现金贷平台上,年综合利率超过100%的达到47家,还有10家在41%至94%之间;其中最高的平台最高年化利率达到598%。同时,在注册时,大部分平台均需要提供详细的个人信息及亲友信息,很难想象在逾期现象真正发生时,贷款者将面对怎样的催收手段。

那么应怎样合理地利用互联网金融平台融资呢?金融机构都有共性,星石作为私募基金公司,从私募行业的优劣判断方法出发,给大家一些参考建议:

首先,看公司。

在申请贷款之前,对贷款公司要进行充分的了解。目前,大部分金融行业都有信息披露的要求,星石所在的私募行业就有完备的登记备案体系,在行业自律机构——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的网站上,可以查询到公司的法人代表、机构类型、成立时间等。基金业协会也会对违法违规行为进行查处并公布,比如私募行业也会定期公布失联名单。

互联网金融公司虽然目前暂时还没有官方的备案平台,但也有一些网站致力于行业数据搜集和公示,所以可以先在这些网站上进行查询、评估。

下一步可以在国家工商总局、银监会等网站上查询公司创立时间、注册资金、营业范围等相关信息,这些信息体现了一个公司是否具有长期运营能力、展业资质、经营许可等。同时还可以依据其联系方式进行判断,如果其联系方式仅仅是手机号码或者QQ号,那么此时需要特别警惕。如果有条件,可以去实地考察,重点关注是否有营业执照、是否有固定的办公场所、人员是否完备等。

除此之外,还要着重关注与自己对接的信贷经理是否专业。一般正规的贷款公司会严格禁止信贷经理为客户提供包装资料的服务,如果信贷经理告诉你,你的资质较差无法获得贷款,只要交纳一定的费用便可以将你的资料包装,从而成功获得贷款,这时候一定要小心。

在私募基金领域,公司想要登记备案,被要求寻找第三方律所为其出具《法律意见书》,其中明确要求公司对从业人员、营业场所、资本金等企业运营基本设施和条件进行报送,足见场地、员工资质也是判断金融机构合规性的重要依据。

其次,看产品。

1、看利率水平。

贷款利率是筹集资金时首先应考虑的因素。网贷公司的主要利润来源为借贷利差,从经营角度来讲,如果公司宣传的利率过低,这家公司必然是无利可图的,那么就要敲响警钟了。

这里需要着重强调两点:

一是注意区分日利率与年化利率。比如某家贷款公司宣称日利率为千分之一,看上去利率很低,但实际上换算成年利率高达44%(计算方法为:假设年利率为x,则(1+0.1%)^365=1+x,解得x=44%);

二是注意实际利率可能与宣称的利率不符。比如某家贷款公司宣称日利率为千分之一,但在实际还款时,可能按照千分之二的利率来征收。现在市面上一些互联网小贷公司,用APP办理贷款时,一般会有往后的还款明细,这时一定要自己亲手算一遍,看利率是否和宣称的一样。

2、看费用情况。

正规的贷款公司在放款前也不会收取任何费用,并且会严格按照合同中的利率执行。而一些非正规的公司则会以保证金、平台服务费、运营费、预付利息等各种理由要求提前收取费用,甚至直接在贷款金额中抵扣,这时一定要多加小心。费用直接提高了贷款的实际利率水平,我们举三个例子来进行说明:

仍然假设有某家贷款公司,其日利率为千分之一,换算成年利率为44%,换算成月利率为3%。

有客户A贷款100元,1年后到期,则需还本付息共144元,实际的利率水平即为44%;

假设收取10%的服务费,即10元的服务费,A实际到手90元,到期仍然需还本付息144元,实际的利率水平高达144/90-1=60%。

有客户B贷款100元,1个月后到期,则需还本付息103元,实际的利率水平为月利率3%;假设也收取10%的服务费,B实际到手90元,到期仍然还本付息103元,则实际的月利率为103/90-1=14.44%,换算成年利率高达404.58%。

有客户C贷款100元,1天后到期,则需还本付息100.1元,实际的利率水平为日利率0.1%;假设也收取10%的服务费,C实际到手90元,到期仍然还本付息100.1元,则实际的日利率为100.1/90-1=11.22%,换算成年利率已经是天文数字,超过(7*10^18)%。

3、看审查流程。

无论是借款还是投资,均属于金融活动,一个对用户负责的公司一定会严格审查参与人资质,就像基金的合格投资者筛选体系和投资者风险匹配体系等,如果金融产品和服务不能匹配合适的客户,比如客户所接受的服务与其风险承受能力不匹配,将给金融机构带来隐患。对私募而言是合规风险,对贷款公司而言则是坏账。而一旦产生坏账,就意味着贷款公司需要自己填补这个窟窿,或者将这个损失转嫁到更多新用户身上。

因此,正规的贷款公司手续复杂,需要提交很多证明材料。互联网金融产品虽然手续简化很多,也不需要抵押,但也需要根据大数据和过往的消费、信贷情况对借款者进行评估,而一些非正规的贷款公司,只需要提供身份证号、基本资料就可以获得贷款。

同时,我们在筹集资金时,也一定要审视自己的实际情况,包括工作年限、收入水平、信用记录等,贷款的额度一定要控制在自己可承受的范围之内,避免因为盲目跟风、盲目攀比而去购买一些超出自己消费能力的产品。

4、看催收条款。

为了防止贷款发生逾期,一般贷款公司在合同中都会添加催收条款。相比较正规的贷款公司,非正规的贷款公司有两个明显的特点:一是会事先设置隐性的催收条款,如在放款前套取个人隐私信息,并以此为要挟,督促借款人还款,而正规的贷款公司是严格禁止泄露客户信息的,之前沸沸扬扬的裸贷便是典型的隐性催收条款;二是设置高额的逾期费用,如某平台针对用户可能出现的逾期还款问题,将按每期10元征收违约金,还会收取每日2%的罚息,在贷款公司不停的短信、电话、上门催收压力下,借款人不得不借新债还旧债,最终债务只会越滚越多,使自己陷入债务危机。

总的来说,现金贷和互联网金融行业还十分年轻,在发展之中还有一些问题尚待解决,互金行业也需要完善的监管体系和机制,引入市场化力量博弈,促使从业机构规范经营,同时无论是从业机构还是从业人员都需要加强职业道德素养,保持自觉、自律,帮助行业更加健康、蓬勃的发展,增加大众对互金行业的信任,在监管、行业的共同努力下,互联网金融类的普惠金融、创新金融才能发挥真正的惠民、便民的作用。 就像10年前的私募行业,在草莽时期遭到很多质疑和误解,甚至还被贴上过“非法集资”的标签,但通过整个行业的不断努力,最终打造了完善的监管架构和体系,实现了行业10万亿资管规模的发展。

风险提示:本报告所载信息和资料来源于公开渠道的,本公司对其真实性、准确性、充足性、完整性及其使用的适当性等不作任何担保。在任何情况下,本报告中的信息、观点等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也不作为任何法律文件。一切与产品条款有关的信息均以产品合同为准。本公司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报告中的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