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侨城混改进阶: 5.32亿股无偿划转国资平台

华侨城混改进阶: 5.32亿股无偿划转国资平台
2017年12月29日 11:48 Hello地产

文| 时代财经 童洁 年关将至,国企央企的改革大风却丝毫没有要停下的迹象。作为曾经站在混改风口的央企,华侨城准备赶在2017年的末尾完成其内部的二次改革。

华侨城在日前披露,大股东华侨城集团计划将其持有的华侨城5.32亿股股份无偿划转给北京诚通金控和国新投资,两者各自接获2.66亿股。在此次无偿划转之后,华侨城集团的持股比例将由53.47%降至46.99%,诚通金控和国新投资的持股均为3.24%。

“股份无偿划转”的混改方式对房地产国企、央企来说有些“新鲜”,这也让华侨城的这次混改备受关注。对于此次股份划转的原因,华侨城方面向时代财经表示一切以公告为准,其官方的表述是,为了进一步优化公司股权结构,推动国有资本运营公司试点工作。股份划转完成后,华侨城的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不会发生改变。

华侨城混改进阶

国资之间的股权划转主要有两条路径,一是将股权划转至中央或者地方国有资本运营平台;二是央企之间的整体合并。以往的国企、央企改革中,整体股权的整合可以说是“主流”,但在这一轮改革浪潮中,股权划分正在成为国企、央企改革的新途径。

去年2月,诚通集团和国新投资公司这两家央企被确定为国有资本运营公司试点企业,它们扮演的角色在某种程度上类似于国资委的资产管理公司,更多是负责整合国有企业,通过资本运作推动企业发展。

改革中的国企、央企对诚通金控和国新投资并不陌生,在多家国企、央企的改革中,这两家企业都充当了“接盘侠”的角色,而其接收股权的方式无一例外都是“无偿划转”。

2015年至今,已有包括华贸物流、宝钢集团、中国远洋、中储股份、美利云、冠豪高新、中材节能在内的十余家国企的上市公司股份被划转给诚通金控。此外,华贸物流、新兴铸管、际华集团、天地科技等国企也在近期将股份无偿划转至诚通金控和国新投资。

尽管在这些案例中诚通金控和国新投资的持股比例并不高,但无偿划转动作对于解决“一股独大”的顽疾尤为见效。“一股独大,大股东股权高度集中是很多国企上市公司的通病,股权划转后能起到分散股权、促进股权多元化、改善公司治理结构的作用。”国信证券监事会主席何诚颖这样认为。

实际上,早在两年前,华侨城集团旗下上市平台华侨城A就曾进行过股权结构多元化的尝试。2015年10月,华侨城A调整定增方案,以6.81元/股的价格发行8.52亿股,募资58亿元。热衷于参股地产企业的宝能系以48亿的价格认购7.05亿股成功入主,占股8.46%,成为华侨城第二大股东。

此次定增后,华侨城A呈现多元化的股权结构。其2016年年报披露,前十大流通股东中,控股股东华侨城集团持股53.47%、宝能系合计持股9.89%、四只社保基金合计持股4.34%、证金公司持股2.65%、中央汇金公司持股0.93%、华夏基金持股0.86%。

华侨城曾在公告中坦言,募集资金到位后会增加了公司总资产及净资产规模,资产负债结构更趋合理,财务状况将得到较大改善。可以说,在股权结构多元化和混改方面,华侨城是敢于“吃螃蟹”的那位,而这一次的股权划转,则是其混改路上的进阶。

混改中的扩张意图

国企混改在房地产行业中已经不是新鲜的话题,在众多的混改案例中,绿地被认为是业界的混改样本。引入5家战略投资者、上海格林兰吸收合并职工持股会、借壳金丰投资完成上市,这是绿地混改的“三部曲”。

1997年成立职工持股会之前,绿地曾经历五年国有资本的“独舞”时光。在职工持股会斥资3020.43万元获得绿地18.88%的股份后,绿地国有独资的身份被打破,成为股份制公司。。

但对于想要打破旧体制沉疴,激发企业活力和创造力的绿地来说,改革的步伐显然不会止步。成立职工持股会之后,绿地决定让社会资本入场。与此同时,为了保证在此次混改中绿地管理层及员工股权不被吞噬,2014年1月,绿地管理层又出资10亿成立上海格林兰投资,与职工持股会签署《吸收合并协议》,启动上市之时,其持股比例为28.83%。

“引入了20%的社会资本,基本上形成了国有、团队管理层、社会资本的‘金三角’股权结构。”在张玉良看来,国企改革实行混合所有制是正确的,这对绿地后来的上市极其重要。

2014年,绿地将100%的股权一次性注入到金丰投资,上市完成后,绿地股权结构变为三家国资上海地产集团、中星集团、上海城投总公司分别持股18.04%、7.63%、20.58%,上海格林兰持股28.83%,其他股东持24.92%,所有单一股东持股比例均不超过30%。这意味着,无一股东能够单独对绿地形成控制关系,绿地成为上海市国资系统中的多元化混合所有制企业。

根据媒体报道,混改前绿地评估值仅为120亿,混改后,绿地的估值增长超过500亿,达到632亿。复旦大学房地产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执行所长陈晟认为,近年来重组、混改已经成为国企央企实现价值增长的惯用手段之一,混改带来的不仅是股权的多元化,还有资源和资本的多元化。

他继而指出,国企混改背后常常带着规模扩张的目的,即将达到3000亿的绿地就是最直白的例子。正如其所言,2015年以来,完成混改和上市的绿地开始大举扩张,克而瑞研究中心发布的《2017年1-11月中国房地产企业销售TOP100》排行榜显示,绿地前11月实现销售金额2464亿元。

华侨城的混改也在新掌门段先念到位后启动,除了进行内部的股权多元化外,华侨城也在通过参与地方性企业的混改来达到扩大业务布局的目的。

今年以来,华侨城以增资扩股的方式先后投资云南世博、云南文投及曲江文投,获得三个公司各51%的股份,此外,华侨城通过云南公司100%认购云南旅游的11.3亿定增方案也获批,控股后,华侨城共计持有云南旅游57.07%的股权。

上述几个企业的业务领域涵盖主题公园、旅游地产、旅游酒店等多个板块,不难看出,这些项目资源是吸引华侨城积极参与混改的主要原因之一。

“旅游产业一直是华侨城发力的领域,最近几年华侨城向文旅地产转型的意愿也很明显。今年华侨城陆续出售多个项目,很大程度上也是为转型做准备。在云南、西安这些热点旅游城市,当地国企手中往往有着大量的优质资源,参与这些国企的混改无疑是获得优质文旅资源的一种途径。”

借力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目前华侨城集团旗下上市平台已有华侨城A、华侨城(亚洲)控股、深康佳A,加上云南旅游和曲江文旅,华侨城集团的版图还在不断扩大。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