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派不靠手机靠卖地?千亩产业园区储备地可别整瞎了

酷派不靠手机靠卖地?千亩产业园区储备地可别整瞎了
2017年10月31日 13:48 创邑icity

作者:小邑 来源:创邑icity

 

酷派作为一家已有20多年历史的通信企业,曾经是国产手机F4“中(兴)华(为)酷(派)联(想)”中的一员。然而,在经历了联姻360、郭德英退出、易主乐视等一系列变故之后,运营商对智能手机主导权的丧失导致其逐渐走向了衰落。

随之影响的便是酷派业绩的巨亏。3月31日,酷派无法正常刊出年报,开始进入长达7个月的停牌期。其财报显示,酷派于2016年间取得营业收入79.94亿港元,同比下滑45%;净利润取得42.29亿港元的亏损,而2015年同期则为盈利22.77亿港元。

据时代财经报道,今年以来,酷派爆发了银行索债、大规模裁员等危机,CEO刘江峰出走等高层频频变动也让这家公司动荡不堪,其手机销量更是一路下滑。如今酷派的股价停留在0.72港元/股,总市值仅36.24亿港元,较乐视危机爆发之前几乎跌了一半。

 

 酷派信息港

如何改变这一现状?酷派试图采用和控股股东乐视一样的办法,通过转售其价值100多亿元的产业地产项目以解燃眉之急。今年7月,时任酷派CEO的刘江峰开始酝酿卖地套现。他表示,通过房地产变现是最容易的,比如直接卖地或通过土地做资本合作。

当时,也的确曾传出深圳地产商京基、碧桂园、恒大、融创等意图接盘的消息。不过,酷派内部对此的意见不一,这一意图随着一个月后刘江峰的离职而遭遇停摆。尽管如此,刘江峰对外售地的消息传出之后,还是对酷派旗下的土地资源进行了很好的宣传。

中国房地产报报道,10月17日,酷派集团主席贾跃亭签发了一份公告。这份公告称酷派及其附属公司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与深圳市星华安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开发协议。双方将共同合作开发酷派信息港城市更新项目一期、二期、三期。

酷派信息港即酷派总部,位于深圳高新产业聚集地南山科技园内。2012年,酷派信息港旧改项目被列入《2012年深圳市城市更新单元计划第二批计划》,两年后项目才正式奠基。当时酷派对此项目的设想是“能够与国际一流品牌谷歌、微软、苹果等媲美”。

根据《公报》透露,酷派和星华安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将进行分工合作,酷派负责提供获得土地使用权前的费用,另一方星华安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则负责项目的整体开发建设。项目建设完成后,各方按照项目全部新建成物业4:6的比例进行权益分配。

据此,星河地产(星华安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大股东)和酷派未来可分别分到12万平方米、8万平方米的物业面积。若以当前深圳南山科技园片区写字楼6万元/平方米左右的价格测算,酷派信息港的总货值可达120亿元,酷派对应的货值为48亿左右。

 

 酷派天安云谷产业园

产业制造商和地产商的合作已经成为企业转型的一个趋势。对于电子产品研发制造商酷派集团来说,进行产业地产项目的开发难度颇大。信息港项目涉及老旧工业改造、产业导入、配套建设等多个过程,加之酷派现金的捉襟见肘,引入地产商是最优选择。

和很多产业制造商一样,酷派在最近几年也开始了大量的土地储备,将触角伸向了产业园区的开发。在深圳、东莞、广东河源、郑州航空港实验区、西安高新区等地均规划了产业园区的建设,据创邑icity的不完全统计,总共约有8070亩土地(含规划面积)。

东莞酷派天安云谷项目规划占地22万平方米,约330亩。

河源酷派农业生态园规划面积4.5平方公里,约6750亩。

郑州酷派智能手机产业园面积为23.9万平方米,约359亩。

西安宇龙通信产业园规划面积8.7万平方米,约131.187亩。

深圳南山高新产业园酷派总部产业基地,占地500亩。

对于酷派来说,酷派信息港的合作只是其产业地产自救模式的一个开始。过去以实业名义圈下的大量土地能否真正解救酷派,还是一个未知数,毕竟目前产业地产操作的最大难点就在于物业变现的周期太长。不可否认的是,圈地对企业来说,有时候真能救命。

当然,这需要产业制造商在自身资源和商业逻辑上搭建起完整的园区开发模式,否则,所谓的产业园区土地储备,最终只能沦为他人整合的对象。酷派的故事,或许也能给很多近年来热衷于圈地试图从产业园区运营上分一杯羹的产业制造商们一个警醒。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