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宏观周报:企业盈利改善仍不均衡

国内宏观周报:企业盈利改善仍不均衡
2017年10月29日 21:20 莫尼塔研究

主要观点  

9月工业企业利润增长进一步加快,续创四年来新高,但盈利改善依然不均衡。总体上,工业利润改善是销量与价格齐增的结果,去年的低基数也对同比读数起到了一定推升作用。在利润显著改善的情况下,企业去库存进程继续明显放缓,对整体工业景气度的拖累随之减弱。分行业来看,利润增长加快由中游行业引领(主要是其中的电力、造纸和电子行业),而下游行业利润增速出现显著回落(受食品行业拖累较大)。这体现企业盈利改善仍不均衡,且终端需求似乎有所松动。分所有制来看,利润改善依然显著偏重于国企,需警惕由此“国进民退”压制经济增长内生动能的修复的可能。

目前,除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的6个省(直辖市)外,吉林、四川等省份也加入到秋冬大气污染治理攻坚战,秋冬季“蓝天保卫战”覆盖范围已达8省34市。随着多地环保限产的加码,本周六大发电集团日均煤耗量大幅减少,南华工业品指数大幅震荡并走弱,但尚未突破上半月创下的低点。这反映工业生产规模出现了显著收缩,环保限产“供需双杀”的特征有所显现。在环保限产影响下,本周全国高炉开工率大幅下降2.35个百分点,达到至少5年最低水平;而螺纹钢期货结算价震荡偏弱,反映需求端的收缩同样显著。

得益于OPEC在11月维也纳会议决定延长石油减产协议的前景,本周布伦特原油期货结算价逾两年来首次收于60美元整数位心理关口上方。原油价格的持续上涨,或将加重国内通胀压力。9月房价涨幅继续回落,但在金九月份,楼市降温的速度有所放缓。从目前的政策态势来看,“十九大”后热点城市房价补涨的局面难现。尽管房地产销售全面降温,但9月以来100个大中城市土地成交面积持续震荡上行,有利于未来房地产投资的稳定演变。

本周央行公开市场延续大额净投放,但月末临近,资金面有所收紧。周三起,债券市场再掀巨震,10年期国债收益率突破3.8%。债市大跌受到流动性收紧预期、金融监管加码及中美利差收窄等因素触发。周四央行就2个月期逆回购询量的消息曾令市场情绪暂获安抚,但市场很快意识到,这只是央行对货币政策工具的丰富,并不代表政策意图的转变,由是周五债市继续大跌。我们认为,十九大后,无论是金融监管政策可能陆续出台,还是显得波澜不惊的经济基本面,抑或是渐有增强的通胀压力,都令债券市场短期内更加难以找到做多的理由,情绪的宣泄和预期的纠偏或还将持续一段时间。

本周美元指数受日元和欧元齐跌,以及市场猜测泰勒担任美联储主席的影响显著回升。,在此背景下,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缓步贬值,而对一篮子货币汇率小幅升值。目前,资本管制尚未放松,市场对人民币贬值的预期已获得明显扭转,人民币汇率将主要体现跟随美元指数的波动。下周公布的美联储主席人选,以及和特朗普税改的进展将成为左右美元走势的关键。周末华尔街日报援引多位知情人称,下一任美联储主席被提名人,现在差不多已经定下来是美联储理事鲍威尔了。而鲍威尔的货币政策倾向是中性偏鸽派,因此,任命鲍威尔对美联储不是多大的改变,这可能削弱近期美元上涨的势头。

19月工业企业利润数据:中游行业引领利润改善

1、9月工业企业利润增速再创新高

9月工业企业利润当月同比由上月的24%进一步攀升至27.7%,上年同期基数大幅向下波动,对本月同比读数有一定推升作用(图1)。但工业生产由8月的“价涨量缩”过渡到“量价齐增”,是本月利润增长加快的更主要原因。9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6%,较上月回升0.6个百分点;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0.8%,较上月加快1.2个百分点;PPI同比上涨6.9%,较上月进一步回升0.6个百分点。随着10月环保限产的提前加码,工业生产或将遭到明显压制,回到“价涨量缩”的可能性较大。

2、企业利润改善集中在中游行业

9月工业企业盈利改善再度分化,除中游行业利润累计增速进一步上行外,下游行业利润增速显著下滑,上游行业亦有小幅回落(图2)。

根据我们的计算,中游行业利润增长主要受到电力、造纸和电子行业拉动。9月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得益于部分特高压工程投入运行及投资收益增加),造纸及纸制品业(得益于去产能相对充分),以及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得益于部分品牌移动通讯产品畅销),累计增速分别比上月加快4.7个,1.1个和0.6个百分点。而下游行业的利润下滑主要受到食品,以及汽车、医药、纺织业拖累:9月食品制造、汽车制造、医药制造和纺织业,累计增速分别较上月放缓13.7个、2.4个、2个和1.8个百分点。上游行业中,除钢铁、化纤和石油行业利润增速继续上升外,其它行业均有所回落。

