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党论:新三板是一个研究与教学的沃土

罗党论:新三板是一个研究与教学的沃土
2017年08月28日 10:03 新三板文学社

作者:罗党论

作者简介:中山大学岭南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会计学博士,新三板智库联合创始人。

以下为正文:

罗党论:上图很形象把新三板的市场生态圈的各个群体都描绘出来,按照印维青先生的说法,挂牌公司、主办券商及会计师和律师、做市商、机构投资人、研究员构成了新三板的核心生态圈。

在核心生态圈之外,还有下列市场参与主体:监管部门(股转公司实施自律监管;证监会及其派出机构实施行政监管)、财经媒体(以四大证券报为代表的传统权威财经媒体;以自媒体为代表的新媒体)、第三方机构(培训机构、第三方财务顾问、IR、PR为代表)、三板社群(董秘、财务总监、其他市场参与主体)。不管是核心生态圈内还核心生态圈外,每一个市场参与主体都在新三板的生态圈中发挥着相应的作用。

一个题外话:目前由于新三板市场持续低迷,新三板的市场生态圈的各种群体都过得异常苦逼,主办券商由于风险问题不想接活,做市商纷纷远离,投资机构被套牢,研究员转行..........

其实在这个生态圈,还有一个更特别的群体被忽视了,那就是高校的研究人员。

因此我结合自己的体会,就这个群体在新三板的作用谈一下我的感受。

我自己一直是游走在学术研究与实践之间的,类似我这样的商学院的高校老师应该也有不少。

我应该算是最早关注新三板的高校老师之一,同时也算是最早把新三板实务与自己的研究方向做连贯,同时也在教学中找到着地的高校老师。

首先,对我们研究来说,新三板提供了一个难得的的研究市场。

其一,新三板的制度变革很多是资本市场的发展,比如注册制、竞价交易、分层管理等、跟其他交易所的联动等等。

更重要的是,这是一个难得的市场化发展的资本市场。对研究者来说,一个独特的时刻在变革的市场可以提供无数多的研究素材,生产出很多论文。

当年A股市场的股权分置改革不光让投资机构分享了一波牛市,我们的学术研究享受了一场“盛宴”,光是在国际上A类杂志就出了不少论文。

不过到今天,新三板由于发展刚刚开始,学术界对整个市场的关注显然是严重不够的。其实股转系统是完全可以很好发动学术机构的力量,来推动各种政策的研究与取舍的。

其二,以前我们很难拿到这么多中小企业的信息。我们所谓的研究中小企业或民营企业,通常还是用创业板、中小板的企业数据,但实际上我们都知道,这两个板块的公司不是中小企业。而新三板集聚了上万家公司,80%都是真正的中小企业。

新三板智库曾经对2016年所有披露年报的新三板企业(共10552家样本)做一些简单统计:

2016年平均营业总收入1.66亿元,营业总收入中位数为7000万元,平均净利润1085.64万元,净利润中位数为483.03万元;

对其收入区间进行统计:

653家企业收入在1000万以下;

收入1000~3000万区间的企业有1962家;

收入3000~5000万区间内的企业有1524家;

收入在5000万~1亿的企业有2480家;

收入在1~3亿的企业有2802家;

收入在3~10亿的企业有920家;

收入在10亿以上企业有211家;

5000万~1亿和1亿~3亿这2个区间段内企业占比最多;

对其净利润区间进行统计:

亏损5000万以上的企业70家;

亏损1000~5000万的企业463家;

亏损1000万以内的企业1587家;

盈利1000万以内的企业4858家;

盈利1000~3000万的企业2489家;

盈利3000~5000万的企业635家;

盈利5000万~1亿的企业305家;

盈利1亿以上的企业145家;

大部分企业净利润落在0~3000万这个区间内。

这是一个多么好的研究样本,过去我们拿不到这么多样本的公开信息,现在因为他们都来挂牌,信息披露是必然的,这么多的样本给我们的研究带来了足够多的机会。

因此以后,如果学术的实证论文要研究中小企业的方方面面问题,不以新三板作为样本,基本是不可能的。

再以我们教学为例。商学院中好几门核心课程:《财务报表分析》、《财务管理》、《审计》与《公司治理》都可以利用新三板这个舞台来丰富教学。

以前上《财务报表分析》,要求学生研究的都是上市公司的案例,现在我要求他们最好研究新三板公司。

原因在于:

1、新三板的公司小,研究起来更有不确定性,对学生的锻炼更大;

2、A股的公司很多专业研究员在研究,学生们的作业基本上没有超越他们的研究水平,而新三板的公司太小,A股的研究员基本没有兴趣去研究,导致这块研究是空白,这样学生们可以在模仿中进行独立研究,每份研究报告估计都是首创;

3、新三板的研究市场大有作为,很多券商、投资机构都需要新三板方面的实习生,那么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学生们可以顺利找到工作。

我按照这样坚持了2年,几乎整个学院的学生都跟我一起来研究新三板,这样我快速在学生中普及了新三板的知识,同时通过他们的分析,也让我加深了对这个市场的了解。实际的效果是,这批学生中有大量的学生后面实习乃至工作都在新三板相关的行业。

在《财务管理》这门课上,融资与投资是一个重要的知识内容。而中小企业的融资是制约企业发展的重要问题。

我们以新三板公司为例,可以找到很多中小企业融资的方法创新,这种案例其实离大家并不遥远,学生们可能通过深入跟踪了一些案例后,在后面的实习乃至工作中很快找到感觉。

对《审计》这门课来说,新三板市场上,黑天鹅事件层出不穷。大量中小企业之前没有规范,加之新三板庞大的基数,很多中小企业的财务必然存在很多问题。单从财务舞弊的角度入手,我们可以把新三板公司做一个“卖空”的研究。

尤其是针对新三板的审计问题,股转系统还专门出台了相关的规定,这些对我们做教学提供了很好的指引。

又以《公司治理》这门课程为例,我还是以新三板公司为样本,这些公司的特点是小,而且公司治理基本不完善,这跟上市公司还是不一样。

因此公司治理要完善的地方还有很多,如股权设计、薪酬激励、信息披露等等,每个公司都是一个鲜活的案例,更重要的,由于选修这门课的学生都是有工作经验的,甚至不少就是自己在创业的,所以新三板这些案例对他们来说都很贴近,他们参与感也会很强。

还要强调的一点是,新三板提供的这个研究与教学舞台不单是对教师是提供了机会,对广大的学生也提供了很好的机会。

比如,新三板市场的发展需要大量的研究员、投资人员、财务总监与董秘等,这些工作岗位都可能是商学院学生很好的职业规划方向。

总之,一个良好的新三板生态的形成需要大量的参与者共同的投入,在初期更重要的呵护。当然,这个市场的前景也是这个生态发展的关键。

新三板:前途光明,路在远方。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