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有三个定投小故事想和你分享

今天,我有三个定投小故事想和你分享
2017年09月14日 17:33 证通财富

小伙伴们,周末又要过完了,今天小编想给大家讲几个小故事~

基金定投能充分利用投资的复利效应来积累财富,满足人生的各种理财目标,现代人面对的最大的三个目标:购房、子女教育、养老,三座大山需要一铲一铲的搬走,而基金定投恰恰是应对这种“一铲一铲”情景的很好的一种理财工具。

一、辛勤三十年,以有此屋庐

王者荣耀是一名大学毕业生,好吧,换个名字,小王刚毕业,在上海找到一份工作,他想奋斗到30岁左右时在上海买一套房子。

目前,他的月薪是6000元,没有其他资产,目前的存款连房子的首付都不够,因此,他想通过基金定投,达到保值增值的目标,他每月从薪水中拿出2000元来进行基金定投,选取了比较稳健的沪深300指数基金,8年的时间,如果用沪深300指数过去8年的走势进行模拟,小王会积累起40万左右的积蓄,可以支付首付的大部分。

而且,其中没有考虑小王随着工作经验的增长,薪酬的增长,每月可用于投资的资金也会逐渐增多,小王实际的积蓄会显著高于40万元,实现买房首付的梦想是完全可能的。

二、孤灯课读苦含辛、望尔修身为万民

唐先生和刘小姐是一对年轻的夫妇,刚喜得贵子,为此,他们开始用基金定投计划为儿子规划了一份子女教育理财目标,每月固定拿出家庭收入的10%,1000元定投了一支较为稳健的基金。

他们相信,经过本金的积累和投资的复利收益,会为孩子积累下一笔可观的教育金,用于出国留学的资金保障。

如果18年的定投计划,年平均的收益率达到12%时,这笔每月1000元的投资将会积累到77万左右的教育金储备,无论是在国内读大学还是出国深造,父母的经济压力都会更为轻松。

三、因思老去无多日,且向山中过几年

李先生虽然才30岁左右,但已经未雨绸缪,为自己的养老资金早作打算。

目前,他在一家外企工作,月薪1万多元,但是外企的养老保障只有最基础的社会养老金,没有提供额外的养老年金,李先生担心自己退休后的生活品质得不到保障,因此,他给自己构建了两种理财方式的养老保障体系。

一是每月拿出2000元来购买定投基金,50岁之前,由于承受风险能力较强,基金的投向是股票型基金,50岁之后,转向更为稳健的指数型基金。二是为自己购买了一份商业养老保险。双管齐下,李先生可以更笃定的面对晚年生活。

当李先生50岁时,如果以年均收益率12%计算,他的定投基金会积累到335万的资金,如果到60岁,这笔资金会升值到700多万元。无论是养老的医疗还是日常生活,这样的一大笔资金都足以保障。

故事看完了,你有什么定投的计划吗?欢迎留言讨论哟~~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