这些变化反映出,目前中游行业受个别细分行业带动,盈利改善势头较好,但终端需求似乎有所松动,对企业盈利改善的持续性产生不利影响。

3、工业去库存继续放缓,国企盈利好于非国企

9月工业产成品库存增速延续上月略有下降的趋势。随着工业企业利润增长的改善,企业去库存进程继续明显放缓,对整体工业景气度的拖累明显减弱(图3)。9月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与上月持平于55.7%,去杠杆未现新进展。分所有制来看,国有企业盈利增长仍大幅好于私营企业:9月国有企业利润累计同比加快1.3个百分点,至47.6%,而私营企业利润仅加快0.5个百分点,至14.5%(图4)。国企与私企盈利增长的分化从2016下半年开始凸显,需警惕这种分化可能压制经济增长内生动能的修复。

实体经济:工业生产大幅收缩1工业生产

环保限产加码,工业生产大幅收缩。本周六大发电集团日均煤耗量大幅减少,同比增速由此前的18.4%下滑至4.5%(图表5)。这反映随着多地环保限产的加码,工业生产出现了显著收缩,环保限产“供需双杀”的特征有所显现。本周南华工业品指数大幅震荡并走弱,收于1944点,但尚未突破上半月创下的低点(图表6)。

目前,除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的6个省(直辖市)外,吉林、四川等省份也加入到秋冬大气污染治理攻坚战,秋冬季“蓝天保卫战”覆盖范围已达8省34市。不过,河南省近期公开环保制度,摒弃了限产停产“一刀切”的做法。环保部部长李干杰日前强调,坚决反对环保督查过程中对企业“一刀切”。此外,环保行业正迎来发展新契机,本周工信部正式下发了加快推进环保装备制造业发展的指导意见,2020年行业产值将达10000亿元。

2上游价格

原油价格涨破60美元心理价位。本周煤炭价格全线回落,焦炭依然跌幅最大,达到5%,动力煤和焦煤价格分别累计下跌1.9%和2.2%(图表7)。政策之手的干预不可忽视,本周发改委宣布立即组织开展煤炭市场价格巡查,严厉打击煤炭行业哄抬价格和价格垄断行为,此举或将明显平抑煤炭价格上涨。本周布伦特原油期货结算价直线拉涨4.7%,收于60.44美元/桶(图表8)。此为逾两年来首次收于60美元整数位心理关口上方,得益于OPEC在11月维也纳会议决定延长石油减产协议的前景。原油价格持续上涨,或将加重国内通胀压力。本周LME铜现货结算价在上周创下的三年来最高水平处震荡,LME铝现货结算价继续震荡上扬,累计上涨0.74%(图表9)。MyIpic矿价综合指数有所企稳,略微回升0.15%,其中,进口矿回升0.38%,国产矿下跌0.45%(图表10)。

3中游产品

钢价震荡走弱,高炉开工率创新低。本周螺纹钢期货结算价震荡向下,全周累计下跌1.6%(图表11)。预计11月环保限产全面铺开后,钢材市场供需两端都会受到更大影响,钢价或将继续呈现出震荡偏弱的格局。在环保限产影响下,本周全国高炉开工率大幅下降2.35个百分点,达到至少5年最低水平(图表12)。Mysteel调研显示,本周唐山烧结限产升级,因烧结矿偏紧导致的焖炉和检修情况增加,若下周环保压力如无好转,高炉开工率将继续承压下行。

4下游地产

大中城市房地产销售企稳,土地供应持续震荡上行。本周全国30大中城市商品房日均成交面积继续有所回稳(图表13)。据21世纪经济报道,10月三四线城市楼市成交继续熄火,随着这一态势的延续,后续低位企稳的一二线城市销售或将反超三四线城市。上周,100个大中城市成交土地面积进一步小幅上升,9月以来土地成交震荡上行态势不改,利好未来的房地产投资(图表14)。据上海土地市场信息统计,11月上海将有22宗土地集中入市,且10宗为租赁住房,其起始楼板价较周边房价而言颇低。

9月房价涨幅继续回落。统计局本周公布的数据显示,9月70个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价格同比分别回落1.7个和1.3个百分点,环比涨幅均为0.2%。在70个大中城市中,44个城市不含保障性住房的新建商品住宅价格上涨,为2016年1月以来最少。不过,从环比涨幅来看,9月一线城市环比降幅略有收窄(由上月-0.3%回升至-0.2%),二线和三线城市环比均与上月持平,环比增速回落势头放缓。这反映出在房地产调控进一步升级、多地推出限售政策后,房价上涨势头进一步得到抑制。但在金九月份,楼市降温速度有所放缓。从目前政策态势来看,“十九大”后热点城市房价补涨的局面难现。

