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居民储蓄存款下滑到底是喜还是忧?

全国居民储蓄存款下滑到底是喜还是忧?
2018年05月21日 10:24 莫开伟

作者莫非系中国知名财经专栏作家 知名财经评论家

长期以来,我国居民储蓄增长率一直较高,但这一指标正在悄然改变。央行最新发布的4月份金融统计数据显示,4月新增存款5352亿元,从存款结构看,当月新增存款主要来自企业部门,住户存款则大降1.32万亿元,为历史单月最大降幅(5月20日《证券时报》)。

看到这个新闻,最感到震惊的应该是银行金融机构的从业人员,他们会萌生出“山雨欲来风满楼”之感。因为这在很大程度上预示着银行金融机构在未来经营中吸存的竞争压力将越来越大。可不,过去大部分银行金融机构虽然在存款业务上都有按季按年的增长任务,但大都能想尽办法去完成,因为住户存款往往都呈自然增长趋势,往后这种趋势恐将发生历史性逆转。

当然,住户存款呈下降趋势,并不是4月份才发生的事情,2017年伴随经济下行压力增大,居民储蓄增长率就已第一次呈下降之势。据资料,2017年全年人民币存款增加13.51万亿元,同比少增1.36万亿元。

其中,住户存款增加4.6万亿元,非金融企业存款增加4.09万亿元,财政性存款增加5684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增加1.23万亿元。虽然住户储蓄总额呈上涨趋势,但就增长率来看由出现了负值,这是多年来的首次。而且,据相关机构预测,由于多种原因的影响及其他变化,住户存款下降或将成为一种长期趋势。

造成住户存款下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据分析,除了商业银行季度性冲存款“时点”任务、季末下降因素之外,还有三方面原因:其一,在普通居民缺乏更有效、更能确保财富增值渠道的情况下,居民过多的资金配置到了房产上,房产成了大多数家庭资产的大头,导致了存款资金注入楼市,在很大程度上挤压了居民储蓄存款。

其二,互联网等新兴金融组织的出现,对银行金融机构传统储蓄理念及存款习惯等都产生了较大冲击,极大地分流了居民手头的资金;尤其,近年投资理财产品多元化,也对居民手头的资金形成了较强的吸引力。

其三,随着社会保障机制逐步完善,有效推动了居民消费意识的变化,促使了民众新的消费理念的形成,使民众对消费升级与超前消费的接受度越来越高,用于消费支出尤其是高档消费支出的资金呈逐年上升趋势,这在一定程度上消耗了居民的储蓄存款。

尽管住户存款下降从整体上看,并不会对银行金融机构的经营产生“致命”影响,因为住户存款与企业存款是一种此消彼长的关系,住户通过购房、消费等消耗了用于储蓄的资金,使住户储蓄存款下降,但这些资金流入房地产业与商业经营部门,又会推动企业存款的上升。

如4月存款增长主要来自企业部门就是一个最好的佐证。然而,即便如此,住户存款下降仍会带来较大的负面经济金融效应:它意味着中国居民很快就会成为一个赤字部门;若M2增长掉下来了,居民储蓄存款掉下来了,企业的定期存款掉下来了,则后果就会很严重。

具体看,若住户存款下降成长期趋势,则可能会对金融经济产生三种不利影响:一方面,它有可能导致民间资本的投资动力和能力下降,使投资拉动经济处于长期萎靡不振状态。因为居民储蓄是民间资本的重要来源,也是社会投资的重要“助推器”,居民储蓄下降则意味着用于进行投资的有效资金减少,最终影响我国经济增速的可持续性。

另一方面,有可能抬升整个社会资金的融资成本,进而将这种成本传导给实体经济,会使实体经济融资难、融资贵现象进一步加剧。因为我国长期来实行的是负利率政策,住户存款也一直是我国银行金融机构的低成本资金,今天或往后呈下降趋势,则会进一步加剧银行金融机构组织资金的难度,使银行可用于信贷投放的资金下降,因此会使实体经济从银行贷款的间接融资行为变得更加不顺畅。

非但如此,还有可能促使银行为保护存款不下降,各自纷纷使出提高存款利率的手段,进而提高融资成本,也会使银行不断提高贷款的报价,“羊毛出在猪身上”,最终抬高存款利率的成本会让实体企业为之“买单”。

再一方面,有可能降低整个银行金融机构的经营效率,导致银行金融机构经营规模的萎缩和利润下滑,引发多种不利经营后果,最终会诱发金融风险。

因为住户存款下滑,使组织资金变得越来越困难,会迫使银行金融机构不得不收缩经营规模,压缩信贷增长计划和其他中间业务经营规模,使银行金融机构利润呈大幅下降趋势,进而影响银行金融机构的资本金、各种风险损失准备及拨备覆盖等应对经营风险提取能力的提高,加大金融风险发生的危险。

对住户存款下降有可能引发的上述经营问题,政府及其监管部门应引起足够重视,在顶层制度上、从宏观层面上采取有效的政策措施,加强社会引导,使民众重拾对银行金融机构的经营信心,从而稳定住户存款的增长。

但我们也应看到,住户存款下降也并非全是坏事,忧中亦透出些许喜悦:它表明民众投资理财意识的全面觉醒,再也不甘于存款负利率政策的“侵蚀”,萌生出充分掌握配置自己资金主动权的理财观念,对于民众这种投资理财意识的增强,政府应予以鼓励和引发。

而且,住户存款下降对银行金融机构提出了更严峻的挑战:应始终重视住户存款利益,逐渐改变负利率政策,同时亦应把金融消费者当成真正的“上帝”,所有金融业务创新、金融产品推出、金融服务模式定位都应以民众利益为本,切实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大力推进普惠金融服务,银行金融机构才不会在这场激烈的存款竞争败北!

(文章来源《成都商报》2018年5月21日“商业评论专栏”)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