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大学蓬勃发展:老龄事业现代化的机遇与挑战

老年大学蓬勃发展:老龄事业现代化的机遇与挑战
2023年05月11日 08:55 IT水哥

老年教育作为终身教育的重要一环,其理念早已深入人心;而老年大学作为老年教育的主要载体也已行之有年。今年3月,国家老年大学正式挂牌成立的消息再一次让老年教育和老年大学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2018年8月,英媒《经济学人》的一篇文章Why universities for the elderly are booming in China向世界报导了老年大学在中国蓬勃发展的现象。时至今日,老年大学“一座难求”的供需矛盾依然制约着该领域事业的发展,只不过今日老年群体对老年教育的需求比起几年前更趋多元。2021年11月《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提出,“促进老年人社会参与,扩大老年教育资源供给。依托国家开放大学筹建国家老年大学,搭建全国老年教育资源共享和公共服务平台。”这在政策层面给出了老年教育在老龄化领域事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即有体系、有平台、有资源、有服务。而老年大学的蓬勃发展和不断壮大也为现代化进程中的人口老龄化带来解题思路。

关于终身学习和老年教育的现代化意义

终身学习的存在由来已久,随着时代变迁,该词被赋予了更多理念和意义。特别是近现代人口膨胀和20世纪人口老龄化问题浮上水面,终身学习被视为老龄化领域的重要破题思路,它旨在提高人的全面发展,包括知识、技能和生活质量,是现代化社会的重要标识。

以老年教育为终身学习形式的各类机构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在世界各地生根发芽,国内八十年代掀起的各地老年大学建校热潮更是引领了老年教育之后数十年的历史发展进程。据《中国老年教育发展报告(2019-2020)》显示,国内约有7.6万所老年大学(学校),在校学员总数已超过1000万。

老年教育的意义在于加深老龄群体对人生意义的深刻理解,提高自身修养,是一个由“养”(养老)到“学”(学习、参与)的过程,这与终身学习的目的“持续、自愿和自我激励的过程”是一脉相承的。这些年在就业与老龄化舆论焦点的作用下,有些外媒将老年大学的作用解读为纯粹为了提高就业和使老年人重返工作岗位,这仅仅是一种误解。这种理解忽视了终身学习对于人(特别是老年人)的全面发展的继续促进或者救助意味着什么。老年群体从学习到参与,从“老有所学”到“老有所为”,不仅提升了生活质量,还促进了人与社会的良性交互,这才是现代化社会的老年教育的意义所在。

从线下到线上,老年教育的更多选择

在很长时间里,“一座难求”始终是老年教育发展中供需矛盾的集中体现。但是现在,这种需求有了更多元的表达。2021年《意见》指出,“采取促进有条件的学校开展老年教育、支持社会力量举办老年大学(学校)等办法,推动扩大老年教育资源供给。”近两年来,地方部门举办的老年大学数量增加以及社区老年大学教学点模式的推广,从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传统意义上的“一座难求”问题。然而随着人的生活水平质量提高,老年群体对知识和教育呈现出更多的选择性需求。

在南方沿海发达地区的老年大学,许多老年学员为了能够顺利报名一门自己特别感兴趣的课程而早起排队,相较那些偏“冷门”的课程,这些热门、时尚,广受老年人喜爱的课程则时常爆满。这种老年教育资源发展中的不充分和不平衡催生了老年大学新的“一座难求”的概念。

面对新的矛盾,也有新的办法。数字老年教育、云上老年大学,信息化开始大展身手。国家老年大学汇聚了40.7万门、总计397.3万分钟老年教育课程资源,这种大规模资源集聚的平台对老年教育受众群体而言有了更多的线上选择。这两年地方老年教育机构也在积极建设相应的课程资源平台,这是应对新的需求问题的一种缓解方法。

师资缺乏,资源配置单一:老年教育资源的供求矛盾

规模、场地、设施上的硬瓶颈可以通过社区、涉老机构合作的模式加以解决,但师资、从业队伍这类软实力的建设囿于资源分配的关系在老年教育发展过程中凸显供求矛盾。

老年大学线下教学的核心竞争力很大程度上通过教师队伍来呈现。随着老年大学“低龄化”学员(50—65岁)数量逐年攀升,老年群体学历、知识结构发生变化。新时代的老年人对人生规划、理想生活有着更多追求,他们对于老年大学教师执教水平和综合素养有着较高要求,从而对自身兴趣相投的课程知识有着偏执的需求,由此反映出教师资源的核心竞争价值。

虽然几乎所有涉老办学机构都重视教师队伍建设,但教师作为稀缺资源其配置长期凸显供求矛盾。当前的老年教育办学机构呈现出社会多元参与,其中最主要的参与者有教育系统、老干部局系统和卫健、民政系统。显而易见的是,教育系统有着天然的师资优势,而其他系统大多通过社会招聘、部门合作的方式来解决师资问题。这意味着资源整合已成为老年教育事业发展亟待解决的重要内容。

最后

“十四五”期间,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已上升为国家战略,老年人需求结构正在从生存型向发展型转变,而现代化的老年教育蓬勃发展正为老龄事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给出破题思路。这需要全社会树立更加积极的老龄事业观,更多元的参与和支持。

未来的老龄事业是一片大有可为的蓝海,随着要素充分配置和科学进步,人工智能、虚拟现实、脑科学、可穿戴等新技术将助力老年群体更为持久的“人生长跑”和更有作为的社会参与。而老年教育作为老年群体人的全面发展的实现者,也将面对更多机遇和挑战。除了教育资源的再均衡,如何建立高质量的从业队伍,以及仍然存在的“数字鸿沟”,都是老年教育未来发展值得深思的问题。

文/陈徐毅 高级工程师,科技专栏作者,中国计算机学会会员,老年教育领域研究者本文刊发于《中关村》第239期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