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骤然上升使2016年的资产池变成庞氏池

利率骤然上升使2016年的资产池变成庞氏池
2017年11月21日 13:38 求释财经

影子银行们,比如信托、融资租赁、小贷、消费分期等等,是如何赚钱的呢?

答案是赚息差,拿到低利率的资金,去投放高利率的资产。

问题来了,为什么这个息差要让他们赚去,而银行或者直接的资金方不自己去赚呢?

你可能会说,影子银行们负责找资产,还要承担风险,赚的息差是理所应当的。

这确实是一个解释,但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可以提供流动性支持。

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资金错配,短贷长投。

借款人是希望借款的期限长一些比较好,这样还款压力小。

但是资金方是希望借款的期限多一些比较好,这样风险小,自己用款灵活。

有矛盾,就有人来解决矛盾。

影子银行应运而生,来解决资金错配的问题。

影子银行投放出去的资金一般是三年期的,但是他们拿到的资金一般是一年期的。

一年到期之后,他们再去募集资金继续还上前一期的。

如果不考虑能否募集到资金的风险,这里面还有一个重要的风险隐患。

就是第二年第三年的资金价格问题。

比如,2016年是资产荒,市面上资金很充沛,生息的资产很少。

资产荒的结果就是资金价格非常便宜,去年好多三年期的生息资产都是5%左右的利率。

但是今年资金面骤然紧张,国债收益率都到了4%,就是说国家财政部融资都要4%的成本了。

债券的利率更不用说了,AA评级的债券目前的票面利率普遍在7-8%之间。

影子银行资产池里的生息资产普遍是5%的利率,现在他们要去融资,普遍是7%以上。

这不就是成本倒挂了吗?

另外,现在资金面不只是资金贵的问题,而是有没有资金的问题了。

拥有大资产池子的影子银行们还好,还能拿到资金,还在努力置换成高息资产。

但是一些小资产池子的影子银行们日子就难过了,无力维持旧有规模被赎回的话,就会面临挤兑风险。

如果资金面再紧一些,利率再高一些,一些实力弱的影子银行可能要面临大问题了。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