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11狂欢,暴露了谁的智商?

双11狂欢,暴露了谁的智商?
2017年11月13日 12:50 90度地产

今年的双11,英语老师马云为数学老师站了台。

“火炬红包”、“定金膨胀”、“跨店满减”、“叠加优惠”、 “购物津贴”、“凑单优惠”,巧立名目的优惠方式挨个出手,加上优惠时段还有限制,资深“剁手一族”集体表示“后悔小时候数学没学好”。

资深“剁手族”代表李玲,33岁,儿子3岁,她的购物需求比较多元,大到冰箱,小到化妆品、洗护用品、厨卫用品,还要给儿子挑几件羽绒服和玩具。

今年的双11她提前10天就开始做功课了。想买的东西提前加了购物车,仔细比较了淘宝、京东、考拉、本来生活等等各种购物网站,每家购物网站都领了一堆优惠券。不过,双11当晚她仍然手忙脚乱。

“凌晨一点到两点是这个优惠券能用,十点之前是这个能用,还有的必须要预购,定金膨胀要好好算算,这也太考验智商了。”最后,李玲双手一摊,“我这么会算账的人都算不清了。”

不仅仅是复杂的优惠规则问题。马云的“双11”已经做了九年,除了不断刷新的交易额,暴露的还有越来越慢的包裹、事前涨价然后再降价、线上线下同样式不同质量。

按理说,商家开启预售模式,先收取定金,双11当天支付尾款,双11后发货,可以解决双11当天由于流量过大导致的系统瘫痪,同时也为商家提供了更加精准的销售预估,从而提前准备充分的库存。

但是,这类预售方法可不单是简单的数学问题,预售活动背后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小觑。比如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除特殊商品外网购商品在到货之日起7日内可以无理由退货。但是双11前夕,玩起“定金膨胀”的商家却往往单方面把规则设置为“定金不退”、“预售商品不适用七日无理由退货”。

所以,双11狂欢,究竟暴露了谁的智商?

| 购物中心要“抱抱”电商

同样为了这个双11绞尽脑汁的,还有线下的商场和购物中心。

这两年,消费者又回到了线下,但是,大部分消费者是冲着“体验式”回来的,这区别于以前的百货购物。并且,消费者线上线下购物的重合度很高,也就是说,我会在线上买无印良品的基本款衬衫,也会在购物中心买一件三年不厌的经典款式大衣。

在众多的百货商场中,也有仍想尽办法存活的,他们的诀窍是“优惠力度”。比如某百货推出了“intime365”付费会员卡服务,“每天只要交一块钱,就可以享受折上折”,该会员卡有效期为一年。这对仍习惯于逛百货商场的消费者有一定吸引力。

80后的张燕经常去这家商场逛街,张燕买卡时心里默默算了一笔账,卡里充365元,以她平时购买的商品类型和次数来说,一次购物打九折就能省下40元到100元不等,一年里只要消费3次到10次不等就可以抵消365元,如果购买再价格再昂贵一些的大件商品,一次就可以抵消,这样来算的话,还是划算的,而且每次都能打个“双折扣”,心理上也更容易接受。

相较而言,购物中心“揽客”的方式更多。聪明的购物中心开始了更高级的玩法:线下的流量远不及线上,那我们来个“抱抱”吧!反正我不吃亏。

比如位于北京市朝阳区的一家购物中心已经和支付宝等电商合作,这是它创造“客户增量”的另一个渠道。

 “线上线下的‘楚河汉界’似乎模糊了!”这家购物中心高调喊出了“正大光明抄货号”、“线下试衣间”的揽客口号。

但是,这家购物中心推广部负责人赵波告诉我们,“我们本就是做客端的生意,既然都要抄货号,那就光明正大的抄,电商来了!我可以拥抱电商,机器人来了,我也可以拥抱机器人。”

赵波说话的底气很足。事实上,在他们这里翻领子抄货号试衣服的消费者,大部分也会因为优惠相同、更快取到货物、购物快感等原因直接在购物中心买单。

夏妍是这家购物中心的注册会员,32岁,现从事文化行业,她的身上所有的特征都符合这家购物中心的消费者定位。

这么多年,夏妍和她的同学在这发生很多故事:定期聚会,认识新朋友,带着另一半来玩仙剑奇侠传,甚至有同学在这里求婚成功。“有一段时间,我刚开始创业,压力很大,但是每天不管多晚,我都会开车到这里,在VIP厅看最后一场电影,所以,这里的夜间通道我闭着眼都可以找到。”

2015年双11,这家购物中心客流、销售分别环比上月提升10%和30%。2016年客流和销售同比增长15%和69%。

| 双11的狂欢终会落幕

事有所始,必有其终。双11的狂欢终将落幕。相信世界的变化总是让你措手不及。

当线上线下花式交战正酣的时候,90后尤其是95后跳了出来,“什么双十一,想买的东西就买,等什么双十一?”

徐晚,22岁,某财经网站编辑。双11,她的购物车里空空如也,“没有什么想买的东西。想买的东西我当时就买了,早买早用啊!基本不会囤货,还要算账,看着好心累。”

90后尤其是95后的消费观并不是不可理解,他们的父母多是70后,生活相较80后比较富足,并且,90后在生活中也更加注重自己的感受,喜欢什么就去做,不喜欢什么就甩开。

和徐晚一样,92年出生的李丹今年最终也放弃了双11抢购。

“一些不怎么着急的生活用品都会选择在网上买,不过买衣服、鞋子都会去商场。”李丹说,现在商场的价格跟网上差不了太多,有时候商场的热销款网上都没有。

“与其算来算去的折腾半天,还不如等平时网上打折划算。”对于李丹来说,时间成本是她考虑选择购物方式的一大原因,“双11”算来算去太耽误时间。

事实上,电商也走到了历史的一个拐点。不仅仅是年轻化的问题,也不仅是电商暴露出来的物流、价格欺诈、商品质量等问题,电商必须面对O2O这个大趋势。马云和刘强东也都看到了这一趋势,一切必须回到原点,以用户为中心。“给用户的红包发了么?用户对目前双11的各项优惠措施和回馈实惠爽了么?平台上的商家对平台服务和系统支持感到满意了么?”

“双十一”明年仍会继续,也许会再持续五年,但也随时可能被新事物替代。你现在看到的,是80后的妈妈们开始质疑双11的品质及物流,90后的姑娘们厌烦了明目繁多的优惠方式,未来,谁还会为“一年只等这一天”的购物方式买单?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