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老龄化与利率走势的实证研究

人口老龄化与利率走势的实证研究
2017年11月07日 11:20 Chinamoney

分析表明,人口老龄化与利率走势间呈负相关关系。这意味着,随着人口老龄化水平的提高,利率水平呈下降趋势。

一、人口老龄化与利率走势的数据分析

(一)数据指标与样本选择

指标选择方面,利用世界银行的国家或地区间的截面数据和部分国家或地区的时间序列数据,以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代表人口老龄化水平,利率用存贷款利差、存款利率、贷款利率三个指标来代表,并且利率是名义利率。

样本选择世界银行公布的2015年的统计数据中上述四个指标可得的总计116个国家或地区进行截面数据分析。在对部分国家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分析时,则根据GDP总量、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的全球排名,选择中国、美国、日本、德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7国,这些国家均是老龄化国家。

(二)基于截面数据的人口老龄化与利率走势的关系

从116个国家或地区的数据看,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与存贷款利差、存款利率、贷款利率均为负相关关系,其相关系数分别为-0.23、-0.15、-0.25。且随着人口老龄化水平提高,存贷款利差趋于下降且波动幅度缩小;存款利率总体趋于下降,且波动较稳定;贷款利率趋于下降,且波动幅度缩小。整体看,随着人口老龄化水平提高,利率呈下降趋势。

把116个国家或地区的数据按照老龄化水平高低进行分组分析,也可以发现随着人口老龄化水平的提高,利率走势呈下降趋势。由于不同国家或地区处于不同的地理位置,具有不同的资源禀赋条件,政治制度也存在差异,但其利率水平均随着人口老龄化水平提高而降低,这意味着随着人口老龄化水平的提高,其利率下降具有普遍性。

(三)基于时间序列数据的人口老龄化与利率走势的数据分析

考察全世界和中国、美国、日本、德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等7个国家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与存贷款利差、存款利率、贷款利率时间序列数据,除中国、德国两个国家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与存贷款利差的相关系数为正值外,其余均为负值(表1)。可见,利率呈下降趋势与经济发展阶段和经济发展绝对水平高低没有关系。

表1 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与利率的相关系数

二、人口老龄化与利率走势关系的解释

(一)人口老龄化拉低宏观经济增速

人口老龄化拉低宏观经济增速,影响资金使用主体的利息支付能力,从而降低利率水平。

研究表明,人口老龄化对宏观经济增长有明显的负面影响,最直接的表现是人口老龄化影响劳动年龄人口增长和劳动参与率,从而拉低宏观经济增速并影响利率水平(IMF,2015)。

全球人口增长经历了高出生、高死亡、低增长,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几个阶段。经济发展水平提高导致出生人口死亡率降低,减少预防性生育行为从而降低人口出生率;同时医疗水平改善,人口预期寿命延长,导致老龄人口占比提高。可见,经济发展水平是此种演变的一个重要决定因素,人口老龄化社会往往是经济发展水平比较高的社会,而经济发展水平比较高的社会经济增长速度往往会降低。

从利率角度看,人口老龄化拉低经济增长率,在很大程度上意味着经济主体的盈利能力在降低,从而决定了其对利息的支付能力在降低,最终导致利率水平降低。

(二)人口老龄化改变资金供求关系

人口老龄化会降低对投资和消费信贷的资金需求,而增加养老金的储蓄规模并增加资金的供给,利率作为资金的价格,在供过于求的情况下受供求力量影响会降低。

从价格弹性的角度也可以说明人口老龄化会通过供求弹性影响利率。人口老龄化导致为养老而进行预防性储蓄的需求更强烈,且养老问题的刚性决定了对预防性储蓄的需求价格弹性较低,也就是说其储蓄规模并不会因为利率变化而做出较大调整。在借贷市场体现为资金的供给价格弹性较小。

人口老龄化导致整个社会投资主体的风险偏好降低,而投资需求的价格弹性较大,故利率的变化会导致相对较大的资金需求量变化。在人口老龄化情况下,资金的供给价格弹性较小而需求价格弹性较大,从而导致利率会向着有利于需求方的方向变化及利率水平的降低。

(三)人口老龄化导致社会金融处于更加稳定的状态并降低风险

从风险角度看,利率作为资金的价格受借贷风险高低的影响,借贷风险高会导致利率较高,而借贷风险低则导致利率较低。

人口老龄化的社会金融处于相对更加稳定的状态,风险相对较低,有利于形成低利率的经济社会环境。

(四)人口老龄化导致整个社会的机会成本降低

与劳动年龄人口不同,老龄人口受年龄、身体条件等因素影响,劳动参与率较低,也就意味着其机会成本较低。

同时,老龄人口风险厌恶的特点突出,更易于接受存款或从事基金投资等稳健低风险、低收益的活动,也有利于金融机构和资金需求方低成本地获取资金。从这方面看,人口老龄化也会导致利率水平降低。

三、结论与相关建议

1.宏观经济发展方面,适应经济增长速度降低的常态,做好创新发展。

首先,老龄化社会的经济发展更加成熟,经济增长速度降低,宏观经济发展需要在这一新常态下合理谋划。

其次,注重提高资金利用效率。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发展,利率水平会降低,表面看是宏观经济发展所需投资资金的成本降低,实质上是资金供求关系尤其是资金需求不足导致利率下降。这要求在宏观经济发展中,不能简单地认为资金是一种便宜的要素,而是要合理配置资金,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再次,及时调整经济结构,发展技术和资本密集型行业。人口老龄化也意味着劳动年龄人口占比降低,从而导致劳动力供给降低(IMF,2015),劳动力价格提高,因而也需要不断加强创新,更多发展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行业,从而提高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水平

2.央行调控政策方面,运用好利率政策工具,增强货币政策调控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利率作为央行重要的货币政策工具,在宏观调控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未富先老让我国的货币政策操作环境明显不同于其他国家或地区(伍戈、曾庆同,2015),尤其是我国的货币政策调控正在从数量型向价格型转变,利率在货币政策调控中的作用会进一步凸显。

面对人口老龄化导致的利率水平降低,央行要顺应利率降低的趋势制定合理的调控政策目标,不宜简单地为了达到调控目的而人为提高利率。就美国、欧洲、日本等发达国家的经历看,在经济增速从高速转入中速再转入低速的过程中,实际利率水平在不断下降。对此需要有足够的关注。

3.金融机构行为方面,结合存贷款利差收窄的趋势,优化收入结构,调整盈利模式。

人口老龄化导致存贷款利差收窄,这使得收入利润来源主要依靠利差的银行业面临较大的转型发展压力,需要及时调整商业模式,调整资产负债结构,增加或扩大收入来源,降低对利差收入的依赖,从而提高机构持续发展能力。

不仅是银行业,所有依靠利差收入的金融机构都要及时调整收入结构,降低利差收入在总收入中的占比,从而增强机构发展的稳健性。

4.个人资产配置方面,存款利率下降导致存款的收益率降低,需要将资产更多配置在其他方面。

从大类资产配置的角度看,适宜于老龄人口配置的资产主要是基金等被动型金融投资产品,及保险等长期投资产品,且养老基金投资本身就是证券投资基金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姚余栋、王赓宇,2016),因而此类产品应该成为老龄化社会金融机构服务老龄人口、发展老龄金融的一个主要方向,也应该成为个人资产配置的主要方向。

个人投资者也有必要更多地投资基金、保险等金融产品,让金融市场上有更多的机构投资者参与,以提高金融交易的专业性,降低金融市场波动。

作者:娄飞鹏,财政部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