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交所迎20年未有之大变革,可长线吸纳静待花开!

港交所迎20年未有之大变革,可长线吸纳静待花开!
2017年12月19日 09:54 港股情报局

本文作者 | Ksir新浪微博大V华盛资本证券特约评论员

各位早晨, 昨日港股表现反覆, 在内地A股表现一般的情况下, 港股亦未见有太大的上升动力.

犹幸在腾讯, 港交所以及内银的支持下, 港股仍有超过200点的进涨, 最后收报29,050点, 重上29,000点的心理关口水平.

不过在内地流入资金减弱 (港股通两边各自淨流入不足4亿), 外资交投减少的情况下, 全日成交下降至920亿水平.

虽然内地仍然未摆脱3,250 – 3,320 点的位置 (昨日低见3,254 点后又出现反弹,短炒者不妨留意),不过在美股连番破顶的情况下,港股仍然处于偏强的状态.

昨日尾市最高曾见29,143 点水平, 颇为接近个人订下29,200点的顶部位置. 假如短期内能升穿此水平的话, 后市的升幅有机会进一步扩大.

特别是在12月份交流相对淡静, 要出现单边向上的走势难度亦不会太高, 当然A股企稳还是一个举足轻重的条件.

昨日表现最突出的蓝筹股,相信非港交所莫属. 大家都知道我一直都有提建投资者可以考虑买入港交所所长线投资 (最近一次是在替小儿子买入, 约$210 的位置).

而昨日落实的放宽上市制度,更令我肯定港交所的长远表现.

早前阿里巴巴一直属意香港上市, 不过由于未能採纳同股不同权的方式, 所以阿里巴巴亦因此而赴美上市. 亦难怪市场认为今次港交所的修订, 其实是为了阿里巴巴度身订造.

不过客观地看, 新兴产业成为主流已是市场的共识, 港交所配合世界环境作出转变,其实亦是一个非常合理的做法, 不应因此而视作为个别公司而作出改变, 又或者是政治因素所致.

对于中资的科网公司而言, 他们上市的主要对象都是中国, 香港或者是美国. 不过在各地上市都要面对不同的问题.

在中国, 可以用高的估值上市, 不过由于内地市场仍未完全开放, 难以吸纳国际性的投资. 而政治因素及中证监的制度不健全亦是问题之一.

至于美国, 虽然市场深度佳, 且有助提高国际知名度. 不过美国市场透明度及监管甚多 (一个SOX 已经可以烦死), 万一遇上诉讼, 涉及赔偿问题更是得不偿失.

而香港可说是当中最平衡的一个, 不过正因为股权制度问题而未能解决.

而在问题解决过后, 相信有不少中资会倾向于本港作第一上市, 而部份已在美国上市的中资公司亦有可能在港作第二上市 (甚至离开美国重回香港).

与美国比较, 相信中国政府亦乐见此等公司回流 (香港始终是中国的一部份).

市场一直都抱怨恒指只有一只腾讯作代表 (瑞声及舜宇都是近期才出现), 指数一直被旧经济拖累而停滞不前.

试想想如果市场多了几只如腾讯一样的公司, 无论在成交或市值方面都会出现惊人的增长, 难怪昨日港交所行政总裁李小加直言, 香港将出现爆炸式成长

港交所的短期走势, 当然还要视乎整体大市的表现, 但从长线而言, 绝对是一只值得吸纳的股份.

假如其回价回落至$220 左右水平,大家可以积极考虑作长线投资部署.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