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前冷静期

01

快过年了,周围的气氛有些诡异。很少听到有人说「还剩多少天就过年了」,仿佛这件事在生活中的权重被无形的力量冲淡。

过不过都行。没人盼,也没人躲。

中国人对春节的感情既深又复杂。儿歌唱:「过了腊八就是年……大年三十熬一宿,初一初二满街走。」整个腊月都是期待满满的节日氛围,春节是活动的顶点,从初一到十五,张灯结彩欢天喜地。

在此之前,岁末年终要总结头年工作,制定来年计划。虽然具体工作有些中断,但是很忙。此时,最重要的事情莫过于年底领奖金,拿着沉甸甸的钞票去商场置办年货,内心的喜悦不言而喻。

02

今年不一样。

三年疫情结束,所有人期待着新的、美好的开始,要大干快上,把失去的三年追回来,方方面面跃跃欲试,制定详尽的计划以便大展拳脚。

然而低头猛跑半天,发现自己不在高速路上,脚下是跑步机一样的传输带,无论如何使劲浑身力气,仍在原地踏步。生活这艘大船,在波澜不惊的海面上抛锚了。伴随着寂静的天空,时间慢慢来到了年尾。回首一望,平庸和乏味近在眼前,大家都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于是有人发明一个网络新词:年前冷静期。大意是在年前这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任何豪言壮语雄心壮志都会进入一个冷静的阶段:算了,不减了,算了,凑活凑活得了,年后再说。

风格和寓意非常「躺平」,与当前的社会风气颇有暗合之势。

03

从小我们受到的教育就说,中国地大物博,历史悠久,人民勤劳勇敢。

从以往的生活经验看,上述说法很有依据,只是在过去这一年发生了偏差。勤劳固然还在坚持,但似乎有些后继乏力。

这就好比每天从山下往山顶推石头的西西弗斯,一趟趟来回抛洒汗水,做的是永无止尽的无用功,内心沮丧之余,肯定要破口大骂。

这时候,来了一位行有余力的路人对他说,算了算了,凑活凑活得了。年后再说。

04

年是个坎,只要过了,生活就会改天换地,是谓「辞旧迎新」。

但从时间的性质而言,在柏格森所说的「绵延」之中,每时每刻都是均匀和同质的,所以辞旧固然是辞旧了,迎来的可能还是「旧」。

旧年初始,有人制定计划要升官,有人制定计划要发财,有人决定练出八块腹肌,有人誓言减肥成为有细节的人,有人打算离婚,有人决定不育不孕,还有人要戒烟戒酒……因为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一生之计在于勤。预则立,不预则废。

豪言壮语说过后,能提升人的行动意识。所以鲁迅在课桌上刻了个「早」字,以刻厉自立。

然而,人们常常忽视,在逻辑上「制定计划」和「执行计划」乃至「完成计划」是没有绝对的先后关系的。

尤其是,当你制定的计划与别人的计划冲突时,谁的计划更重要,更优先,就成为摆在面前的难题。零星的小计划容易撤回和改弦易辙,宏大的计划则有很强的动量,一旦启动很难刹车,跌跌撞撞向前冲去,会摧毁身边的小计划。

也就是说,你计划的越多,越大,就意味着与你相干的人计划的越少,越小。这些小计划常常被无形地碾压和抛弃,在历史滚滚的车轮下沦为牺牲者。

05

虽然凡事停滞不前,但年关在前,哪怕大雪封山,也要过。人家的孩子有花戴,我给我的喜儿买条红头绳。

这时候,天寒地冻,人想不冷静是不可能的,于是就出现了「年前冷静期」。

它的意义在于,提醒那些热血沸腾盲目乐观的人,不要自视太高,去年办不成的事儿,今年就能办成吗?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