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分钟,看完iPhone疯狂的十年发展史

3分钟,看完iPhone疯狂的十年发展史
2017年09月14日 16:50 中华金融门户网

美国当地时间9月12日早上十点,史蒂夫·乔布斯的声音回荡在以他名字命名的剧院里。苹果选择用已故传奇创始人的语录作为开场,足足 20 秒的掌声过后,眼里噙着泪水的蒂姆·库克走到台中央,在哽咽中说到:“让他为自己的剧院开场,这样挺合适。”

为此也拉开了苹果手机十年的篇章,历经十年的苹果手机,不仅改变了自己,也改变了整个世界。

今天小编带投粉们来回顾一下这十年里,iphone的征程。

说起苹果公司,一定会说到iphone的创始人史蒂夫·乔布斯。这个具有超越常人的洞察力和艺术水平的人,在他的时代里创造了极具创造性和革命性的产品。

乔布斯在很多次的产品发布会中都说过这句话“苹果之所以能与人们产生共鸣,是因为在我们的创新中深藏着一种人文精神。”

2007年6月9日iPhone第一代

当时乔布斯还在。两个最初型号分别是售价为499美元的4GB和599美元的8GB版本,于当地时间2007年6月29日下午6时正在美国正式发售,由于刚推出的iPhone上市后引发热潮及销情反应热烈,部分媒体誉为“上帝手机”。

第一代iPhone于2007年11月在英国、法国及德国发售,而爱尔兰及奥地利则在2008年的春季开售。

第一代iPhone的背面是由铝配合一种黑色塑胶物料制成,这个没有键盘,直接“触屏”的手机震惊全中国。

2008年6月9日iPhone3G和2009年6月9日iPhone3GS

让世界进入了“3G”时代。苹果手机也加到了16G,一直持续到2014年。

2010年6月8日iPhone4 

iPhone4 是中国进入智能手机重要的一年,也是iphone真正在中国市场火爆起来的一年。

并且也是苹果手机大变样的新一代手机。

2010年,在中国手机市场出售的搭载Android系统的手机仅有HTC Hero(G3) 和 HTC Tattoo(G4)两款,而这两款机型也正是搭载Android系统的第三款和第四款手机,之前的G1和G2也同样是HTC发布的。而搭载了iOS系统的iPhone手机,最早在2009年第四季度才由联通正式引入中国市场,可以说当时的Android和iOS设备市场占有率都非常低。

2011年10月5日iPhone4S

2012年9月12日iPhone5

2013年9月10日iPhone5S和5C

2014年9月9日iPhone6和plus

2015年9月10日iPhone6s

美国苹果公司发布了iPhone6s。北京时间2015年9月25日发售。iPhone6s有金色、银色、深空灰色、玫瑰金色。

2016年3月21日iPhoneSE

iPhoneSE正式发布,已于2016年3月24日开始接受预约,并于2016年3月31日正式开售,中国是首发国家之一。

这一年国产机崛起小米、华为、OPPO、VIVO等等都相继出了跟随智能时代的手机,尤其是“充电五分钟通话两小时”传遍全中国。

2016年6月,iPhone7和plus

这次内存变的更大了,有64G和128G的版本,可谓是非常迎合现在手机动不动就没内存的尴尬。

技术的变革必然影响到生活,iPhone的十年,也是人们生活方式快速变迁的十年。这十年,人们的生活方式跟随着智能手机的发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可以说是每分每秒都离不开手机。

“十年前我怎么也想不到,不带钱包,一个手机可以走天涯。”小编表示已经很久兜里都不放现金了,现在乘坐地铁也可以刷手机了,所以兜里连公交卡都不放了。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最新的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6月底,中国手机网民规模达7.24亿,其中,移动支付用户规模达5.02亿。

其实这只是智能手机改变人们生活方式的冰山一角,网约车、共享单车、网络外卖的出现和兴起无不和智能手机的普及有很大的关系。苹果给中新网提供的数据显示,在App Store上,已有百万款 App。安卓生态中,APP数量和苹果生态中旗鼓相当或更多。这些APP渗透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除了生活,人们工作几乎也离不开智能手机,而且并非仅仅因为它的通信功能。知名“果粉”魏布斯在iPhone十年之际说,“我现在工作基本离不开iPhone,参加活动时,就会使用iPhone直接拍摄一段视频并在手机上剪辑和配音,非常高效;在照片的后期处理上,也会用一些手机软件,快速进行调色处理。”

苹果CEO库克认为,iPhone 已经成为用户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今天它重新定义了人们沟通、娱乐、工作和生活的方式,“但这只是个开端,未来还有更多精彩值得期待。”

那些年错过的乔布斯苹果手机没有买,还好还能在有幸一睹iphone 8和iphone X的芳容了,而且新的人脸识别解锁就非常考验勇气了,不要搞得男人沉默女人流泪啊,肾也要保重了!

(本文由入驻中华金融门户网的作者撰写,除中华金融门户网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中华金融门户网立场。转载需要表明“转自中华金融门户网”,如不备注转载则需负法律责任。)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