5食品价格

蔬菜价格走弱,带动农产品涨幅缩小。本周,农产品和菜篮子批发价格指数继续回升,但幅度明显降至0.2%左右(图表15)。从分项数据看,水果价格继续小幅上涨,但蔬菜价格结束了此前三周的大幅上涨有所回落,猪肉价格也进一步小幅下跌(图表16)。10月以来农产品价格持续上涨,而去年同期农产品价格却是持续走弱的,这或将增加10月CPI食品价格回升幅度。

金融市场:债市再掀巨震1货币市场

央行推出63天逆回购。本周公开市场共有4800亿元逆回购到期,央行公开市场继续大额投放,共实现资金净投放3900亿元(图表17)。但资金面较上周收紧,货币市场利率全线上行,特别是跨月的7天回购利率(图表18)。预计下周资金面将受月末时点冲击继续有所收紧。本周五,央行历史首次进行了63天期逆回购操作,操作量为500亿元。央行此番推出2个月逆回购,最主要的目的是丰富逆回购的期限品种,“避免某一阶段资金面持续收紧或宽松引发市场对稳健中性货币政策取向的误读”。这一点在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就已有过明确阐述。因此,推出2个月期逆回购,对“稳货币”是一个积极的信号,但并不意味着货币政策的态度和方向发生了转变。

2债券市场

10年期国债收益率突破3.8%。本周三起,债券市场再掀巨震。国债期货午后跌幅扩大,10年国债期货主力T1712收盘跌0.52%,创上市以来最大单日跌幅;5年国债期货主力TF1712收盘跌0.32%,创上市以来新低。债市大跌的触发因素主要有三:流动性方面,当天央行结束连续6日的大额净投放,市场预期阶段性的资金面维稳已结束;金融监管方面,有传言中国或要调整银行同业负债的占比上限,从三分之一调整到25%;中美利差方面,前日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涨破2.4%关键阻力位,触及2.412%,创出5月11日以来的最高水平。

周三晚间,央行表示同业负债占比调整的消息不属实,但这并不能从根本上缓解债券市场的脆弱性和悲观情绪。周四,国债期货早盘继续大跌,但央行就2个月期逆回购询量的消息令市场情绪暂获安抚。当日国债期货逆转翻红,最终收高0.13%。然而,市场很快意识到,2个月期逆回购只是央行对货币政策工具的丰富,并不代表政策意图的转变。周五,10年期国债期货再度大跌0.44%。

十九大后,无论是金融监管政策可能陆续出台,还是显得波澜不惊的经济基本面,抑或是渐有增强的通胀压力,都令债券市场更加难以找到做多的理由,情绪的宣泄和预期的纠偏或还将持续一段时间。

3人民币汇率

本周美元指数显著回升,主要受到三方面因素驱动:一是,日本首相安倍晋三领导的执政联盟在选举中大胜,意味着以超宽松货币政策为核心的“安倍经济学”将会延续,这推动日元兑美元触及三个月低位,间接推高美元。二是,欧洲央行周四宣布削减量宽规模,但同时承诺将在未来数年继续维持刺激举措,甚至保留了逆转政策的可能性,这导致欧元急跌至三个月低位;加之西班牙加泰罗尼亚局势以及意大利政治面因素也给欧元带来压力,这也间接推高了美元。三是,特朗普称美联储主席人选已“非常,非常接近”做出决定,有知情人士透露泰勒担任主席的可能性较大,而市场猜测泰勒当选后或将加快美联储升息步伐,令美元受到提振。

在此背景下,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缓步贬值,而对一篮子货币汇率小幅升值。全周来看,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贬值381点,收报6.6473;在岸即期汇率贬值328点,收于6.6528;CNH贬值239点,收于6.6477,两岸汇差倒挂显著收窄;CFETS人民币指数小幅升值收于95.0,体现日元和欧元走弱的影响(图表21、图表22)。

目前,资本管制尚未放松,市场对人民币贬值的预期已获明显扭转,人民币汇率将主要体现跟随美元指数的波动。下周公布的美联储主席人选,以及特朗普税改的进展将成为左右美元走势的关键。周末华尔街日报援引多位知情人称,下一任美联储主席被提名人,现在差不多已经定下来是美联储理事鲍威尔了。而鲍威尔的货币政策倾向是中性偏鸽派,因此,任命鲍威尔对美联储不是多大的改变,这可能削弱近期美元上涨的势头。

联系作者,请发送邮件至:

zhongzhengsheng@cebm.com.cn

lzhang@cebm.com.cn

财新智库莫尼塔,是财新智库旗下的独立投资研究与商业咨询公司,专注于“宏观政策”、“市场策略”、“草根调研”与“海外研究”四大板块,服务国内外金融机构与企业客户。欢迎洽谈合作!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