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和中考难度有关系?看看普高线,明白人都懂没必要再补课

“双减”和中考难度有关系?看看普高线,明白人都懂没必要再补课
2021年07月31日 04:08 雪儿美食说

7月份将成为过去,这一年的普高招生工作已经进入尾声。

尽管当初的中考数学难度太高,引起网上一片哗然。可如今全国各地的普高录取线普涨,已经是个不争的事实。

几天前,一位中考妈妈无比苦恼地说:“本以为孩子530分的中考成绩,怎么样也有个高中可读。事实上离普高最低线还差几分,最差的高中上不了,连想进每学期好几万元学费的私立高中学校都没门!”

和这位妈妈简单聊了一下,原来530分的成绩,不仅上不了高中,就连中职教育都没法了,因为有上高中的信心,而放弃填报中职志愿。

孩子的平时成绩还算过得去,按照往届的普高录取线,考高中不存在问题,更何况有最差的高中垫底,所以考前填报中考志愿时,只报了普高,放弃了中职。

没想到今年的中考,孩子擅长的数学考得特别难,全市平均分也就40几分,本指望着优势补弱势,结果也数学成绩也就只比平均分高一点。其它科目考得很简单,总成绩反而被人反超。

为了孩子上学问题,最后迫不得已,花了1万元找人托关系,把孩子送进了当地一所不错的技校。

从多地中考情况看来,今年的普高录取线确实普涨了!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普遍现象呢?导致的原因无非就两个:一是中考难度下降了,二是这届学生普遍厉害了。

有网友吐槽:今年中考难度下调,尽管数学很难,但各个科目中和一下,总体算来说还是很简单。

还有网友担心中考难度总体下降,对后续的高中教学以及高考极为不利。

因为中考放水,不仅影响重点高中选拔需要的人才,而且决定高考的高中三年很重要,中考降低难度,无非就是把升学压力和竞争推到了高中。

笔者看过本省的中考试卷,虽然题量很大,但难度确实不大。中考成绩已经发布半个多月,不少考生还如梦中般感叹:考那么高的分数,我怎么这么优秀!

中考,对很多地区的教育来说,不光是高中学校选拔人才的考试,更为主要的是九年义务教育的结业考试。

我们要明白一个事实,当下的初级阶段教育,主要的任务是有条不紊地完成义务教育的同时,兼顾升学教育。

降低中考难度,按当前的“双减”文件,将是大势所趋。认真阅读了目前各地上热搜的“双减”政策,其实大部分内容早就有提及,并且条条框框的形成落实措施和文件。

中小学生“减负”教育喊了很多年,从某种意义上讲,不仅没有真正减下来,反而只是雷声大雨点小,很多人都没有把这事放心上。

很多家长却把升学教育摆在第一位,完全忽视了义务教育的重要性,难怪不少家长抱怨当前的学校教育不得力,传授的知识点过于简单。宁愿自掏腰包安排孩子到校外实习,加大学习任务,提高学习难度。

事实上,随着“减负”工作的推进,不少地区就明确表示将调整中考难度。特别是全面实行“公民同招,民办摇号”后,有效地遏制了小升初“掐尖”现象。

还有不少地区取消了直升生和分配生的政策,这也就意味着初升高的学生都要参加中考。

在降低中考难度的趋势下,学奥数、奥英,或者提前抢跑提前学习,甚至加大难度学习的做法,无异于“瞎子点灯白费蜡”,没用了!

中考难度降低,意味着什么呢?

首先,这回中小学生减负教育,是无比认真的了!

为什么减负了很多年,一直没有取得实质上的进展。不仅中小学生的学业负担一直减不下来,反而大批大批的校外培训机构遍地开花。

有能力有时间有精力的家长,自作主张给孩子布置作业或变相布置作业;没有能力、时间、精力的家长,想着法子把孩子送进校外培训机构。

导致的结果便是:中小学生在校学习跟着老师节奏,压缩下来的在校时间,不仅自己没有自由安排的权利,反而被校外各种作业、补课安排得满满当当。总结一句:教育越减负,孩子越辛苦!

不管哪种高强度学习方式,都是为了中考中“考的全会,做得全对”,顺利考上高中继续学习。

有市场需求有利可图,才会衍生这么多跟考试的难度多多少少是有点关系的,看来相关部门也注意到了这一问题。

这么多年来,为了减负做出过很多努力都没有效果,其实还是中考题目有难度。

为了完成义务教育,老师授课得考虑到所有学生接受能力,只能围绕教学大纲。所以出现了家长抱怨的“考到的不学,学会的不考”,把老师推向了左右难做的位置。

只要中考题目整体难度不大,学多学难都是无用功,在中考场上发挥不了作用,那么考生的差距就不会很大。家长就没有必要逼着孩子往死里学了。

给我们最直观的感觉就是,学生只要学好学校的内容即可,没有必要参加校外的一些超纲超前的培训。

所以说,学生的学业负担一直减不下来,跟中考的难度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其次,学生将迎来素质教育

应试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已经不符合新时代要求,我们将来需要的是综合素质的复合型人才。

如果不改变唯分数论的教育观念,尽管素质教育势在必行,也会受到重重阻力,而无法真正展开。

只有中小学生减负到位,才能把用在校外培训的时间和精力,转移到培养兴趣爱好上,提高学习以外的素养,从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

近些年来的高考学霸,不少考生不仅获得遥遥领先的高考分数,而且个人才艺也相当不错,有些人考得业余钢琴10级,有些人获得全国、省级比赛奖项。

曾经上热搜的明星谢娜的侄子,以692分的高考成绩被清华大学录取,他不光是个考霸,还有各种才艺加持,喜欢打篮球,上台讲相声。

更为主要的是曾获得全国物理竞赛、全国语文知识能力竞赛、全国英语知识能力竞赛等多个奖项。

连身为姑姑的谢娜都难以置信,明明可以发挥身高优势做职业篮球员或时装模特,偏偏侄子选择了常人认为高不可攀的清华求学路。

在当下的教育形势下,他这样德才又修的例子并不多见。可在教育减负真的实现后,一定会有越来越多这样复合型高素质学霸。

中考难度降低带来一些思考

中考的目的,主要是为了义务教育,其次才是升学。如此一来,学生升入高中后,会不会出现“水土不服”,或者学习成绩呈“断崖式”下滑呢?

毕竟高中所学的知识是为高考服务的,高考又是为高等教育选拔人才服务的。

如果只一味地降低中考难度,而高考难度保持不变或者提升,会不会将中考压力推迟到高中,从而加剧高中生学习强度和压力呢?

曾经有一些家长煞有其事地总结,受中考难度下降影响,初中所知识变得简单,而高中三年是为高考打基础的,所学内容的难度陡然上升,以后的高中生会越来越难。

说实在的,真不希望有这种“按下葫芦、浮起瓢”的现象发生。但教育改革,并没有现成的经验,只能在摸索中求得更好发展,但愿一切付出和努力能如愿以偿。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