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300亿到60亿,只用了两年半!

从1300亿到60亿,只用了两年半!
2017年12月19日 19:18 澄泓财经

曾经,它是叱咤新三板的“定增之王”;曾经,它是翻动A股的“囤壳大王”;曾经,它的市值一度超过1300亿。然而,一纸公文下来,一场致富神话随之破灭。

12月15日,全国股转公司发布公告称,股转公司将对中科招商采取强制终止挂牌措施。这家昔日的1300亿市值PE巨头,截止今日收盘,只剩区区64.8亿

据了解,中科招商这次摘牌的原因主要是,中科招商管理费和业绩报酬之和占收入来源的比例是41.39%,达不到监管要求的80%。自12月26日起,中科招商将被新三板市场强制摘牌。

曾经疯狂举牌,现在忙着清仓减持!

回想当年,中科招商登陆新三板,借助新三板资本平台,通过四次定增完成了高达108.84亿元募资。而在整个2015年,新三板企业全部股权融资也才只有1100多亿元。

随后,中科招商用这些定增资金在A股市场上买买买。当时中科招商共举牌了16家公司,耗资近40亿元。大多为市值40亿元及以下的小市值公司,壳股特征明显。中科招商由此赢得A股“壳王”这一称号,风光一时。

作为“壳王”,中科招商也确实押中了一条大鱼。2015年7月,中科招商两次举牌鼎泰新材(002352),耗资约2.6亿元。随后不到一年时间,鼎泰新材发布重组预案,顺丰控股作价433亿元借壳上市。复牌后的鼎泰新材连续累计11个一字板,中科汇通此后成功套现5.86亿元,为中科带来约3.3亿元的盈利。

然而,随着IPO的常态化和炒壳的严打,中科招商所持的壳股不断贬值。今年12月7日,中科招商还宣布将在未来六个月内实施股票清仓减持计划,总计减持金额约30亿元。悲剧的是,股票还未减持完成,公司就要被摘牌了。

三季报最新数据显示,中科招商作为前十大流通股东的上市公司共15家。截至今日,这15只股票今年以来股价平均跌幅达29.92%,目前市值总计为42.3亿元,详情如下:

2713名股东哭晕在厕所,包括王亚伟!

根据中科招商第三季度披露的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9月30日,中科招商共有2713户股东。中科招商摘牌已成定局,最受伤的还是这2700多名股东,未来应该何去何从?

目前,摆在这些股东的面前只有两条路可走:第一,公司是在12月26日摘牌,股东如果不想继续持有,可以在这几个交易日内选择在新三板二级市场卖出;愿意持有的或者卖不出去而被动持有的,只能陪着企业发展,等待未来再退出。无论哪一种解决方案,对投资者来说都是无奈的选择。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曾经红遍股市的华夏基金经理一哥,现在的私募大佬王亚伟也深陷其中。看下图:

公开资料显示,2015年5月,王亚伟以18元/股的价格认购中科招商2777万股,投资总额近5亿元。接着,中科招商进行了10转50派1.25元的分红派息,除权后王亚伟的定增价为3元/股。

中科招商2017年三季报显示,昀沣3号是中科招商第十大股东,持股1.38亿股,占比1.27%。按照3元左右的成本价,王亚伟投资中科招商亏损已接近八成

城内的股东想尽一切办法“逃出生天”,而城外的投机者却已经在摩拳擦掌。根据季报显示,2017年前三季度中科招商营业收入为3.57亿元,扣非后净利润为2.04亿元,每股净资产为1.24元。而截至今日收盘,其股价才0.6元,相当于是每股净资产的五折。所以,从目前中科招商的业绩来看,似乎确实值得赌一把。

时也,运也,命也。

两年前,中科招商董事长单祥双还自称是新三板“最大受益者”。然而,从定增百亿,到抄底A股,从被套紧箍,到“清壳行动”,从1300亿市值,到60亿……中科招商逐渐沦为IPO提速和制度改革的“最大受害者”,无疑给那些高速膨胀的公司敲响了警钟。

中科招商作为新三板曾经的巨头,却只存活了短短两年半,未来的路又将走向何方呢?希望真如单祥双在12月15日的公司内部会议上所说:“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来源微信公众号:澄泓财经(id:chenghongcaijing)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